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試題
第Ⅰ卷(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在1—8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9-12小題有多個選項是符合要求的,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錯選的得0分。
1.有關電場知識的理解,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庫侖用扭秤實驗獲得庫侖定律并最早測出了元電荷e的數(shù)值
B.在電場中某點放入試探電荷q,該點的場強為E=,取走q后,該點場強即為零
C.若點電荷Q1電荷量小于Q2電荷量,則Q1對Q2的靜電力小于Q2對Q1的靜電力
D.若-q在C點的電勢能比在D點的大,則C點電勢低于D點電勢
2.某儀器兩極間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中間的一條電場線是直線,其它電場線對稱分布,質(zhì)子從O點沿直線OA以某一初速度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到A點。取O點為坐標原點,沿直線向右為x軸正方向。從O到A運動過程中,關于質(zhì)子運動速度v和加速度a隨時間t的變化、質(zhì)子的動能Ek和運動軌跡上各點的電勢φ隨位移x的變化圖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A. B.C.D.
3.一物塊在空中某位置從靜止開始沿直線下落,其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則物塊( )
A.第一個時間內(nèi)的位移等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的位移
B.第一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做的功小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做的功
C.第一個時間內(nèi)重力的沖量等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重力的沖量
D.第一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的沖量小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的沖量
4.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返回地球,圓滿完成了月球取樣任務。如圖虛線為大氣層邊界,返回器從a點關閉發(fā)動機無動力滑入大氣層,然后從c點“跳”出,再從e點“躍”入,實現(xiàn)多次減速,可避免損壞返回器。d點為軌跡的最高點,離地心的距離為r,返回器在d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地球質(zhì)量為M,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返回器( )
A.在a、c點速度大小相等
B.軌跡cde是圓的一部分
C.在d點時的速度大小
D.在d點時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5.如圖所示,真空中豎直固定一表面粗糙的金屬板,其正前方固定一個帶正電的點電荷Q,OQ垂直于金屬板,已知OM=ON。一表面絕緣帶正電的小滑塊(可視為試探電荷且不影響原電場)從金屬板上端的M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小滑塊在M、N點的加速度相同
B.小滑塊的電勢能不變
C.小滑塊在OM段和ON段摩擦力做的功一定相等
D.小滑塊的速度一定一直增大
6.“雙星系統(tǒng)”由相距較近的恒星組成,每個恒星的半徑遠小于兩個恒星之間的距離,而且雙星系統(tǒng)一般遠離其他天體,它們在相互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繞某一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為某一雙星系統(tǒng),A星球的質(zhì)量為m1,B星球的質(zhì)量為m2,它們中心之間的距離為L,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A星球的軌道半徑為
B.雙星運行的周期為
C.B星球的軌道半徑為
D.若近似認為B星球繞A星球中心做圓周運動,則B星球的運行周期為
7.如圖所示,A是帶正電的球,B為不帶電的導體,A、B均放在絕緣支架上,M、N是導體B中的兩點,以無限遠處為電勢零點,當導體B達到靜電平衡后,說法正確的是( ?。?br />
A.M、N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的關系為EM >EN
B.M端感應出負電荷,N端感應出正電荷,所以M、N兩點電勢高低的關系為
C.若用導線將M、N兩端連起來,將發(fā)生電荷中和現(xiàn)象
D.感應電荷在M、N兩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為
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車段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段是長為L的水平粗糙軌道,兩段軌道相切于B點。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在小車上從A點靜止開始沿軌道滑下,然后滑入軌道,最后恰好停在C點。已知小車質(zhì)量,滑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滑塊從A滑到C的過程中滑塊和小車系統(tǒng)的動量一直都是守恒的
B.滑塊滑到B點時的速度為
C.滑塊從A滑到C的過程中相對于地面的水平位移等于
D.水平軌道的長度L一定大于圓弧半徑R
9.某靜電場在x軸上的場強E隨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x軸正方向為場強正方向,一個帶負電的點電荷只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沿x軸正方向運動,x1、x2、x3、x4四點間隔相等,則( ?。?br />
A.點電荷在x2和x4處電勢能相等
B.點電荷由x1運動到x3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
