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金

    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4)

    • 1.2 MB
    • 2022-06-02 16:31
    • 369
    • 0
    • 教習網1947398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4)第1頁
    1/24
    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4)第2頁
    2/24
    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4)第3頁
    3/24
    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4)

    展開

    這是一份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4),共24頁。
    ?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K-39 Fe-56Cu-64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一帶一路”倡議賦予古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古代絲綢染整時先將絲綢精煉(即先將蚌殼灼燒成蚌殼灰,然后將其加入草木灰汁中,再將絲綢浸泡其中),以除去蠶絲表層的絲膠,再進行染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古代絲綢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 B.古代絲綢的精煉劑實際是KOH溶液
    C.古代絲綢耐酸堿侵蝕,可長久保存 D.古代絲綢精煉涉及的反應均為放熱反應
    2.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劑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C.熔點高,可用作耐高溫材料 D.小蘇打是面包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
    3.下列有關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稱取15 g加入85 g水中,攪拌溶解,配制15%的溶液
    B.用右圖裝置證明密度(煤油)W>X B.Z的氫化物可與W的氫化物反應
    C.中的原子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D.是一種常用還原劑
    10..在超臨界水中進行碳碳加成反應時存在兩條不同的路徑,其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比穩(wěn)定
    B.反應生成的活化能為
    C.和互為同分異構體
    D.選擇適當的催化劑,有可能改變不同路徑產物的產量
    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1.為滿足可穿戴柔性電子設備(如二維手表帶狀柔性電池)的需求,我國科研團隊研制出一種基于有機物電極材料芘四酮(PTO)和鋅鹽溶液作為電解液組裝成的水系鋅電池。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充電時,b接外接電源的負極
    B.利用以上原理做成的柔性電池除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外,還具備良好的彎曲性
    C.充電時,每生成1molPTO,a電極增重260g
    D.放電時,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12.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四氯化碳中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氨制備氨基甲酸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已知:。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冰水浴能提高的產率
    B.裝置2和5中的試劑分別為飽和小蘇打溶液和無水氯化鈣
    C.裝置4中發(fā)生的反應不是離子反應
    D.裝置1中的試劑可以是稀硫酸和塊狀純堿
    13在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每隔2mn測定一次的濃度,測定結果如下:
    時間/min
    0
    2
    4
    6
    8
    10
    12

    0
    0.040
    0.060
    0.070
    0.072
    0.072
    0.07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在前4min的平均速率為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2molC時,
    C.反應在8min之前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
    D.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擴大一倍,再次達到平衡時
    14.室溫時擬用0.010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10mL濃度為0.010mol/L的醋酸,滴定曲線如圖所示,已知AOH的電離常數為,下列有關說法說法錯誤的是( )

    A.溶液中
    B.點溶液中:
    C.稀釋點溶液時減小
    D.pH=7時溶液中: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15~17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8、19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此題包括3小題,共39分。
    15.(12分)“魚浮靈”是一種常用的化學增氧劑,其主要成分過氧碳酸鈉()具有和的雙重性質,50℃開始分解,在異丙醇中溶解度較低。
    Ⅰ.實驗室制備過氧碳酸鈉
    某學習小組用與穩(wěn)定劑的混合溶液和化合制備過氧碳酸鈉,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

    (1)儀器X的名稱為__________,恒壓滴液漏斗支管的作用為__________。
    (2)反應結束后,為了獲得過氧碳酸鈉固體,可在反應液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再進行靜置、過濾、洗滌、__________。
    Ⅱ.探究“魚浮靈”的增氧原理
    (3)學習小組對“魚浮靈”的增氧原理作出了如下假設:
    假設1:__________;
    假設2:催化分解,促進了的釋放;
    基于上述猜想,查閱文獻得知的酸性比弱,得出假設1不成立。
    (4)為進一步探究對的催化機理,學習小組利用數字化壓強傳感器進行驗證(假定錐形瓶內起始壓強為0kPa),完成如下實驗設計。
    猜想
    實驗編號
    實驗操作
    時間(s)
    相對壓強(kPa)
    i.催化分解
    1
    向錐形瓶中加入40 mL
    30
    1.10
    2
    向錐形瓶中加入40mL ,再加入___②___
    30
    2.61
    ⅱ.__①___
    3
    向錐形瓶中加入40 mL ,再加入5mLpH=8的NaOH溶液
    30
    2.59
    (5)實驗2與實驗3的相對壓強在儀器誤差范圍內可認為相同,結合化學用語分析“魚浮靈”增氧的原理:_________。
    (6)在上述實驗結論的基礎上,小組成員查閱文獻發(fā)現,堿性條件下,的分解機理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推測第二步反應為_________。
    16.(14分)當今,世界多國相繼規(guī)劃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節(jié)點。因此,研發(fā)二氧化碳被轉化為多種基礎化學品,如甲醇、烯烴、芳烴、環(huán)狀碳酸酯等的技術成為研究焦點。
    I.(1)已知25℃時,的燃燒熱分別為,25℃時和生成和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與反應可能會有多種生成物,用乙烯的選擇性最高的催化劑,在溫度下的恒容體系中,初始投入,壓強為0.1MPa進行反應,平衡狀態(tài)時壓強為原來壓強的0.835倍,的產率為__________,此溫度下的平衡常數______(列出計算式。以分壓表示,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3)與反應生成、乙烯的過程中還存在副反應:,若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該反應,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Ⅱ.在的轉化應用研究中,利用此反應將轉化為PC塑料。通過控制變量探究生產環(huán)狀碳酸酯(PC)的適宜條件,各種參數對特殊催化劑催化條件下PC產率和選擇性的影響如圖所示:

