
1.為了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quán)益,國家為每個公民確定了( )—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
A.公民身份證
B.公民身份號碼
C.戶口本
2.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边@一規(guī)定旨在( )。
A.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B.維護憲法權(quán)威
C.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
3.如圖,這個紀念日的日期是( )。
A.8月1日 B.10月12日 C.12月4日
4.下列關(guān)于憲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憲法規(guī)定社會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內(nèi)容
B.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C.憲法必須依據(jù)民法制定
5.有人將“不發(fā)言只圍觀”的普通網(wǎng)民稱為“吃瓜群眾”。人們頻賴以“吃瓜群眾”自嘲或互嘲,用來表示一種不關(guān)已、不發(fā)表意見僅圍觀的狀態(tài)。作為公民,在社會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不能只作“吃瓜群眾”,這是因為(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quán)力屬于人民
②公民有關(guān)心國家和社會并履行義務的責任
③提高公民意識能夠消除社會各種矛盾沖突
④政治生活的內(nèi)容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guān)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以下對我國國籍的取得方式表述正確的是( )。
A.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B.以個人的意愿選擇而取得國籍
C.只要愿意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就能夠加入中國國籍
D.在我國的現(xiàn)行規(guī)定中,中國公民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擁有雙重國籍
7.一家工廠向河里排放污水,導致大量魚蝦死亡,這種行為違反的法律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8.孫某某因犯有組織、領(lǐng)導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5年。孫某觸犯了( )。
A.民法
B.刑法
C.治安管理處罰法
9.吳立敏家搬進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這享受了公民的( )。
A.休息權(quán)
B.物質(zhì)幫助權(quán)
C.平等權(quán)
10.古希臘的公民是( )。
A.婦女
B.奴隸
C.本城邦并擁有財產(chǎn)的成年男性
二.填空題(共10題,共54分)
1.人權(quán)是每個人作為人所應當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 )載入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是我國的( ),要求我國各級國家機關(guān)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的觀念,采取各種措施積極保護和促進人權(quán)。
2.當我們的合法權(quán)益遭受侵害時,要善于運用( ),依法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
3.沒有( ),人和人就無法順暢的溝通,沒有( ),人和人便無法正常的交往,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規(guī)則,( )為我們設(shè)定了行為準則,提供了( ),維護著我們的正常生活。
4.憲法是國家的( ) 法,我國將( )月 ( )日設(shè)立為“國家憲法日”。
5.2004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 )載入憲法。
6.人權(quán)是每個人做為人所應當( ) 的權(quán)利。國際人權(quán)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 )。
7.2004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 )和( )”載入憲法。
8.(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 )的核心。
9.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guān)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 )為根本的活動準則,都沒有超越( )的特權(quán),一切違反( )的行為都應該受到追究。
10.國民身份號碼有( )位數(shù)字組成,各有不同的含義:第1一6位是( )碼,第7一14位是( )碼;第15一17位是( )碼;第18位是( )碼,如果校檢碼為10,用( )代替。
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
1.不同國家的國籍都是通用的。( )
2.到別國學習工作、旅游時,應當遵守當?shù)胤伞#? )
3.我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quán)和被選舉權(quán)。( )
4.小麗在教室安靜地上課,這個行為與法律無關(guān)。( )
5.俄羅斯是世界上僑民最多的國家,僑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
6.曉曉今年讀初中了,但是學習很吃力,他看到爸爸媽媽開店很忙,便不想上學了,要求到店里幫爸爸媽媽干活。( )
7.人的尊嚴和人的生命、自由一樣,都是至高無上的,人格尊嚴權(quán)是我們作為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尊重的權(quán)利。( )
8.小張的身份證號碼的最后一位是X,則說明他的第18位校驗碼為10。( )
9.為了保障自己或家庭的利益,身份證最好不要借給他人使。( )
10.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quán)利的人沒有被選舉權(quán),但有選舉權(quán)。 ( )
四.連線題(共2題,共15分)
1.閱讀下面的情景描述,把與情景對應的法律用線連起來。
2.連線題。
五.簡答題(共5題,共32分)
1.法律援助主要面向哪些人?
2.作為一名小學生,法律規(guī)定了那些義務?
3.公民身份號碼是身份證上獨一無二的信息,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保密身份證信息?請舉例說明。(至少兩例)
4.在法律體系中,憲法與其他法律是什么關(guān)系?請你運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明一下。
5.居民身份證上面包含哪些信息?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身份證?
六.辨析題(共1題,共5分)
1.我們?yōu)槭裁匆9芎米约旱纳矸葑C呢?
七.材料題(共1題,共4分)
1.朱先生是一位民營企業(yè)家,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期間,他得知將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便將自己的想法和詳細建議通過電子郵件發(fā)給了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很快,這名人大代表打來電話告訴朱先生,將把他的建議整理提交。
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草案向全國公開征集意見,朱先生又把自己的建議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相關(guān)機構(gòu),其中部分觀點還在財經(jīng)媒體上刊登??吹阶约旱慕ㄗh受到重視,朱先生很高興:“作為公民,我很開心能有這樣的渠道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為國家和社會發(fā)展建言獻策。”
你發(fā)現(xiàn)朱先生是通過哪些方式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
八.綜合題(共3題,共28分)
1.查閱憲法第二章的規(guī)定,看看下列情景對應公民的哪項義務, 將序號寫在圓圈中。
1.維護民族困結(jié)的義務2.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3.瞻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4.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
2.觀察下圖,完成問題。
(1)說一說這種做法是否合適,原因是什么。
(2)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身份信息?
