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記敘文閱讀適用學科小學語文適用年級年級適用區(qū)域通用課時時長(分鐘)60分鐘知識點寫景記敘文描寫借景抒情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記敘文的的類別,掌握觀察的方法 以及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過程與方法:明確文章層次,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語言的美妙。教學重點掌握觀察的方法,明確寫景的描寫順序及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學難點了解文章層次,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教學過程 一、復習預習復習:背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的景物。2.導入新課二、知識講解考點1  概念   寫景,也就是描寫景物,通過作者有條理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考點2 ①寫景記敘文的分類:游記、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人們生活所處的景。 ②寫景的一般順序:空間順序、觀察的先后順序、時間的變化順序、景物的不同特點為順序。 ③一般寫景文章結(jié)構(gòu):總分結(jié)構(gòu)、移步換景的結(jié)構(gòu)考點3   體會思想感情   借助景物的描寫表達情感是寫景文的主要方法,通過比喻、夸張、擬人等手法來抒發(fā)情感,或?qū)Υ笞匀坏馁澝?,或?qū)ι畹臒釔?,或?qū)ψ鎳沱惿酱ǖ馁潎@,感染讀者,文章字里行間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三、例題精析【例題1】                                   九寨溝    一進入九寨溝景區(qū),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每當天所晴朗時,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構(gòu)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難怪人們把這些湖泊叫做稱為“五花?!薄ⅰ拔宀食亍蹦?。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一級級天然的臺階。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span>【題干】   1.這段話寫了很多景物,主要是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景物。【答案】雪峰、湖泊、河谷、瀑布【解析】梳理文字,即可找出作者所描寫的景物。 2.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span>       比喻成        ,又把       比喻成        ;  這段文字把九寨溝景區(qū)比作“一個        ”,稱為“充滿詩情畫意的            ?!?/span>【答案】湖泊  寶石    溝谷   彩帶   童話的世界    人間仙境【解析】句子是典型的比喻句,仔細讀句子,可以看出這個句子有兩個本題和喻體,后面的問題就直接在文中找即可。【例題2】     西湖的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黃龍洞綠的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溪十八澗綠得閑。不能一一去說。漫步蘇堤,兩邊都是湖水,遠水如煙,近水著了微雨,也泛起一層銀灰的顏色。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走近看時,原來四樹身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有的青苔,形狀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一幅青綠的山水畫。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韌不拔,不知當初蘇公對他們印象怎樣。   【題干】1.這段話圍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中心句來敘述和描寫的,重點寫了________________這個景點。【答案】西湖的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解析】這段采用了總分結(jié)構(gòu),中心句比較明確,就是段落的第一句話。2.為什么蘇堤的樹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堅貞不屈”?【答案】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所以給我的印象是“堅貞不屈”。 【解析】找出描寫蘇堤樹的句子,就可以體會到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印象。【例題3】                      這兒真美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來到郊外游玩,郊外的景色真美呀!     仰視藍天,上面飄著許多白云。這些白云千姿百態(tài),變化多端。   遠望群山。這些山層層疊疊、連綿起伏、形態(tài)各異,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  眼前的那座山,腳下是一片樹林。一棵棵樹木高大挺拔、郁郁蔥蔥,樹葉密密麻麻、翠色欲滴,就像一朵朵綠色的云。忽然傳來幾聲清脆的鳴叫,一群不知名的鳥兒,拍打著翅膀,在林中低飛,好像在尋找著什么。不一會兒,它們落在地面上。哦,它們找到了棲息的家園。      樹下綠蔭蔭的草地,生機勃勃。一陣風吹過,小草歡快地跳起了搖擺舞。草地上的野花各種各樣,竟相開放,一叢叢,一簇簇。五彩繽紛,黃的賽金,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花兒搖曳著美麗的身軀,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一只只小蜜蜂被花兒吸引住了,“嗡嗡嗡”地叫著,一會兒飛到這朵花,一會兒飛到那朵花。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飛來飛去。     