    (4)根據圖A、B、C、D可知,合成PC的適宜條件為催化劑的質量為0.15g,溫度_______℃、壓強_______MPa;反應時間選擇5h的原因是_______。從綠色化學的角度看,此反應的優(yōu)點是_______。
    (5)為了降低大氣中含量,你認為化學技術上需要克服的難題除了研究合適的催化劑之外,還要解決_______(寫一種即可)。
    17.(13分)釩具有“現代工業(yè)味精”之稱,主要應用于鋼鐵、冶金、航空、電子等領域,是發(fā)展現代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屬材料。從石煤中提取釩的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石煤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表所示
    物質






    含量/%
    3~4
    2~3
    55~65
    22~28
    2~3
    H,A正確;與HF反應,B正確;中B原子未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C錯誤,中H的化合價為-1,具有還原性,是一種常用還原劑,D正確。
    10.答案:A
    解析:A根據反應機理可知比的能量低,更穩(wěn)定,錯誤。B.由圖像可知,反應生成的活化能為,正確。C. 與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正確。D.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路徑,所以選擇適當的催化劑,有可能改變不同路徑產物的產量,正確。
    11.答案:AC
    解析:放電時,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金屬Zn失電子生成,即a電極為負極,b電極為正極,充電時外接電源的正極連接原電池的正極b,此時b電極為陽極,外接電源的負極連接原電池的負極a,此時a電極作陰極。A.由分析可知,充電時,b接外接電源的正極,A錯誤;B.由題意可知,該電池為可穿戴柔性電子設備(如二維手表帶狀柔性電池),具有良好的彎曲性,B正確;C.充電時,b電極為陽極,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a電極為陰極,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根據電子守恒, PTO—2Zn,所以每生成1molPTO,a電極增重的質量為65g/mol×2mol=130g,C錯誤;D.放電時,電極b為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其反應式為,D正確。
    12.答案:AC
    解析:根據反應分析,裝置1為發(fā)生裝置,裝置6為發(fā)生裝置,裝置1中可選用與稀鹽酸反應制取,制得的中混有HCl和,應先用飽和溶液除去HCl,再用濃硫酸干燥;裝置6中可選用與反應制取,制得的應用堿石灰干燥。與在裝置4中混合,發(fā)生題給反應,由于反應放熱,冰水浴降溫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可提高的產率,A正確;由上述分析知,裝置2中的試劑為除去中HCl所需的飽和溶液,無水氯化鈣會與氨反應,不能用無水氯化鈣干燥氨,裝置5中的試劑應為堿石灰,B錯誤;裝置4中反應在非極性溶劑中進行,既沒有離子參加反應,也沒有離子生成,不是離子反應,C正確;裝置1有“隨開隨用隨關隨?!钡膬?yōu)點,試劑應該選擇難溶的塊狀大理石與稀鹽酸(或稀硝酸),塊狀純堿遇稀硫酸溶解,失去了“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優(yōu)點,D錯誤。
    13.答案:BC
    解析:反應在前4min的平均反應速率為,A正確;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2molC時,C為固體,不改變平衡狀態(tài),不變,, B錯誤;從前6min可以看出,每隔2min,的改變量為前2min內改變量的一半,4~6min,,推出6~8min,,8min時應為,而第8min時,,說明在8min之前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因為反應的平衡常數,保持溫度不變,不變,故平衡時的不變,D正確。
