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模擬試題(二)生物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所選擇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1.丙型肝炎病毒能引發(fā)丙型肝炎,影響人類健康。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授予了三位在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貢獻的科學家。關于丙型肝炎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      B.結構簡單,只由一個細胞構成C.有細胞結構,但無細胞膜    D.在肝細胞內寄生生活2.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流經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照射到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者身上的全部太陽能B.生物富集常常伴隨食物鏈而發(fā)生,營養(yǎng)級越高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C.增加生態(tài)系統(tǒng)內的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是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最有效措施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32022年北京成功舉辦了一屆令人矚目的冬奧會,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下列不屬于減少碳排放技術和措施的是(    A.實施71萬畝造林綠化工程          B.“張北的風”點亮冬奧的燈C.主火炬采用氫能源“微火”點燃     D.食品原料“從農田到餐桌”來源可查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當光線較暗時,應使用反光鏡的凹面來對光②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時,把葉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熱脫色③用顯微鏡觀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d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清水⑤顯微鏡觀察時,若目鏡選用10×,物鏡選用40×,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五十倍⑥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視野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紅細胞A.①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⑥5.如圖中的四種細胞取自動物體或植物體,與此相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都有細胞壁、細胞質和細胞核         B.都是經過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態(tài)各異C.都有線粒體,能進行呼吸作用         D.不同形態(tài)的細胞適應不同的功能6“花褪殘紅青杏小”,如圖為杏花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只有①是最重要結構    B.③內進行雙受精作用   C杏仁是由③發(fā)育而來   D.④發(fā)育成為“杏肉”7下列常見的蔬菜中的食用部分,不屬于生殖器官的是(    A.藕         B.西蘭花         C.冬瓜        D.紅豆8.如圖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關系概念圖,圖中①、②、③處應依次填寫(    A.葉綠體、線粒體、有機物和氧氣        B.線粒體、葉綠體、有機物和氧氣C.線粒體、葉綠體、二氧化碳和水        D.葉綠體、線粒體、二氧化碳和水9.人類新生命的孕育和誕生是通過生殖系統(tǒng)完成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女性的子宮是受精和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B.男性的睪丸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卵黃的營養(yǎng)能供胚胎發(fā)育全過程利用        D.胎兒直接從母體血液獲得氧氣和養(yǎng)料10.你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吧!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或實驗結果的描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②號試管應加入2mL清水,來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B.圖乙中剛引燃的種子應盡快放到錐形瓶底部,以減少熱量的散失C.圖丙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數(shù)量最多的是紅細胞D.圖丁顯示的是某同學測定反應速度的結果,其測定數(shù)值為4cm112022年冬奧會在我國北京成功舉行,為滿足運動員不同口味、不同宗教的飲食需求,讓世界各國充分感受中國的熱情好客,我國提供了678個菜品供大家選擇。以下食譜營養(yǎng)搭配最合理的是(    A.全麥面包、北京烤鴨、回鍋肉、烤雞腿         B.面條、炒西蘭花、清炒萵苣、火龍果C.意大利面、咖喱羊肉、炒青菜、哈密瓜         D.宮保雞丁、酸菜魚、炒豆芽、香梨12.打嗝是因為膈肌不由自主的痙攣,空氣被迅速吸進肺部,兩條聲帶之間的裂隙驟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聲音,下列符合打嗝時狀態(tài)的是(    A.胸廓容積擴大         B.肺收縮         C.膈肌舒張        D.肺內氣壓大于外界13.圖為人體氧氣變化模式圖,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甲為肺泡內,乙為組織細胞內              B.甲為吸入氣體,乙為呼出氣體C.甲為腎靜脈內血液,乙為腎動脈內血液      D.甲為肺靜脈內血液,乙為肺動脈內血液14.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         B.腎小球可濾過血漿中所有物質C.腎小囊中的原尿里含有葡萄糖         D.腎小管長而彎曲有利于重吸收15.小育在吃某道料理時,突然覺得有苦味,于是立刻吐出查看,才知道食物中混有苦瓜。根據(jù)上述,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立刻吐出不是一種反射作用         B.苦味的感受器位于大腦中C.突然覺得有苦味是一種反射作用     D.經由大腦判斷而得知食物中混有苦瓜16.如圖所示為盲人智能手機,只要按下按鍵,手機就會發(fā)出語音提示:您需要進入電話模式還是短信模式。若進入電話模式,盲人通過呼叫電話號碼手機就自動撥號完成打電話的全部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盲人接收手機語音提示信號的感受器是鼓膜    B.耳不僅是聽覺器官,還具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C.