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整體感知(請圈畫出專有名詞)
初,李廣有孫陵,為侍中,善騎射,愛人下士。帝以為有廣之風,拜騎都尉,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及貳師①擊匈奴,上詔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陵叩頭自請曰:“愿得自當一隊,到蘭于山南以分單于兵。”上壯而許之,詔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博德亦羞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zhàn)。愿留陵至春俱出?!鄙吓嗽t博德引兵擊匈奴于西河;詔陵以九月發(fā),出遮虜障。陵至浚稽山,與單于相值,騎可三萬,圍陵軍。陵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搏戰(zhàn)攻之,千弩俱發(fā),應(yīng)弦而倒。捕得虜,言“單于曰:‘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無有伏兵乎?’諸當戶君長皆言:‘單于自將數(shù)萬騎,擊漢數(shù)千人不能滅,后無以復(fù)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笔菚r,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會陵軍侯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軍無后救,射矢且盡,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單于得敢大喜,使騎并攻漢軍。漢軍南行,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去。士尚三千余人徙斬車幅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狹谷單于遮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韓延年戰(zhàn)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上欲陵死戰(zhàn),后聞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孝親,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shù)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zhuǎn)斗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本弥?,上悔陵無救,曰:“陵當發(fā)出塞,乃詔強弩都尉②令迎軍。坐預(yù)詔之,得令老將生奸詐?!?br>(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注]①貳師,將軍李廣利。②強弩都尉,指路博德。后面的“老將”也指路博德。
實詞挖空訓(xùn)練
初,李廣有孫陵,為侍中,善(善于;擅長)騎射,愛(愛護)人下士。帝以為(認為)有廣之風,拜騎都尉,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及(到;等到)貳師①(指漢貳師將軍李廣利)擊匈奴,上詔陵欲使為貳師將(帶領(lǐng);攜帶)輜重(裝載于車運輸?shù)能娪梦镔Y)。陵叩頭自請曰:“愿得自當一隊,到蘭于山南以分單于兵?!鄙蠅眩ㄐ稳菰~的意動用法,認為……有氣魄)而許之,詔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博德亦羞為陵后距(也作“后拒”,居后以抗擊敵人的部隊),奏言:“方(剛剛;正)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zhàn)。愿留陵至春俱(一起;同)出。”上怒,乃詔博德引兵(率領(lǐng)軍隊)擊匈奴于西河;詔陵以(在;從)九月發(fā),出遮虜障。陵至浚稽山,與單于相值(相遇),騎可三萬,圍陵軍。陵引士出營外為陳(戰(zhàn)陣;列陣;布陣),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虜見漢軍少,直前(徑直向前)就(接近;靠近)營。陵搏戰(zhàn)(拼搏戰(zhàn)斗)攻之,千弩俱發(fā),應(yīng)弦而倒。捕得虜,言“單于曰:‘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無有伏兵乎(得無……乎:固定句式,可譯為“該不會……”“莫不是……”)?’諸當戶君長皆言:‘單于自將數(shù)萬騎,擊漢數(shù)千人不能滅,后無以(沒有可以用來……的)復(fù)使邊臣,令漢益(更加)輕(輕視;看不起)匈奴?!笔菚r(此時),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會(適逢;恰巧;正趕上)陵軍侯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逃跑)降匈奴,具(詳細地)言:“陵軍無后救(后援),射矢且(將要;將近)盡,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眴斡诘酶掖笙?,使騎并攻漢軍。漢軍南(名作狀,向南)行,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去。