    14.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當NaOH的時,0.010mol/L醋酸溶液的pH=4,則醋酸的電離常數為,由醋酸的電離常數和AOH的電離常數相等可知,兩者電離程度相當,溶液呈中性,溶液中,A正確;點時,加入的NaOH溶液的體積V=5mL時,醋酸反應一半,溶液中溶質為時,醋酸反應一半,溶液中溶質為的等物質的量的醋酸和醋酸鈉,由物料守恒關系可得,B正確;點時,NaOH溶液的體積V=10mL時,醋酸完全反應生成醋酸鈉,點溶液中,稀釋點溶液時減小,不變,則增大,C錯誤;pH=7時溶液呈中性,根據電荷守恒,各離子的濃度大小關系為,D正確。
    15.答案:(1)球形冷凝管(寫“直行冷凝管”“冷凝管”不得分,1分);平衡氣壓,使順利滴下(只寫“平衡氣壓”不得分,1分)
    (2)異丙醇(1分);低溫烘干(或真空干燥,1分)
    (3)與反應生成(1分)
    (4)①水解產生的催化分解(1分);(只寫“催化分解”也得滿分,1分);②5mLpH=8的溶液(只寫“溶液”不得分,1分)
    (5),產生的促進了分解產生(2分)
    (6)(2分)
    解析:(1)儀器X的名稱為球形冷凝管,該制備過程是放熱反應,而受熱易分解,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恒壓滴液漏斗內裝溶液,支管起到平衡氣壓,使順利滴下的作用。
    (2)由題目信息可知,過氧碳酸鈉在異丙醇中溶解度較低,故可在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液中加入適量異丙醇,降低過氧碳酸鈉的溶解度使其從反應液中析出,再進行靜置、過濾、洗滌、干燥。由題目信息可知過氧碳酸鈉固體在50℃開始分解,故采用低溫烘干或真空干燥效果更好。
    (3)“魚浮靈”的主要成分過氧碳酸鈉()具有和的雙重性質,可分解生成,故結合假設2,可推測假設1可能是和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假設1不成立的證據是的酸性比弱,說明和不能發(fā)生反應,進一步確定假設1為和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
    (4)與實驗1相比,實驗2探究對分解的催化作用,參照猜想ⅰ,結合實驗3的操作,可知猜想ⅱ為水解產生的催化分解。仿照實驗3的操作,根據控制變量法,實驗2在引入的同時,應與實驗3的其他因素保持一致,即加入5mLpH=8的溶液。
    (5)實驗2與實驗3的pH相同,相對壓強在儀器誤差范圍內也可認為相同,說明在相同的情況下,分解生成的量相同,即對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結合化學用語,,產生的促進了分解產生。
    (6)已知是分解的催化劑,分解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用總反應減去反應機理的第一步,則可得出第二步反應為。
    16.答案:I.(1)(2分)
    (2)44%(2分);(2分)
    (3)②④(2分)
    Ⅱ.(4)120(1分);1.5(1分);5h產率已很高,隨著反應達到平衡,將反應時間進一步延長至6h后,PC產率幾乎保持不變,反而會增加生產成本,得不償失(合理即可得分)(2分);成本低,無毒無害無污染,原子利用率達100%(1分)
    (5)大氣中捕獲并純化(或大氣中的富集或高效的吸附技術及吸附材料或者轉化的條件探索等)(答案合理,寫一種即可)(1分)
    解析:(1)根據題意寫出氫氣、甲醇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①、②且已知③。根據蓋斯定律,3×①-②-③可得。
    (2)根據容器內的壓強()與起始壓強()的,比值,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平衡時,設起始加入和,平衡時生成,據題意列三段式:

    平衡時,,解得的產率=;將代入三段式,即

    反應平衡后的壓強為。
    (3)達到平衡時,且保持不變,故①不是平衡狀態(tài);由于反應是吸熱反應,在絕熱體系中,溫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動,減小,當不變時,即溫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故②可以判斷,③隨著反應正向進行,減小,增加,但反應中二者的變化量之比應該是1:1,圖中的變化量之比約為2:1,不符合題意,不能判斷;④逐漸減小,最后不變,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⑤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在絕熱體系中正向進行,溫度應該是先降低后不變才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⑥反應熱是個固定值,不能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填②④。
    (4)由圖像B、C可知,溫度為120℃、壓強為1.5MPa時產率到達較高,如果再升溫或加壓,成本增大很多倍,產率幾乎不變;由圖像D可觀察到,5h產率已經很高了,隨著反應達到平衡,將反應時間進一步延長至6h后,PC產率幾乎保持不變,反而會增加生產成本,得不償失。此反應是化合反應,產物的原子利用率達到100%,且反應物是工業(yè)廢氣,成本低,反應過程無毒無污染。
    (5)大氣中回收利用時,存在著總量大但濃度低的問題,必須富集并且純化才能更好地利用。
    17.答案:(1)(2分)
    (2)增大硫酸濃度,加熱,將焙燒后產物粉碎(填寫一種即可)(1分)
    (3)浸出率適宜,且第一次加硫酸不宜過多,避免后續(xù)加氨水調pH時用量太多,所以選擇25mL(2分);5h(2分)
    (4)(2分)
    (5)將氧化為(1分)
    (6)提高釩的浸出率(1分)
    (7)(2分)
    解析:(1)焙燒過程中石煤與氧氣反應,高溫煅燒后發(fā)生多個反應,其中除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提高“酸浸”中浸取率的措施有增大硫酸濃度,加熱,將焙燒后的產物粉碎。
    (3)硫酸用量為20mL時,浸出率為35%左右,25mL時浸出率為60%左右,30mL時浸出率小于70%,且加酸量不能過多,否則后面加入氨水調節(jié)pH時耗堿過多;由圖乙可知,酸浸時間最佳為5h。
    (4)萃取劑P204萃取四價釩的能力比五價釩要強,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產品中釩為+5價,要用將氧化為。
    (6)第二次用硫酸濃度要大,目的是提高釩的浸出率。
    (7)紅礬經干燥煅燒后生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18.答案:(1)(1分);第六周期第ⅦB族(1分)
    (2)C(1分);C的電負性比O小,C原子提供孤電子對的傾向更大,更易形成配位鍵(2分);10(1分)
    (3)O、C、H(或O>C>H)(1分);平面三角形(1分);(或)(1分)
    (4)(1分);低(1分);甲苯和苯胺都是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量相近,苯胺分子間存在氫鍵(1分)
    (5)6(1分);八面體(1分);(2分)
    解析:(1)Ni原子序數為28,根據構造原理確定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過渡金屬的價電子是最外層加次外層最后填入的電子,即鎳原子的價層電子表示式為;錳是25號元素,在第ⅦB族,根據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規(guī)律,錸在第六周期ⅦB族。
    (2)根據CO的結構,碳氧原子都有孤電子對,但由于C的原子半徑大,電負性小,更有利于提供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CO作為配位體,只能形成1個配位鍵,故由其分子式可知,1mol該配合物含有10mol配位鍵。
    (3)堿式碳酸鋅中的非金屬元素為C、O、H,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中電負性從左至右依次增大,一般化合物中H顯正價,故電負性的順序為O、C、H;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是4原子24價電子的微粒,4原子24價電子的微粒有,其中為分子。
    (4)甲苯中苯環(huán)是平面正六邊形,故苯環(huán)上的碳原子是雜化,甲基碳原子是雜化;甲苯和苯胺都是分子晶體,且二者相對分子量接近,苯胺中存在電負性較強的N以及苯環(huán)上較為活潑的氫原子,所以可以形成分子間氫鍵,甲苯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故甲苯的熔沸點都比苯胺低。
    (5)根據物質的名稱可知晶胞的化學式,則Re與O的個數比為1:3,頂點的是錸原子,棱中心的是O,離子晶體中配位數是某個微粒周圍最近且等距離的異性電荷的微粒個數,每個錸原子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有一個等距的氧原子,故錸原子的配位數為6;錸原子填在了氧原子圍成的八面體空隙中。根據已知可得晶胞的體積是。1個晶胞中有1個Re和3個O,二者的原子半徑分別為和,阿伏加德羅常數值為,則晶胞中原子的體積占晶胞體積的百分率為。
    19.答案:(1)(2分)
    (2)(2分)
    (3)羧基、碳碳雙鍵(2分);加成反應(1分)
    (4)(2分)
    (5)保護羰基、防止被還原(2分)
    (6)4(2分)
    (7)(2分)
    解析:分析可得,A、B、C、D的結構簡式分別為,再根據題中其他物質結構簡式及反應過程作答。
    (1)根據諾卡酮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
    (3)由C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官能團為碳碳雙鍵、羧基;結合已知條件③分析知:F到H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4)對比D與E的結構簡式可知該反應為酯化反應,故結合酯化反應的特點即可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由于后續(xù)反應中需要用到強還原劑,羰基會被破壞,由最終產物諾卡酮的結構簡式可知,羰基需要保留,所以乙二醇的作用為保護官能團。
    (6)由已知條件①可知該結構中含有酚羥基,由條件②可知一個該分子中應含有3個羥基,再結合條件③可以推導出有以下四種同分異構體:。
    (7)結合題中所給信息以及所給原料和目標產物可得合成路線如答案所示。



    相關試卷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理論試題14版:

    這是一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理論試題14版,共7頁。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重點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競賽選拔化學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重點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競賽選拔化學試題含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2):

    這是一份2022屆高考化學三模擬試卷(含答案) (2),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