盲人失去視覺可能是由于視神經受損          D.盲人的觸覺、聽覺都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17.“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生物學觀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蛔蟲體表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            B.蜥蜴體表覆蓋角質鱗片,利于維持體溫恒定C.蝗蟲的體表有外骨骼,有利于防止水分蒸發(fā)  D.青蛙皮膚分布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18.圖為人體的關節(jié)和上肢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②及內外的韌帶使關節(jié)靈活        Bc在結構層次上屬于組織C.人在伸肘時,a收縮b舒張         D.任何動作的完成都需要多組肌肉的配合19.觀察法和實驗法是研究動物行為的主要方法。在下列四種動物行為的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實驗法的是(    A.用紅外攝像機拍攝雪豹,研究其占有領域行為  B.借助望遠鏡和照相機研究鳥類在繁殖期的活動C.給鳥類戴上標志環(huán),研究遷徙時途徑地和路線  D.置老鼠于“迷宮”,記錄其獲得食物時間變化20.某同學將裝有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進行培養(yǎng),結果如下圖所示,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可通過觀察菌落上菌絲的有無,區(qū)別細菌和霉菌B.細菌和霉菌都是單細胞的C.細菌需要從培養(yǎng)基中獲取營養(yǎng),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而霉菌則為自養(yǎng)D.若從菌落中挑取一點細菌和霉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發(fā)現(xiàn)它們細胞的基本結構相同21.許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細菌或真菌。下列屬于利用細菌進行食品制作的是(    A.酸奶            B.面包           C.米酒           D.甜面醬22.下列食品保存方法及原理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將茶葉放入密封的陶瓷罐中——降低茶葉的呼吸作用B.將牛肉放入冰箱冷凍室——低溫抑制微生物繁殖C.將水果制成罐頭——提高水果中營養(yǎng)物質含量D.將香菇、木耳等烘干——除去微生物所需的有機物23.下列能夠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是(    A.為美化城市環(huán)境,隨意從國外引進多種觀賞類植物B.為保護草場、減少沙化,殺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黃鼠C.為控制水葫蘆在我國造成的嚴重火害,將其天敵引入我國D.將東北虎遷入野生動物園繁殖,并進行部分野外回歸實驗24.深海熱泉高溫、缺氧、無光,與地球早期生命誕生時的環(huán)境極其類似,熱泉中的自養(yǎng)型細菌能利用地熱泉噴出的硫化物和能量,制造有機物、其他動物則以這些細菌為食。迄今科學家已發(fā)現(xiàn)數(shù)十個這樣“暗無天日”但卻生機勃勃的深海熱泉生態(tài)系統(tǒng)。根據(jù)以上事實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A.生命起源可能與深海熱泉有關           B.有的生物無需陽光也可制造有機物C.最早誕生的生物可能是細菌           D.所有生態(tài)系統(tǒng)都需要利用太陽能251866年奧地利學者孟德爾根據(jù)他的豌豆雜交實驗結果發(fā)表了《植物雜交試驗》的論文,自此揭開了生物遺傳學的面紗。請判斷下列遺傳現(xiàn)象中說法錯誤的是(    A.人類性別在形成受精卵時就已經決定了,性別屬于人的性狀,與遺傳有關B.生物的變異與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有關,與環(huán)境無關C.白化病人與正常人結婚,后代既有可能是正常人,又有可能是白化病人D.人類智力障礙的基因為隱性基因,一對正常的夫婦也能生出智力障礙的子女26.鍬甲科昆蟲的幼蟲以腐朽的木纖維為食,成蟲取食花蜜等汁液,其發(fā)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鍬甲發(fā)育過程中有蛻皮現(xiàn)象         B.鍬甲發(fā)育過程為不完全變態(tài)C.受精卵是鍬甲個體發(fā)育的起點       D.幼蟲可看作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27.如圖中甲同學是流感患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屬于病原體                   B.乙屬于易感人群C.流感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D.鍛煉身體有利于提高抵抗力,預防傳染病28.新冠病毒的肆虐給人類健康帶來極大影響。我國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成功經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我國在疫情期間建立方艙醫(yī)院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傳染源,防止疫情蔓延B.將新冠病毒在牛肉汁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后,通過滅活、純化,可制成疫苗C.新冠肺炎患者康復過程中產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體,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D.健康人間隔一定時間第二次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目的是刺激人體產生大量抗體29.如圖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概念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是非特異性免疫,乙是特異性免疫      B.丙是指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淋巴細胞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      D.抗體抵抗抗原的作用屬于第三道防線30.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    A.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人際關系B.能加強體育鍛煉、搞好個人衛(wèi)生、具有一個健壯的體魄C.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和適應社會能力強D.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二、填空題(4小題,共40分,每小題10分,每空2分)31.我縣某校興趣小組對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展開了如圖所示的探究。①用鐵絲將塑料杯懸掛于膠塞上,將膠塞安裝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溶液。