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掌握詩歌表達技巧中表現(xiàn)手法的用法及效果。2.學會鑒賞詩歌中的表現(xiàn)手法。
對比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對比的兩個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襯有主次之分。如梅堯臣的《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襯托是指利用事物間相同或相對的條件,以一方作為陪襯來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條件來襯托另一方,稱正襯;利用事物的相對條件來襯托另一方,稱反襯。如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br/>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如漢樂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焙嫱斜臼且环N國畫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指從側(cè)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鮮明突出??梢允且匀撕嫱腥耍纭赌吧仙!分薪琛靶姓摺薄吧倌辍钡鹊姆磻?yīng)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就是詩人借助物的象征義來表達個人情感或心志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們在整體構(gòu)思上經(jīng)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guān)、借代等修辭手法。如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指詩歌中援用前人詩文名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典故,使詩歌的意蘊更加豐富、含蓄、深刻。用典根據(jù)用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明用和暗用。明用就是直接援用,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暗用就是間接援用,又稱化用,如歐陽修的《宿云夢館》:北雁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井桐葉落池荷盡,一夜西窗雨不聞。
一般而言,古詩詞中的用典有以下幾種情形:①化用前人語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莩而不知發(fā)”,為杜甫點化,在《詠懷五百字》中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雹谝蒙裨捁适?。
一般而言,古詩詞中的用典有以下幾種情形:③運用歷史故事。 如《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三、四句借用飛將軍李廣的典故,《史記?李將軍傳》中說:“(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鼻迦松虻聺撜J為這首詩“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飛將軍李廣的典故,對當時領(lǐng)兵遠征的主將進行了批評。
聯(lián)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關(guān)聯(lián)性地想起其他相關(guān)的人或事物。這里“其他相關(guān)的人或事物”是已經(jīng)客觀存在的。如溫庭筠的《咸陽值雨》:“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毕胂笫怯赡橙嘶蚰呈挛锒鴦?chuàng)造性地想出其他具體形象或情景。這里“其他具體形象或情景”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觀的創(chuàng)想。如陳陶的《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br/>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揚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diào)其中的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的目的。抑揚按形式可分欲揚先抑(先抑后揚)、欲抑先揚(先揚后抑)兩種。欲揚先抑,如南宋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庇窒葥P,如李商隱的《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br/>就是以細小的內(nèi)容和景物來表現(xiàn)重大的思想和寓意。如杜牧的《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廣鏡頭為面,特寫鏡頭為點;粗線條勾勒多為面,細筆描繪多為點。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八蝮椅獭痹诋嬅嫔巷@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于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于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并在“山”“徑”前冠之以數(shù)量詞“千”“萬”,突出了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一》劉禹錫)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就方法而言,詳細為實,簡略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就對象而言,景為實,情為虛;眼見為實,想象為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過去和將來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虛實結(jié)合,可以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深沉而充分。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
所謂“虛”,是指詩詞中表現(xiàn)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識之中的部分。所謂“實”,是詩詞中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1: 《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例2:李煜的《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又以實寫虛,將抽象的“愁”化為具體可感的江水滾滾,新鮮美妙,讓人回味。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1:“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
③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1:“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保馈队炅剽彙罚┻@是設(shè)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
“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zhuǎn)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①相反相成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
②相輔相成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例1:“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保W陽修《踏莎行》)上闋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闋實虛。通過設(shè)“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本詩前六句是怎樣運用對比手法勾勒精衛(wèi)形象的?請簡要分析。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韓愈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難見,區(qū)區(qū)命已輕。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豈計休無日,惟應(yīng)盡此生。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
參考答案:“終年”與“寸誠”對比,表現(xiàn)了決心之堅;(2分)細石與大海對比,表現(xiàn)了抱負之大;(2分)任務(wù)重與性命輕對比,表現(xiàn)了命運之悲。(2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解答本題要從詩句中找到對比點,并分析這些對比點對塑造形象的作用。第二句,“終年”寫銜石填海的時間之長;“寸誠”是指精衛(wèi)的誠心,將漫長的時間和微小生命的赤誠之心進行對比,凸顯精衛(wèi)填海的決心之堅。三、四句中的“山石細”指精衛(wèi)口中所銜的細小石子,“海波平”指希望填平瀚海的廣大志向,兩者進行對比,表現(xiàn)了精衛(wèi)的雄心壯志和堅強意志。五、六句中“渺渺”形容水面的遼闊悠遠,“區(qū)區(qū)”形容精衛(wèi)的力量微不足道;“功難見”指填海之功難以實現(xiàn),“命已輕”指精衛(wèi)的生命已經(jīng)消耗殆盡。任務(wù)之重與生命之輕的強烈對比,暗示了精衛(wèi)不能實現(xiàn)抱負的悲劇命運。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請簡要賞析“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駱賓王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蘭徑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籠累,唯馀松桂心。
參考答案:“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這兩句用風聲之響與月色之濃襯托山谷的幽靜、空曠。(1分)視聽兼具,動靜結(jié)合,(1分)突出表現(xiàn)了山間空曠、靜寂的美好景致。(1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中的表現(xiàn)手法?!肮褥o風聲徹”一句,從聽覺的角度,以風聲之響襯托山谷之靜,是以動襯靜?!吧娇赵律睢币痪?,從視覺的角度,用月色之濃來襯托山的空曠。這兩句運用襯托的表現(xiàn)手法從動靜、視聽等角度,突出了山間的空曠、靜寂。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杜甫在詩中是用什么方法表達情感的?請簡要分析。月圓①杜甫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靜,高懸列宿④稀。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注】①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時所作。②綺逾依: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圓。④列宿:眾星。
參考答案:杜甫在詩中用虛實相生的方法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1分)詩的前三聯(lián)寫孤月當空、月映寒江;月灑江波、浮光躍金;月掛空山,萬籟俱靜的場景,是實寫。(1分)尾聯(lián)遙想故園桂花開放,是虛寫。(1分)詩人由眼前的月亮想象到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和親人,聯(lián)想到與他們遠隔萬里共沐月光。虛實結(jié)合,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詩人渴盼團圓的美好愿望。(1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中的表現(xiàn)手法。注意審清題干:題干有兩問,表現(xiàn)手法是一問,表達的情感是一問。詩中前六句描繪了“孤月”“寒江”“空山”等意象,是眼前的實景。而“故園松桂發(fā)”是詩人想象的故鄉(xiāng)松樹正茂、桂花正香的景象,是虛寫。因此本詩運用了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及渴望團圓之情。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鑒賞詩歌之表達技巧課件 (1),共4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角度一描寫方式,描寫方式動靜結(jié)合,描寫方式虛實結(jié)合,描寫方式點面結(jié)合,描寫方式細節(jié)描寫,描寫方式白描,角度二抒情方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詩歌鑒賞表達技巧之結(jié)構(gòu)手法 課件2022年中考語文,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結(jié)構(gòu)技巧,必備知識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課件 2023年中考語文,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表現(xiàn)手法,必備知識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