草地邊緣,一條彎彎的小河伸向遠方。河水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一陣風吹過,河面泛起了波紋。幾條小魚在河里快活地游著。它們有時停下來,有時在水里轉(zhuǎn)圈圈。游著游著,小魚好像發(fā)現(xiàn)了敵人似的,迅速鉆到深水里不見了。      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覺心曠神怡,情不自禁地贊嘆道:“??!這兒真美呀!  【題干】 1.本文作者寫這處景色選擇了哪些有特點的景物進行了描寫?                                                                               【答案】藍天、群山、樹林、草地、小河 【解析】選文的條理很清楚,梳理文章的內(nèi)容即可找到作者所描寫的景物。2.作者按照什么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描寫的?                                                                               【答案】景物的不同特點的順序展開敘述的 【解析】文章的段落明確,每一段寫一種景物,而且景物的特點不同,所以本文是采用景物不同特點的順序展開敘述的。3.小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感受的?                                                                                【答案】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覺心曠神怡,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啊!這兒真美呀!  【解析】借景抒情是寫景記敘文的主要方法,作者描繪這么多優(yōu)美的景色,就是為了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 四、課堂運用【基礎】                           早(節(jié)選)    邁進后花園臘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調(diào)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1. 用“______”畫出描繪梅花之美的詞句。 2.符合“梅花報春”這個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對后花園臘梅花的描寫,作者是從____、_____、_____ 三個角度進行的,寫得形神兼?zhèn)洹?/span>【答案】1.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調(diào)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2.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3. 花多  花美  花香 【解析】1.段落中對梅花的美描寫很明確,從文中找即可。2.“梅花報春”是說梅花是春的使者,梅花的盛開,預示著春天就要來了。3.梳理段落的層次,描寫了梅花的繁多、美麗和花香,所以這道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鞏固】                                  雪夜  黃昏時分,紛紛揚揚的大雪開始飄落,下了整整一天,終于漸下漸止。沉沉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凝固了,一切生命都悄悄進入了夢鄉(xiāng)。或近或遠的山谷、平川、樹林、村落,在雪光映照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這雪后初霽(jì)的夜晚,萬籟俱寂,了無生氣。‖  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凄厲的叫聲,沖破這寒夜的寂靜。那叫聲,如泣如訴,若怒若怨,聽來令人毛骨悚(sǒng)然!喔,是那條被主人放逐的老狗,在前村的籬畔哀鳴:是在哀嘆自己的身世,還是在傾訴人類的寡情?  漫無涯際的曠野平疇,在白雪的覆壓下蜷縮起身子,她像連掙扎一下都不情愿的樣子。那遍地的萋萋(qī)芳草,匆匆來去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得無跡可尋。只有那幾棵百年老樹,依舊伸展著椏杈的禿枝,像是鬼影幢幢,又像那白骨森森,給雪后的夜色平添上幾分悲涼、凄清。  茫茫太空,默然無語地注視著下界,越發(fā)顯出它的莫測高深。雪層背后,月亮露出了灰白色的臉龐,把冷冷的光灑向人間,使人更感到寒氣襲人。和月亮做伴的,唯有寥寥的幾點寒星,致使她也不免感嘆這寒夜的落寞和凄冷。看,她的眼神是那樣憂傷,她的步履又是那樣遲緩!‖  漸漸地,月兒終于到達她行程的終點,悄然隱沒在曠野的邊沿,剩下的只是一片青灰色的回光在天際蕩漾。少頃,又見那神秘的魚白色開始從東方蔓延,像撒開一幅輕柔的紗幕籠罩住整個大地。寒意更深了。枝頭的積雪都已在不知不覺間凝成了水晶般的冰凌。  啊,美景如畫的夜晚,卻是小鳥們恐怖戰(zhàn)栗、備受煎熬的時光!它們的羽毛沾濕了,小腳凍僵了;刺骨的寒風在林間往來馳突,肆虐逞威,把它們可憐的窩巢刮得左搖右晃;困倦的雙眼剛剛合上,一陣陣寒風又把它們驚醒。它們只得瑟縮地顫著身子,打著寒噤,憂郁地注視著漫天皆白的原野,期待那漫漫未央的長夜早到盡頭,換來一個充滿希望之光的黎明。1.短文已用“‖”分好了段落,第一段與下文之間是________關系。2.作者在第二段中,分別描寫了哪幾個地方的景色,分別寫了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長夜早到盡頭,換來一個充滿希望之光的黎明?!边@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總分2.村莊、曠野、天空 村里的老狗在哀鳴;曠野老樹依舊伸展著禿枝;天空,月亮露出灰白的臉龐,寒星廖寥。3.盼望黑夜早過去,對黎明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解析】 1.寫景類記敘文的結(jié)構(gòu)有兩種:總分和移步換景,顯然此文不是移步換景。 2.梳理第二自然段的內(nèi)容。3.這是能體現(xiàn)文章主旨的一句話,仔細品味其中的內(nèi)涵。【拔高】                                        冬日香山  ①天寒地凍的時節(jié),我來到香山,領略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②早晨一爬起來我便去逛香山。