C.x1、x2兩點之間的電勢差小于x3、x4兩點之間的電勢差
D.點電荷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增大后減小
10.如圖,滑塊A(可視為質(zhì)點)的質(zhì)量kg,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用細線懸掛的小球質(zhì)量均為kg,沿軸排列,A與第1個小球及相鄰兩小球間距離均為m,線長分別為、、……(圖中只畫出三個小球)。開始時,A以m/s沿軸正向運動,設A與小球碰撞不損失機械能,碰后小球均恰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并再次與滑塊正碰,,則( ?。?br />
A.滑塊每次與小球碰撞,碰撞前后速度互換
B.滑塊只能與13個小球碰撞
C.滑塊只能與12個小球碰撞
D.第10個小球懸線長0.4m
11.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有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在勻強電場中有一根長為L的絕緣細線,細線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的帶電小球。小球靜止時細線與豎直方向成θ角。現(xiàn)讓小球獲得初速度且恰能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沿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
B.小球動能的最小值為Ekmin=,動能最大值為Ekmax=
C.小球運動至圓周軌跡的最低點時機械能最小
D.小球從初位置開始在豎直平面內(nèi)運動一周的過程中,其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
12.如圖所示,傳送帶的水平部分ab長度為2m,傾斜部分bc長度為4m,bc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傳送帶沿圖示順時針方向勻速率運動,速率為2m/s。現(xiàn)將質(zhì)量為m=1kg小煤塊A從靜止輕放到a處,它將被傳送到c點,已知小煤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且此過程中煤塊不會脫離傳送帶,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煤塊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電動機多消耗的電能為4J
B.小煤塊從a點運動到c點所用的時間為2.2s
C.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小煤塊和皮帶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6J
D.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小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長度為2.8m
第Ⅱ卷(共50分)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每個空2分,共14分.
13.為了驗證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過程的機械能是否守恒,利用如圖(a)裝置,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系住一小球,另一端連接力傳感器,小球質(zhì)量為m,球心到懸掛點的距離為L,小球釋放的位置到最低點的高度差為h,實驗記錄輕繩拉力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b),其中Fm是實驗中測得的最大拉力值,重力加速度為g,請回答以下問題:
(1)小球第一次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________,動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___。(均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2)觀察圖(b)中拉力峰值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試分析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 。
14.如圖所示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實驗裝置示意圖。已知小球1和小球2的質(zhì)量分別為,小球的半徑為均為r。
(1)實驗中應滿足的條件有______
A.軌道末端水平
B.軌道表面必須光滑
C.兩小球質(zhì)量關系必須滿足m1>m2
(2)繼續(xù)實驗步驟如下,其步驟中有錯誤的或者不完善的有______
A.在地面上依次鋪白紙和復寫紙
B.確定重錘對應點O
C.不放球2,讓球1從斜槽某一位置無初速度滑下,確定它的落地點位置
D.把2球放在立柱上,讓球1從斜槽無初速度滑下,與球2正碰后,確定球1和
球2落地點位置和
E.用刻度尺量出、、的長度
F.看與是否相等,以驗證動量守恒。
(3)碰撞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小球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小球的速度,該實驗小球碰撞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為e =______(用題目中字母表達),若測得e =______,可以判定小球的碰撞為彈性碰撞。
三、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36分. 其中15小題6分,16小題8分,17小題10分,18小題12分.
15.(6分)如圖所示,兩個平行金屬板AB中間為一勻強電場,AB相距10cm,CD為電場中的兩點,CD=8cm,CD連線和電場方向成60°角,C點到A板的距離為2cm。,已知質(zhì)子從A板移到B板,電場力作功為 4.0×10-17J。已知質(zhì)子的帶電量為一個元電荷的電量e=1.6×10-19C.求:
(1)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
(2)CD兩點間的電勢差。
(3)若將B板接地,則C點的電勢為多大?及質(zhì)子在C點的電勢能?