3.某校中學生張某騎自行車上學,路上因闖紅燈被交警攔住,并受到了交警的批評。張某來到學校,又因沒完成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受到了英語老師的批評。然而張某卻說:“做作業(yè)是我的自由,成績好壞是我個人的事,不用你管?!毕挛?,張某因違反校紀,班主任老師讓其回家請家長,由于家長不在家,他便抱起足球到樓下草坪上踢了起來,被小區(qū)管理員狠狠地批評教育了一番。晚上在家,父母知道了張某一天的表現(xiàn)后,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教育。張某感嘆道:“我真是倒霉透了,一點兒自由也沒有!”
(1)張某認為自己“倒霉透了”,這種觀點對嗎?假如你是張某的同學,請你幫他分析一下他“倒霉”的原因。
(2)公民應該如何履行自己的義務?
(3)張某一天的經(jīng)歷對你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有何啟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C
4.B
5.C
6.A
7.C
8.B
9.B
10.C
二.填空題
1.權(quán)利;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憲法原則
2.法律武器
3.語言;規(guī)則;法律;外部保障
4.根本;12;4
5.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
6.享有;參與
7.國家尊重;保障人權(quán)
8.良好品德;公民素質(zhì)
9.憲法;憲法;憲法
10.18;地址;出生日期;順序;校檢;x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連線題
1.a.學校門口的墻上、街道邊的電線桿上被人貼滿了煙草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b.張叔叔和吳阿姨在談戀愛,他們準備結(jié)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c.張?zhí)m大學畢業(yè),取得了教師資格證書,被聘為一所學校的數(shù)學老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d.一家工廠向河里排放污水,導致大量重蝦死亡----《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
e.新學期開學典禮,校長帶領(lǐng)師生全體肅立,一起唱《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2.如圖:
五.簡答題
1.法律援助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設(shè)立的法律援助機構(gòu)組織實施,為經(jīng)濟困難或特殊案件中的當事人,如盲、聾、啞及未成年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
2.(1)學生有接受國家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的權(quán)利。
(2)學生有權(quán)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
(3)學生有權(quán)獲得學校提供的在當前情況下好的教育。
(4)學生有權(quán)得到人格的尊嚴和公平的對待。
(5)學生有權(quán)對個人的隱私保密。
(6)學生有權(quán)通過正常渠道表達自己的意見、建議。
3.1.身份證最好不要借給他人使用。
2.身份證復印件上要寫明用途,并標注他用無效和日期。
3.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jù)和資料。
4.身份證丟失,要及時到公安機關(guān)掛失。
4.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chǔ)和依據(jù)。憲法如同一棵大樹的樹根,其他法律如同樹枝一般,樹根為樹枝輸送養(yǎng)分,樹枝依托樹根生長。
5.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fā)機關(guān)。生活中用到身份證的時候很多,比如酒店住宿、辦手機卡、車站買票。
六.辨析題
1.身份證是能夠證明我們身份的東西,上面有我們很多的身份信息,在我們?nèi)≤嚻?、住酒店等很多時候都要用到。一旦身份證丟失,就會造成身份信息泄露,會帶來很多麻煩。
七.材料題
1.朱先生是通過參政議政、輿論監(jiān)督、積極建言獻策來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
八.綜合題
1.如圖:
2.(1)隨意丟棄車票的做法不合適,因為車票上有身份證號碼、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這些信息應注意保密,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損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
(2)生活中,我們要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jù)以及其他包含個人信息的資料,不要隨意亂扔;不要隨意透露或在網(wǎng)上發(fā)布單據(jù)的二維碼、條形碼等;身份證復印件上要寫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區(qū)域注明“本復印件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無效”和日期;身份證丟失,要及時到公安機關(guān)掛失;身份證最好不要借給他人使用。如果請他人代自己辦事,也要托付給信任的人。
3.(1)張某的這種觀點是不對的。他“倒霉”是因為沒有忠實履行義務。
(2)遵守交通規(guī)則、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遵守學校紀律等是法律要求我們做的,我們必須做到,而張某沒有做到。破壞草坪是法律禁止做的,但張某卻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堅決不做
(3)作為公民,不僅要增強權(quán)利意識,依法行使權(quán)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這是一份2022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期中測試卷及參考答案【精練】,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法律如同,衡量我們行為的對錯,我國憲法規(guī)定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部編版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附答案(精練),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人員中,屬于中國公民的是,國籍的取得方式有,下列屬于侵犯人權(quán)的是,下列屬于中國公民的是,“公民”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下列情節(jié)后果最嚴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部編版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附答案【精練】,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以下的“我”不是中國公民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