這里,我春天時來過,是花的世界;夏天時來過,是濃蔭的世界;秋天時來過,是紅葉的世界。而這三季都游客滿山,說到底是人的世界?,F(xiàn)在可好,無花,無葉,無紅,無綠,更沒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個清靜的世界。    ③過去來時,路邊是夾道的丁香,厚綠的圓形葉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現(xiàn)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勁枝,挑著些已彈去種子的空殼。過去來時,山坡上是些層層片片的灌木,撲閃著自己霜紅的葉片,如一團團的火苗,在秋風中翻騰;現(xiàn)在遠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幾乎融在一起,很難覓到她的音容。過去來時,林間樹下是厚厚的綠草,茸茸地由山腳鋪到山頂;現(xiàn)在它們或枯萎在石縫間,或被風掃卷著聚纏在樹根下。如果說秋是水落石出,冬則是草木去而山石顯了。在山下一望山頂?shù)墓硪姵?,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歷歷在目??梢韵胍?,當秋氣初收,冬雪欲降之時,這山感到三季的重負將去,便迎著寒風將闊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軟葉;又將山門一閉,推出那些沒完沒了的閑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視大千,靜靜地享受安寧。我現(xiàn)在就正步入這個虛靜世界。蘇軾在夜深人靜時去游承天寺,感覺到寺之明靜如處積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感覺到香山神清氣朗如在真空。    ④與春夏相比,這山上不變的是松柏。一出別墅的后門就有十幾株兩抱之粗的蒼松直通天穹。樹干粗粗壯壯,溜光挺直,直到樹梢盡頭才伸出幾根遒勁的枝,枝上持著束束松針,該怎樣綠還是怎樣綠。樹皮在寒風中成紫紅色,像壯漢羞臉。這時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間卻寂然不動了。我徘徊于樹下又斜倚在石上,看著這紅日綠松,心中澄靜安閑,只覺得胸若虛谷,頭懸明鏡,人山一體。柏樹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巖,森森然,與松呼應。你看他們身下那些形容萎縮的衰草敗枝,你看他們頭上凜冽寒風中的紅日藍天,你看那被山風打掃得干干凈凈卻無人光顧的石板路,你就會明白松柏的驕傲。他們不因風寒而筒袖縮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慚,依然盡情地展現(xiàn)著盎然的綠意,孕育著蓬勃的生機。    ⑤當我登上山頂時回望遠處,煙靄茫茫,亭臺隱隱,腳下山石奔突,松柏連理,無花無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圖。焦墨筆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飾只留本質(zhì)。你看這山,她借著季節(jié)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楓樹的火紅,還有游客的捧場。只留下這長青的松柏來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闃(qù)然無人。我邊走邊想,比較著幾次來香山的收獲。春天來時我看她的嫵媚,夏天來時我看她的豐腴,秋天來時我看她的綽約,冬天來時卻有幸窺見她的骨氣。她在回顧與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過眼繁花,只留下這錚錚硬骨與浩浩正氣??恐@骨正氣,她會爭得來年更好的花,更好的葉,和永遠的香氣。    ⑥香山,這個神清氣朗的冬日。1.仔細閱讀第⑤段,在作者的筆下,冬日香山的性格特點是什么?春夏秋的香山又給人什么樣的美感?冬日香山:                                                                            春夏秋的香山:                                                                     2.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   A.提到香山,人們的印象都是它滿山的紅葉,但這篇散文卻選擇了冬日香山這一角度來寫,說明作者是一個非常喜歡“虛靜世界”不喜歡“游客滿山”的“人的世界”的人。   B.全文以作者冬游香山的游蹤為線索,把一路所見到的夾道的丁香,層層片片的灌木,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路旁的巨石,不變的松柏,山腳旁的翠竹,茫茫的煙靄,隱隱的亭臺慢慢寫來,但以對香山巨石的描寫作為主體。   C.作者提到蘇軾夜深人靜時游承天寺的內(nèi)容,采用的是類比的方法,讓讀者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冬游香山的那份“神清氣朗”的感覺。   D.文章多次提到“清”“靜”,結(jié)尾“香山,這個神清氣朗的冬日”與文中的內(nèi)容呼應,表明文章的中心是表現(xiàn)作者游香山而感受到的“清”“靜”之美。   E.第三段中,作者把過去來時所見的丁香、灌木、綠草和現(xiàn)在所見的丁香、灌木、綠草作對比,從而突出了冬日香山的“草木去而山石顯”的特點,為后文作者的感悟作了很好的鋪襯。 【答案】1.①香山冬日表現(xiàn)出來的錚錚硬骨與浩浩正氣。 ②香山春、夏、秋三季的嫵媚、豐腴、綽約的美感。2.C   E【解析】1.選文第五地然段重點寫了作者眼中冬日的香山,抓作者的議論本分的語句即可得到“錚錚鐵骨和浩浩正氣”這兩個詞語。2.解析:A 作者認為香山四季各有特點,所以文中香山冬日來寫,僅是寫作的主題的需要,與作者心理性格無關。B 以對香山的山石、松柏的描寫為主體,從而表現(xiàn)主旨。D 主旨是冬日香山所給人的感受,即錚錚鐵骨與浩浩正氣。 五、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景物記敘文的閱讀,重點學習了這類文章的寫作順序、結(jié)構(gòu)以及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體會了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六、課后作業(yè)【基礎】                          夜游雁蕩山 暮色濃濃,景物朦朧。這濃,濃得像從天上垂下來的巨大的黑紗;那朦朧,又使人感到神秘。我站在靈峰招待所門口,抬頭看山峰,不禁連連叫絕!剛才陽光還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現(xiàn)在更出奇了。