16.(8分)如圖,足夠長的光滑斜面傾角,兩相同小物塊A、B質(zhì)量均為m,用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連接。C為固定在斜面上的擋板,A通過一根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與質(zhì)量同樣為m的物塊D相連。用手托住D,使輕繩伸直但沒有彈力?,F(xiàn)將D由靜止釋放,已知運動中D始終未落地,不考慮空氣阻力,求:
(1)從釋放D到B離開C時,A發(fā)生的位移;
(2)B離開C時,D的速率。
17.(10分)某游樂場游戲裝置示意圖如圖甲所示,水平平臺上固定一豎直光滑曲面,曲面下端A切線水平,并與半徑為的豎直光滑圓軌道平滑連接,質(zhì)量為的物塊P從光滑曲面上離平臺高度為h處靜止釋放,先通過圓軌道后再進入平臺,與質(zhì)量為M=4kg的物塊Q發(fā)生彈性碰撞,已知物塊Q所在位置左側平臺部分長度為,這段平臺與物塊Q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滿足(x為物塊所在平臺上的位置到Q點的距離),Q右側平臺光滑。圓軌道的最高點B處有一力傳感器,可以測出物塊經(jīng)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取不同的高度h得到相應的壓力F,作出F-h關系圖,如圖乙所示。g=10m/s2, 不計空氣阻力。
(1)求圖乙中a,b的值;
(2)若物塊Q恰好到達C處,求的值;
x
18.(12分)如圖(a),長度L=0.8m的光滑桿左端固定一帶正電的點電荷A,其電荷量Q=;一質(zhì)量m=0.02kg,帶電量為q的小球B套在桿上.將桿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某非均勻外電場中,以桿左端為原點,沿桿向右為x軸正方向建立坐標系.點電荷A對小球B的作用力隨B位置x的變化關系如圖(b)中曲線I所示,小球B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隨B位置x的變化關系如圖(b)中曲線II所示,其中曲線II在0.16≤x≤0.20和x≥0.40范圍可近似看作直線.求:(靜電力常量)
(1)小球B所帶電量q;
(2)非均勻外電場在x=0.3m處沿細桿方向的電場強度大小E;
(3)在合電場中,x=0.4m與x=0.6m之間的電勢差U的大?。?br />
(4)已知小球在x=0.2m處獲得v=0.4m/s的初速度時,最遠可以運動到x=0.4m.若小球在x=0.16m處受到方向向右,大小為0.04N的恒力作用后,由靜止開始運動,為使小球能離開細桿,恒力作用的最小距離s是多少?
物理試題
第Ⅰ卷(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在1—8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9-12小題有多個選項是符合要求的,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錯選的得0分。
1.有關電場知識的理解,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庫侖用扭秤實驗獲得庫侖定律并最早測出了元電荷e的數(shù)值
B.在電場中某點放入試探電荷q,該點的場強為E=,取走q后,該點場強即為零
C.若點電荷Q1電荷量小于Q2電荷量,則Q1對Q2的靜電力小于Q2對Q1的靜電力
D.若-q在C點的電勢能比在D點的大,則C點電勢低于D點電勢
【答案】D
2.某儀器兩極間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中間的一條電場線是直線,其它電場線對稱分布,質(zhì)子從O點沿直線OA以某一初速度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到A點。取O點為坐標原點,沿直線向右為x軸正方向。從O到A運動過程中,關于質(zhì)子運動速度v和加速度a隨時間t的變化、質(zhì)子的動能Ek和運動軌跡上各點的電勢φ隨位移x的變化圖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br />