士尚(還)三千余人徙斬車幅(車軸)而持之軍吏持尺刀(短刀)抵山入狹谷單于遮(攔阻;截斷)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韓延年戰(zhàn)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上欲陵死戰(zhàn),后聞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歸罪于)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極力申說):“陵事(侍奉;服侍)孝親,與(跟;同)士信(講信用),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一向;向來)所畜積(文中指一個人的表現(xiàn))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作事情)一不幸,全軀保妻子(比喻只顧保全自己的身軀和保護家屬的平安)之臣隨而媒蘗(構(gòu)陷誣害,釀成其罪)其短,誠(實在;確實)可痛也。且(況且)陵提(帶領(lǐng);牽引)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深入踐踏,文中指長驅(qū)直入)戎馬之地(指軍事要地),抑數(shù)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沒有時間;來不及),悉(全;都)舉(發(fā)動;興起)引弓(持弓,指善于騎射)之民共攻圍之,轉(zhuǎn)斗千里(指長途輾轉(zhuǎn)作戰(zhàn)),矢盡道窮,士張(開弓)空拳(徒手;空手),冒白刃,北首(名作狀,向北)爭死敵,得人之死力(用最大的力量),雖(即使;縱然)古名將不過(超過;勝過)也。身雖(雖然)陷敗,然其所摧?。〒魯。┮嘧惚ū┞?;顯露)于天下。彼(他;他們)之不死,宜欲得當(合適;適當)以報漢也?!本弥?,上悔陵無救,曰:“陵當發(fā)出塞,乃詔強弩都尉②令迎軍。坐預(yù)詔之,得令老將生奸詐。”
課內(nèi)遷移
1. 初,李廣有孫陵,為侍中,善騎射,愛人下士。
①善:善于;擅長?!秳駥W(xué)》:“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br>②愛:愛護.《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br>2. 及貳師擊匈奴,上詔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
①及:等到;到了。《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3. 博德亦羞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zhàn)。愿留陵至春俱出?!?br>①方:正;正在?!肚G軻刺秦王》:“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br>②俱:一起;同?!队伟U山記》:“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炫c之俱出?!?br>4. 上怒,乃詔博德引兵擊匈奴于西河;詔陵以九月發(fā),出遮虜障。
①以: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短K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br>5. 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
①就:接近;靠近;趨向?!秳駥W(xué)》:“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br>6. 諸當戶君長皆言:“單于自將數(shù)萬騎,擊漢數(shù)千人不能滅,后無以復(fù)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
①益:更加;愈加?!峨蹰w序》:“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br>7. 會陵軍侯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軍無后救,射矢且盡,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
①會:適逢;恰巧遇上?!蛾惿媸兰摇罚骸皶齑笥?,道不通,度已失期?!?br>②亡:逃跑?!读H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br>③具:詳細地。《桃花源記》:“問所從來,具答之?!?br>④且:將要;將近。《游褒禪山記》:“不出,火且盡?!?br>8. 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
①罪:歸罪于?!豆讶酥趪病罚骸拔鍩o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r>9. 遷盛言:“陵事孝親,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
①事:侍奉;服侍?!读H藺相如列傳》:“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br>②與: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方,相當于“跟”、“同”等?!对狸枠怯洝罚骸拔⑺谷?,吾誰與歸?”
③信:講信用?!吨G太宗十思疏》:“信者效其忠?!?br>④素:平素;一向。《廉頗藺相如列傳》:“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br>10. 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其短,誠可痛也。