你說暮色濃濃,山峰卻輪廓分明;你說景色分明,卻又朦朦朧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靈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鷹,再看它那鋒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會撲過去啄他;它那劍翅的神態(tài),仿佛丟一塊石頭過去,它就會展翅向你撲來。 我一邊看一邊想,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來自朦朧嗎?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會這樣逼真。我懷著濃厚的興趣,隨著人們走到塔頭嶺看雙筍峰。向西看,山峰像一個梳了發(fā)髻的老婦,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沒有牙齒的干癟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與我訴說家務,講講兒媳婦的賢惠,兒子的孝順,鄰居的和睦;要與我講講現(xiàn)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還想多活幾十年。再向東南方走過去,老婦隱去了,出來一位老頭。這是一位蓄了長須的老頭,他立在高山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來了,云有時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線的變化使老頭的胡須仿佛微微飄動了。 順著山坡下去,老頭歸去了,出來一個老僧,在拱著手拜月。故而當?shù)厝朔Q這“三景”是婆婆峰、老頭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鋪了一層銀,我小心地踏著銀光,唯恐把這月光踏碎,破壞了這朦朦朧朧的美。我去看金雞峰。峰的形狀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頭探腦地窺視對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誰捉迷藏。又走了幾步,只見一只犀牛正伸長脖子在望月亮,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猶未盡,只聽見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覺地跟了過去,見許多人上了車,我看看車頭上的字,都是溫州市、樂清縣幾個單位的。他們特地來夜游雁蕩山的,我本是因為時間緊才不得已夜游雁蕩山,想不到雁蕩山的夜景是這么的迷人。 1.作者夜游雁蕩山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點?                                                                                   2.作者走到塔頭嶺看雙筍峰,為什么山峰一會兒像老婦,一會兒像老頭,一會兒像老僧?                                                                                   3.“月光把山地鋪了一層銀,我小心地踏著銀光,唯恐把這月光踏碎……”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答案】1.暮色濃濃,山峰卻輪廓分明;景色分明,卻又朦朦朧朧。2.因為暮色,看山峰的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因而光線不同下便看到了不同的形象。3.月色朦朧下的景色實在太美,作者唯恐破壞了這自然的美景,珍惜小心的心情。【解析】文章第一自然段就寫夜晚的雁蕩山給作者的感覺,找出相關的詞語即可。緊扣段落中”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會這樣逼真“這句話就可以在知道作者在暮色中看雙筍峰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姿態(tài)。3.“小心”“唯恐”等詞語體現(xiàn)了作者唯恐破壞了著自然美景的心情。【鞏固】                              三 峽 之 秋    時令已經(jīng)是秋天了,三峽的秋色,是從大江兩岸的橘柚樹開始顯現(xiàn)的。這些樹,生長在陡峭的山巖上,葉子也同那青色的巖石一般,堅硬,挺直。越到秋天,它們越顯示綠得發(fā)黑的顏色;而那累累的果實,正在由青變黃,漸漸從葉子中間顯露出來。就在這時候,它們開始散發(fā)出一種清香,使三峽充滿了成熟的秋天的氣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閃耀著,峽風有些涼意,仿佛滿山的橘柚樹上撒了一層潔白的霜,新鮮而明凈;太陽出來了,露水消逝,橘柚樹閃爍著陽光,綠葉金實。三峽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麗。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那激蕩跳躍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于是,整個峽谷波光蕩漾,三峽又充滿了秋天的熱列氣息。  下午,太陽還沒有落,峽谷里早升起一層青色的霧。這使得峽谷里的黃昏來得特別早,而去得特別遲。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黃昏中,兩岸峭壁的倒影,一齊擁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線發(fā)光的天空。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變得有如一條明亮的帶子。  夜,終于來了。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接連地亮起,連同它們在水面映出的紅色光暈,使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爾駛過的駁船,響著氣笛,在江面劃開一條發(fā)光的路;于是漁火和燈光,都像驚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輕輕地搖曳。也許由于 這里山太高,峽谷太深,天空過于狹小,連月亮也上來得很遲很遲。起初,只能感覺到它朦朧的青光,和黃昏連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時候,它忽然出現(xiàn)在山上,就像從山上生長出來,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塊巨大的、磨平發(fā)亮的云母石。