A. B.C.D.
【答案】A
3.一物塊在空中某位置從靜止開始沿直線下落,其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則物塊( ?。?br />
A.第一個時間內(nèi)的位移等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的位移
B.第一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做的功小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做的功
C.第一個時間內(nèi)重力的沖量等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重力的沖量
D.第一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的沖量小于第二個時間內(nèi)合外力的沖量
【答案】C
4.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返回地球,圓滿完成了月球取樣任務。如圖虛線為大氣層邊界,返回器從a點關閉發(fā)動機無動力滑入大氣層,然后從c點“跳”出,再從e點“躍”入,實現(xiàn)多次減速,可避免損壞返回器。d點為軌跡的最高點,離地心的距離為r,返回器在d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地球質(zhì)量為M,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返回器( ?。?br />
A.在a、c點速度大小相等
B.軌跡cde是圓的一部分
C.在d點時的速度大小
D.在d點時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答案】C
5.如圖所示,真空中豎直固定一表面粗糙的金屬板,其正前方固定一個帶正電的點電荷Q,OQ垂直于金屬板,已知OM=ON。一表面絕緣帶正電的小滑塊(可視為試探電荷且不影響原電場)從金屬板上端的M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小滑塊在M、N點的加速度相同
B.小滑塊的電勢能不變
C.小滑塊在OM段和ON段摩擦力做的功一定相等
D.小滑塊的速度一定一直增大
【答案】D
6.“雙星系統(tǒng)”由相距較近的恒星組成,每個恒星的半徑遠小于兩個恒星之間的距離,而且雙星系統(tǒng)一般遠離其他天體,它們在相互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繞某一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為某一雙星系統(tǒng),A星球的質(zhì)量為m1,B星球的質(zhì)量為m2,它們中心之間的距離為L,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A星球的軌道半徑為
B.雙星運行的周期為
C.B星球的軌道半徑為
D.若近似認為B星球繞A星球中心做圓周運動,則B星球的運行周期為
【答案】B
7.如圖所示,A是帶正電的球,B為不帶電的導體,A、B均放在絕緣支架上,M、N是導體B中的兩點,以無限遠處為電勢零點,當導體B達到靜電平衡后,說法正確的是( ?。?br />
A.M、N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的關系為EM >EN
B.M端感應出負電荷,N端感應出正電荷,所以M、N兩點電勢高低的關系為
C.若用導線將M、N兩端連起來,將發(fā)生電荷中和現(xiàn)象
D.感應電荷在M、N兩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為
【答案】D
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車段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段是長為L的水平粗糙軌道,兩段軌道相切于B點。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在小車上從A點靜止開始沿軌道滑下,然后滑入軌道,最后恰好停在C點。已知小車質(zhì)量,滑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滑塊從A滑到C的過程中滑塊和小車系統(tǒng)的動量一直都是守恒的
B.滑塊滑到B點時的速度為
C.滑塊從A滑到C的過程中相對于地面的水平位移等于
D.水平軌道的長度L一定大于圓弧半徑R
【答案】D
9.某靜電場在x軸上的場強E隨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x軸正方向為場強正方向,一個帶負電的點電荷只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沿x軸正方向運動,x1、x2、x3、x4四點間隔相等,則( ?。?br />
A.點電荷在x2和x4處電勢能相等
B.點電荷由x1運動到x3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
C.x1、x2兩點之間的電勢差小于x3、x4兩點之間的電勢差
D.點電荷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BCD
10.如圖,滑塊A(可視為質(zhì)點)的質(zhì)量kg,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用細線懸掛的小球質(zhì)量均為kg,沿軸排列,A與第1個小球及相鄰兩小球間距離均為m,線長分別為、、……(圖中只畫出三個小球)。開始時,A以m/s沿軸正向運動,設A與小球碰撞不損失機械能,碰后小球均恰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并再次與滑塊正碰,,則( ?。?br />
A.滑塊每次與小球碰撞,碰撞前后速度互換
B.滑塊只能與13個小球碰撞