②再取四套這種裝置,將長勢相相同、葉片大小、數(shù)量相等的綠蘿放于塑料杯中。③按照圖中所示的方法對五組裝置進行16小時處理。④觀察澄清石灰水的渾濁程度,用“+”表示渾濁,“-”表示澄清,記錄在下表中,組別12345實驗結果--+++?+-1)選擇長勢相相同、葉片大小、數(shù)量相等的綠蘿的原因是_________。2)根據(j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測第3組的實驗結果_________(用“+”、“-”表示)。3)下圖中結構①為線粒體,②為葉綠體,第4組實驗的氣體變化情況為_________(填寫A、B、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綜合1-5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肥胖容易誘發(fā)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合理膳食和體育運動能有效預防肥胖。如圖一表示人體內淀粉的利用情況,圖二、圖三是人體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卮鹣铝袉栴}。1)胰島素能夠降低血糖是因為胰島素可以促進圖中的_________(填圖一中的字母)過程。2)健康人一次攝入淀粉等糖類物質過多,導致血糖濃度過高,尿液中也會出現(xiàn)葡萄糖。從尿的形成過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作用有一定限度。3)近年來,各學校推行“陽光體育運動1小時”活動。同學們在校期間都能夠在操場上進行各項體育鍛煉。①運動時,同學們聽到體育老師口令后產生神經沖動及其傳導的過程是_________(用圖二中的數(shù)字和箭頭表示)。②運動時,血液循環(huán)加快。當心房和心室均舒張時,圖三中的F處于_________(填“打開”或“關閉”)狀態(tài)。③運動時,下肢骨骼肌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過圖三中的_________血管后(填字母),到達肺部毛細血管。33.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下面是海蜇、鮑魚、黃魚、蜜蜂、信鴿、熊貓六種動物的分類表解圖,請根據(jù)圖回答問題。1)在生物分類上,述六種動物所屬的共同的分類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①所代表的動物從形態(tài)結構來看比較低等,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3)圖中②和③所代表的動物、體表都有起保護作用的結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4)圖中④所代表的動物,經訓練能夠在兩地間傳遞信件,從該行為獲得的途徑看,屬于_________。5)圖中⑤所代表的動物犬齒發(fā)達、且沒有發(fā)達的盲腸,推測其食性應該是_________,但實際上該動物卻可以消化竹纖維,這得益于其腸道中存在的大量的可分解植物纖維的菌群。34.人們很早以前就觀察到生物親子代之間存在著遺傳現(xiàn)象,但卻長期被“究竟什么是遺傳物質”的問題所困擾。下面我們就循著科學家的足跡,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去揭開遺傳物質的“面紗”。1)科學家將甲羊的乳腺細胞核注入到乙羊的去核卵細胞中,然后植入丙羊的子宮內,培育出克隆羊??寺⊙虻拈L相幾乎與甲羊一模一樣,由此說明遺傳物質存在于_________中。2)由于遺傳性狀在前后代能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因此科學家推測遺傳物質在前后代也應該保持相對穩(wěn)定。在觀察細胞分裂過程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_________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在前后代保持穩(wěn)定因而推測該物質可能是遺傳物質??茖W研究表明,該物質由蛋白質和DNA兩種成分組成,什么是遺傳物質仍是謎團。3)赫爾希和蔡斯兩位科學家做了如圖所示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分析該實驗可知,噬菌體的__________________并沒有進入細菌細胞內,卻在細菌細胞內繁殖出與親代一樣的子代噬菌體,該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是遺傳物質。4)美國科研小組將大鼠生長素基因轉入小鼠的受精卵內,然后將該受精卵移植到小鼠的輸卵管,培育出轉基因超級鼠。該實驗說明,生物的性狀是由_________控制的。2022年中考模擬試題(二)生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DADBAAADB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CBDABDDA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DDBBABBD二、簡答題31.1)控制單一變量          2++(要有兩個“+”才給分)   3B     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高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4)葉片在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都能進行呼吸作用32.1c、d、e(不全給0分)2)腎小管的重吸收3)①:⑤→④→①    ②打開   G、B  33.1)界    2)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    3)外骨胳、貝殼   4)學習行為    5)肉食性34.1)細胞核   2)染色體   3)蛋白質     DNA    4)基因

相關試卷

2024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模擬(二)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模擬(二)生物試題,文件包含2024年中考模擬試題二生物pdf、2024年中考生物模擬試題二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模擬(二)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模擬(二)生物試題,共6頁。

2024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模擬(一模)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模擬(一模)生物試題,共6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二模生物試題

2023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二模生物試題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二模生物試題(有答案)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二模生物試題(有答案)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一模生物試題(有答案)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一模生物試題(有答案)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一模生物試題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中考一模生物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