①誠:實在;確實。《鄒忌諷齊王納諫》:“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11. 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shù)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zhuǎn)斗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①且:而且;況且;并且。表示遞進關(guān)系?!稜T之武退秦師》:“且君嘗為晉君賜矣?!?br>②提:帶領(lǐng);牽引?!蹲砦掏び洝罚骸扒罢吆?,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br>③悉:全;都?!短一ㄔ从洝罚骸捌渲型鶃矸N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④過:超過;勝過?!洱R桓晉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12. 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br>①雖:雖然?!端蜄|陽馬生序》:“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br>②彼:他,他們。《逍遙游》:“彼且奚適也?!?br>實戰(zhàn)訓(xùn)練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士尚三千余人/徙斬車幅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狹谷/單于遮/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B. 士尚三千余人/徙斬車幅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狹谷/單于遮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C. 士尚三千余人/徙斬車幅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狹谷/單于遮/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D. 士尚三千余人/徙斬車幅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狹谷/單于遮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答案】D
【解析】“之”為前一分句“持”的賓語,且“軍吏”在后一分句中作主語,二者之間要斷開,排除B、C兩項;“其后”為“遮”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匈奴,古族名。戰(zhàn)國時活動于中國北方,漢武帝時遭到大力打擊,后分裂,部分西遷。
B. 戟,文中指兵器。最初是青銅制,將戈、矛合成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盛行東周。
C. 太史令,是古代設(shè)置的修史的官員,同時也是皇帝的文學(xué)侍從官,負責起草皇帝的詔書。
D. 國士,一國中勇力或才能最杰出者。如《史記》“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答案】C
【解析】C項,“同時也是皇帝的文學(xué)侍從官,負責起草皇帝的詔書”錯誤。太史令,古代掌管天文觀測和推算節(jié)氣歷法等事務(wù)的長官。其職能和稱謂歷代不盡相同。但不是皇帝的文學(xué)侍從官,也不負責起草皇帝的詔書。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李陵是名門之后,軍事素養(yǎng)高,愛護士兵,被皇帝看重?;实叟伤f(xié)助李廣利,但李陵有自己的想法,他打算自己帶兵去抗擊匈奴,被皇帝贊許。
B. 匈奴的軍隊與李陵的軍隊相持,單于輕視李陵,結(jié)果打敗。單于打算在邊塞設(shè)下伏兵,一舉殲滅漢朝精銳部隊,他的想法得到下屬的支持。
C. 李陵的軍隊處境危險,敵人眾多,屋漏偏逢連夜雨,又遇上一個下屬叛變,叛徒把李陵軍隊的底細告知敵人,最終李陵感到無顏見天子,就投降了匈奴。
D. 皇帝得知李陵投降匈奴,非常生氣。司馬遷為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奮不顧身保衛(wèi)國家,歷盡艱難與敵人周旋,寡不敵眾,迫于無奈而投降,情有可原。
【答案】B
【解析】B項,“單于打算在邊塞設(shè)下伏兵,一舉殲滅漢朝精銳部隊,他的想法得到下屬的支持”錯誤,根據(jù)原文“單于曰:‘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無有伏兵乎?’諸當戶君長皆言:‘單于自將數(shù)萬騎,擊漢數(shù)千人不能滅,后無以復(fù)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笨芍?,單于認為,漢軍引誘自己到南部邊塞,可能有伏兵,他的下屬認為,不消滅漢軍,后患無窮。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然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其短,誠可痛也。(5分)
(2)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5分)
【答案】(1)現(xiàn)在做事一旦遭遇不幸,那些只顧保全身家性命的臣子便任意構(gòu)陷,說長道短,實在令人痛心。根據(jù)原文
(2)他雖然失敗被俘,然而他摧敗敵軍的戰(zhàn)績,也足以光耀天下了。李陵沒有死節(jié),是想在適當?shù)臅r機報效漢朝。
【解析】(1)采分點:“舉事”,做事;“全”,保全;“誠”,實在;各1分,句意2分;
(2)“摧敗”,摧敗敵軍的戰(zhàn)績;“暴”,暴露,顯露,此處可意譯為光耀;“得當”,適當?shù)臅r機;各1分,句意2分。
附:參考譯文