這時,月亮和山的陰影,對比得異常明顯——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著,傾向江心,仿佛就要撲跌下來;而月亮,從山頂上,順著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  這一天,正是中秋。  1.三峽的秋天總的特征是                                   。  2.本文按照        順序,描寫了三峽秋天的            、            的景色。  3.本文運用了許多美妙貼切的比喻,請你找出一句并賞析。   句子:                                                                           賞析:                                                                        【答案】1.充滿了成熟的秋天的氣息2.時間   早晨  中午  下午  晚上3.答案略【解析】1.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就在這時候,它們開始散發(fā)出一種清香,使三峽充滿了成熟的秋天的氣息?!本涂芍业酱鸢浮?/span>2.本文的條理很清晰,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寫的,表示時間的詞語也很明確。3.本文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找出一個,結(jié)合比喻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賞析句子。  【拔高】海上生明月    四周都靜寂了。太陽也收斂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熱的空氣中開始有了涼意。微風掠過了萬頃煙波。船像一只大魚在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間,一輪紅黃色大圓鏡似的滿月從海上升了起來。這里并沒有萬丈光芒來護衛(wèi)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寶鏡,而且并沒有奪目的光輝。但是青天的一角卻被染成了杏紅的顏色???天公畫出了一幅何等優(yōu)美的圖畫!它給人們的印象,要超過所有人間句作。    這面大圓鏡愈往上升便愈縮小,紅色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輪皓月。這時上面有無際青天,下面有無涯的碧海,我們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滄海的一粟。不消說,懸掛在天空的月輪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們這些旅客,在這海上卻只是暫時的過客罷了。    與晚風、明月為友,這種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寫的??墒钦嬲軌蚺c晚風、明月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為家的人!我雖不能以海為家,但做了一個海上的過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來見過幾次海上的明月。最難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們吃過午餐后在艙面散步,忽然看見遠遠的一盞紅燈掛在一個石壁上面。這紅燈并不亮。后來這個悶葫蘆終于給打破了。紅燈漸漸大起來,成了一面圓鏡,腰間繞著一根黑帶。它不斷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這是一輪明月,先前被我認為石壁的,乃是層層的黑云。短文細致地描寫了哪幾種情況下海上升月圖 。                                                                                2.作者從        、          對月亮進行了描繪。3.在明月升起的時候,作者的心中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慨?(先找出相應的句子反復誦讀,再概括)                                                                                【答案】1.晴天的時候月升圖和陰天的月升圖。2.顏色   形狀3.“這時上面有無際的青天……過客罷了。”作者感慨自然之偉大,生命之短暫。【解析】            1.梳理文章內(nèi)容可知,作者寫了兩種情況的海上升月圖,一次是晴天,一次是陰天。2.選文的每一次升月圖里都寫到了顏色和形狀,此題的答案就找到了。3.根據(jù)題干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七、課后評價 

相關教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語文閱讀專題——記敘文關鍵句子含義及作用 教案: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語文閱讀專題——記敘文關鍵句子含義及作用 教案,共1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預習,知識講解,例題精析,課堂運用,課程小結(jié),課后作業(yè),課后評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語文閱讀專題——寫人記敘文的閱讀方法 教案: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語文閱讀專題——寫人記敘文的閱讀方法 教案,共1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預習,知識講解,例題精析,課堂小結(jié),課后作業(yè),課后評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升初閱讀專題——說理性文章的閱讀方法(教案)-2021-2022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

這是一份小升初閱讀專題——說理性文章的閱讀方法(教案)-2021-2022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預習,知識講解,例題精析,課堂運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