C.滑塊只能與12個小球碰撞
D.第10個小球懸線長0.4m
【答案】ACD
11.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有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在勻強電場中有一根長為L的絕緣細線,細線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的帶電小球。小球靜止時細線與豎直方向成θ角?,F(xiàn)讓小球獲得初速度且恰能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沿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
B.小球動能的最小值為Ekmin=,動能最大值為Ekmax=
C.小球運動至圓周軌跡的最低點時機械能最小
D.小球從初位置開始在豎直平面內(nèi)運動一周的過程中,其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
【答案】ABD
12.如圖所示,傳送帶的水平部分ab長度為2m,傾斜部分bc長度為4m,bc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傳送帶沿圖示順時針方向勻速率運動,速率為2m/s?,F(xiàn)將質(zhì)量為m=1kg小煤塊A從靜止輕放到a處,它將被傳送到c點,已知小煤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且此過程中煤塊不會脫離傳送帶,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煤塊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電動機多消耗的電能為4J
B.小煤塊從a點運動到c點所用的時間為2.2s
C.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小煤塊和皮帶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6J
D.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小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長度為2.8m
【答案】AC
第Ⅱ卷(共50分)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每個空2分,共14分.
13.為了驗證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過程的機械能是否守恒,利用如圖(a)裝置,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系住一小球,另一端連接力傳感器,小球質(zhì)量為m,球心到懸掛點的距離為L,小球釋放的位置到最低點的高度差為h,實驗記錄輕繩拉力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b),其中Fm是實驗中測得的最大拉力值,重力加速度為g,請回答以下問題:
(1)小球第一次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________,動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___。(均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2)觀察圖(b)中拉力峰值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試分析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 。
【答案】(1)mgh (2)有空氣阻力(做負功)
14.如圖所示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實驗裝置示意圖。已知小球1和小球2的質(zhì)量分別為,小球的半徑為均為r。
(1)實驗中應滿足的條件有______
A.軌道末端水平
B.軌道表面必須光滑
C.兩小球質(zhì)量關系必須滿足m1>m2
(2)繼續(xù)實驗步驟如下,其步驟中有錯誤的或者不完善的有______
A.在地面上依次鋪白紙和復寫紙
B.確定重錘對應點O
C.不放球2,讓球1從斜槽某一位置無初速度滑下,確定它的落地點位置
D.把2球放在立柱上,讓球1從斜槽無初速度滑下,與球2正碰后,確定球1和
球2落地點位置和
E.用刻度尺量出、、的長度
F.看與是否相等,以驗證動量守恒。
(3)碰撞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小球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小球的速度,該實驗小球碰撞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為e =______(用題目中字母表達),若測得e =______,可以判定小球的碰撞為彈性碰撞。
【答案】(1)AC (2) DF (3) ; 1
三、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36分. 其中15小題6分,16小題8分,17小題10分,18小題12分.
15.(6分)如圖所示,兩個平行金屬板AB中間為一勻強電場,AB相距10cm,CD為電場中的兩點,CD=8cm,CD連線和電場方向成60°角,C點到A板的距離為2cm。,已知質(zhì)子從A板移到B板,電場力作功為 4.0×10-17J。已知質(zhì)子的帶電量為一個元電荷的電量e=1.6×10-19C.求:
(1)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
(2)CD兩點間的電勢差。
(3)若將B板接地,則C點的電勢為多大?及質(zhì)子在C點的電勢能?