當初,李廣的孫子李陵,擔任侍中,精通騎馬射箭之術(shù),愛護士卒。漢武帝認為李陵頗有其祖父李廣的風范,封他為騎都尉,在酒泉、張掖一帶教習(xí)騎馬射箭之術(shù),以防備匈奴。等到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漢武帝召見李陵,想命他為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叩頭請求說:“希望能讓我自己率領(lǐng)一隊人馬,前往藍于山以南地區(qū),用以分散匈奴的兵力?!被实鄯Q贊李陵,答應(yīng)了他,并下令強弩都尉路博德率兵在途中接應(yīng)李陵軍。路博德恥于為李陵的后衛(wèi),上奏說:“正當秋天,匈奴馬肥之際,不可與之交戰(zhàn)。希望留李陵到春天,我們一起出發(fā)?!被实鄞笈?,便下詔讓路博德率兵趕赴西河襲擊匈奴;下詔讓李陵在九月從遮虜障出塞。李陵在浚稽山,與單于率領(lǐng)的匈奴軍隊相遇,足有三萬匈奴騎兵,包圍了李陵的軍隊。李陵帶士兵在營外列下戰(zhàn)陣,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手持弓、弩。匈奴兵見漢軍人少,便直逼營前陣地。李陵與敵人交戰(zhàn)相攻,弓箭手萬箭齊發(fā),匈奴兵紛紛應(yīng)弦倒地。抓到匈奴的俘虜,交代說“單于說:‘這是漢朝的精兵,攻擊不能取勝,日夜將我們引向南邊靠近邊界的地方,難道說有伏兵嗎?’各部落當戶君長都說:‘單于親自率領(lǐng)幾萬騎兵,襲擊幾千漢軍不能將他們消滅,以后再也無法派遣入邊的大臣了,會讓漢朝更加輕視匈奴?!贝藭r李陵的軍隊處境越發(fā)兇險,匈奴的騎兵很多。恰好在此時,李陵軍中有一個名叫管敢的軍侯,因受到校尉的欺辱,逃到匈奴軍中投降,詳盡說道:“李陵的軍隊并無后援,弓箭也即將用盡,應(yīng)當派精銳騎兵用弓箭射殺他們,漢軍立即就可擊破?!眴斡诘玫焦芨?,不覺喜出望外,命匈奴騎兵一齊向漢軍發(fā)起猛攻。漢軍向南退卻,五十萬支箭已全部用盡,于是放棄輜重車輛撤退。此時軍中將士還有三千余人,只是砍下車軸拿在手中,文職人員也手持短刀加入戰(zhàn)斗行列,到達山下狹谷中。單于截斷漢軍后路,匈奴兵卒將山上巨石滾入谷中,漢軍死亡慘重,難以前進。韓延年戰(zhàn)死,李陵說道:“我已無面目報答皇帝了!”于是投降?;实巯M盍晁缿?zhàn),后來聽說李陵投降,皇帝非常憤怒。群臣皆怪罪李陵,皇帝問太史令司馬遷對此事的看法。司馬遷極力說:“李陵對親人孝敬,對士人誠信,經(jīng)常奮不顧身解救國家危難,從他一向的表現(xiàn)來看,有國士之風。現(xiàn)在做事一旦遭遇不幸,那些只顧保全身家性命的臣子便任意構(gòu)陷,說長道短,實在令人痛心。況且李陵只率領(lǐng)不到五千人的步兵,長驅(qū)直入匈奴腹地,抵擋數(shù)萬敵軍,使匈奴顧不上救死扶傷,招來全部會射箭的民眾一同圍攻李陵,李陵轉(zhuǎn)戰(zhàn)千里,箭盡路絕,士兵拉的是空弩,冒著白刃,還是向北同敵人拼死搏斗,能得到士兵拼死之力,就是古代名將也不能超過他。他雖然失敗被俘,然而他摧敗敵軍的戰(zhàn)績,也足以光耀天下了。李陵沒有死節(jié),是想在適當?shù)臅r機報效漢朝?!边^了很久,皇帝后悔沒有及時救援李陵,說:“應(yīng)當在李陵率軍出塞時,再讓強弩都尉路博德前去接應(yīng)。而我預(yù)先頒發(fā)詔書,才讓老將路博德心生奸詐。”

相關(guān)試卷

貞觀君臣論治-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這是一份貞觀君臣論治-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文件包含紀事本末01貞觀君臣論治解析版-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docx、紀事本末01貞觀君臣論治原卷版-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吳侵淮南-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這是一份吳侵淮南-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文件包含吳侵淮南解析版-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docx、吳侵淮南原卷版-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唐太宗討龜茲-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這是一份唐太宗討龜茲-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文件包含紀事本末02唐太宗討龜茲解析版-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docx、紀事本末02唐太宗討龜茲原卷版-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秦并六國-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秦并六國-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劉淵據(jù)平陽-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劉淵據(jù)平陽-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李綱輔政-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李綱輔政-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桓溫伐燕-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桓溫伐燕-2022年高考文言文紀事本末體閱讀知識點整合與實戰(zhàn)訓(xùn)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