【答案】(1)2500V/m;(2)100V;(3)200V; 3.2×10-17J;
(1)(2分)質(zhì)子從A板到B板電場力做正功,于是電勢A高B 低。
W=EedAB 則電場強度E=2500V/m
(2)(2分)CD兩點間的電勢差
(3)(2分)因為因為 =0V,則 =200V
所以=3.2×10-17J
16.(8分)如圖,足夠長的光滑斜面傾角,兩相同小物塊A、B質(zhì)量均為m,用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連接。C為固定在斜面上的擋板,A通過一根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與質(zhì)量同樣為m的物塊D相連。用手托住D,使輕繩伸直但沒有彈力。現(xiàn)將D由靜止釋放,已知運動中D始終未落地,不考慮空氣阻力,求:
(1)從釋放D到B離開C時,A發(fā)生的位移;
(2)B離開C時,D的速率。
【答案】(1);(2)
【詳解】(1)(4分)釋放D前,對A:
物塊B離開擋板C時,對物塊B:
聯(lián)立解得
(2)(4分)由于故釋放D時與B離開擋板C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物塊B離開擋板C時A、D的速度相同設為v,由機械能守恒
解得
17.(10分)某游樂場游戲裝置示意圖如圖甲所示,水平平臺上固定一豎直光滑曲面,曲面下端A切線水平,并與半徑為的豎直光滑圓軌道平滑連接,質(zhì)量為的物塊P從光滑曲面上離平臺高度為h處靜止釋放,先通過圓軌道后再進入平臺,與質(zhì)量為M=4kg的物塊Q發(fā)生彈性碰撞,已知物塊Q所在位置左側平臺部分長度為,這段平臺與物塊Q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滿足(x為物塊所在平臺上的位置到Q點的距離),Q右側平臺光滑。圓軌道的最高點B處有一力傳感器,可以測出物塊經(jīng)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取不同的高度h得到相應的壓力F,作出F-h關系圖,如圖乙所示。g=10m/s2, 不計空氣阻力。
(1)求圖乙中a,b的值;
(2)若物塊Q恰好到達C處,求的值;
x
17.【答案】(1);b=20(2);
【詳解】
(1)(4分)設物塊P在B點的速率為,
從釋放點到B點過程中
物塊P在B點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
聯(lián)立得 即 b=20
(2)(6分)Q從碰后運動到C點,由動能定理可知:
代入數(shù)據(jù)可知
物塊P、Q發(fā)生彈性碰撞,;
代入數(shù)據(jù)可知 又可得:
18.(12分)如圖(a),長度L=0.8m的光滑桿左端固定一帶正電的點電荷A,其電荷量Q=;一質(zhì)量m=0.02kg,帶電量為q的小球B套在桿上.將桿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某非均勻外電場中,以桿左端為原點,沿桿向右為x軸正方向建立坐標系.點電荷A對小球B的作用力隨B位置x的變化關系如圖(b)中曲線I所示,小球B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隨B位置x的變化關系如圖(b)中曲線II所示,其中曲線II在0.16≤x≤0.20和x≥0.40范圍可近似看作直線.求:(靜電力常量)
(1)小球B所帶電量q;
(2)非均勻外電場在x=0.3m處沿細桿方向的電場強度大小E;
(3)在合電場中,x=0.4m與x=0.6m之間的電勢差U的大?。?br />
(4)已知小球在x=0.2m處獲得v=0.4m/s的初速度時,最遠可以運動到x=0.4m.若小球在x=0.16m處受到方向向右,大小為0.04N的恒力作用后,由靜止開始運動,為使小球能離開細桿,恒力作用的最小距離s是多少?
【答案】(1)(2)(3)800 V(4)0.065m
【詳解】
(1)(2分)由圖可知,當x=0.3m時, 因此.
(2)(2分)設在x=0.3m處點電荷與小球間作用力為F2,F(xiàn)合=F2+qE
因此,方向水平向左.
(3)(3分)根據(jù)圖像可知在x=0.4m與x=0.6m之間合力做功大小
W合=0.0040.2 J=810-4J 由qU=W合 可得
(4)(5分)由圖小球從x=0.16m到x=0.2m處電場力做功
小球從到處電場力做功==
由圖小球從到處電場力做功=-0.004×0.4 J=
由動能定理+++=0 解得=
這是一份2021長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學期第三學程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長春十一高中高一上學期第一學程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吉林省長春市十一高中高二第三學程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