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填寫答題卡的內容用2B鉛筆填寫
2、提前 xx 分鐘收取答題卡
一、選擇題
1、 某外國朋友想考察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遺址,他應該去 ( )
A.云南元謀 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 D.湖南道縣
2、 生活在距今約70~20萬年,保留著猿的某些體質特征、能夠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國境內遠古居民是 (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 據(jù)報道,安徽發(fā)現(xiàn)的繁昌人距今大約有180萬年。如果這一結論確鑿的話,可以把中國已知最早人類的歷史向前推進 ( )
A.10萬年 B.20萬年
C.100萬年 D.110萬年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這說明北京人 ( )
A.已經會使用火 B.已經開始過定居生活
C.已經有了私有財產 D.已經開始過農耕生活
5、 下列遠古人類,從其進化狀況看,排列正確的是 ( )
A.元謀人——山頂洞人——北京人
B.山頂洞人——北京人——元謀人
C.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
D.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6、 “齊魯大地”常常被當作山東的代稱,這種稱謂源自于
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記載 D.古代地名
7、 西漢初年,漢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其大一統(tǒng)的表現(xiàn)不包括
A.解決王國問題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反擊匈奴 D.開辟絲綢之路
8、 中國的許多成語典故出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如退避三舍、臥薪嘗膽、圍魏救趙等,從這些成語可以反映出這一時期的哪一特點
A.生產力發(fā)展 B.奴隸制的瓦解
C.諸侯爭霸、割據(jù)混戰(zhàn) D.封建制度確立
9、 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這一地區(qū)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許多文明遭到破壞,這一地區(qū)曾孕育哪一文明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象形文字 D.字母文字
10、 關于原始社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始社會是一個沒有貧富差別的幸福社會
B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歷時最長的社會階段
C原始人類過著氏族社會的生活
D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人類面對自然無能為力
11、 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原始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 )
A中國 B埃及 C印度 D伊拉克
12、 下面是對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
A.早上,小毛獨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頭野獸
B.中午回家后,小毛馬上鉆木取火燒烤捕到的野獸
C.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噴噴的小米粥
D.晚上,小毛與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著一堆大火以驅趕野獸
二、判斷題
1、 人類是怎樣產生的?請在正確答案后的□中打“∨”。
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 □
是女媧摶土創(chuàng)造的?!?br>是由類人猿進化的?!?br>2、 現(xiàn)代的猿不可能再進化為人。
3、 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元謀人。
4、 一個旅游團要去考察歐洲最古老的文明,他們應去意大利。
5、 一個旅游團要去考察歐洲最古老的文明,他們應去意大利。
6、 北京人懂得使用人工火。
7、 歷史診斷:
下面是一名同學想像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個明顯的錯誤,請你指出并給予糾正和解釋。
毛毛是個10歲的孩子,說是孩子,其實在北京人當中算是中青年了,因為北京人生活環(huán)境惡劣,人們的壽命都不長。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著獸皮縫制的衣服,手里拿著一把鐮刀。他一個人走到了河邊,河邊有一棵大樹,上面結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許多果子,他又用鐮刀割水稻。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趕,因為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看管火種,要是火熄滅了,他們可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能吃上香噴噴的熟食了。
8、 小明:“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北京人。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我國最早的國家是夏朝?!?br>錯誤
理由
9、 下面的情景是在歷史劇《北京人的一天》中出現(xiàn)的,請找出其中的兩處錯誤并加以說明或改正。
一個北京人拿著一枚骨針在縫制衣服,另一個北京人剛剛捕魚回來,把魚交給同伴去燒烤。這時旁白說:“看,北京人的生活多么溫馨、和諧!”
三、簡答題
1、 二、識圖題
.讀右圖回答
(1)圖中是哪個古人類的頭部復原像。
(2)他是在哪里被發(fā)現(xiàn)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樣制造出來的?使用這種石器的舊時代被稱作什么時代?
2、 亞非大陸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先后出現(xiàn)過古老的人類文明。
(1)任意舉出在世界文明發(fā)展歷史中,有哪三條大河曾經孕育了人類的早期文明?
(2)按照上題所寫出的三條大河的順序,你能依次說出它們各自擁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
果的名稱嗎?
(3)對于“人類早期文明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于大河流域”的這一規(guī)律,你有何認識?
3、 分析、比較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差異。
四、材料分析題
1、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等。……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韓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的環(huán)境下,要想生存只有過什么樣的生活?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的一個什么重大變化?從什么人生活的時代開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2、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等?!?br>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韓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的環(huán)境下,要想生存只有過什么樣的生活?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的一個什么重大變化?從什么人生活的時代開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3、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br>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遺跡十分集中。灰燼堆積很厚,最厚處有6米?!?br>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br>(1)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環(huán)境下,北京人只能過什么樣的生活?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史實有什么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會人民生活的一個什么重大變化?從什么時代開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4、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子等?!?br>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br>——《韓非子》
請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環(huán)境下,北京人只能過什么樣的生活?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的一個什么重大變化?什么時代開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A
2、 B
3、 A
4、 A
5、 D
6、 B
7、 D
8、 C
9、 B
10、 B
11、 A
12、 D。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北京人時期尚無原始農業(yè),過著群居生活,會使用天然火。故A中的“獨自一人”,B中的“鉆木取火”,C中的“小米粥”均與北京人的生活實際不符。
二、判斷題
1、 是由類人猿進化的。
2、 √
3、 正確
【詳解】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距今約 170 萬年的元謀人。故正確。
4、 ×
5、 錯誤:意大利 理由:希臘
6、 錯誤:人工火 改為: 天然火.
7、 (1)“毛毛走出小木屋”改為“毛毛走出山洞”,因為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2)“他穿著獸皮縫制的衣服”錯誤,因為北京人還不懂縫制技術。
(3)“手里拿著一把鐮刀”錯誤,因為北京人只會打制石器。
(4)“他一個人走到了河邊”錯誤,因為北京人過的是群居生活,不會單獨勞動。
(5)“他又用鐮刀割水稻”錯誤,因為北京人生活時期沒有水稻。
8、 錯誤:“北京人”
理由: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遠古人類是元謀人。
9、 錯誤:一枚骨針 說明或改正:骨針是山頂洞人使用的工具
錯誤:捕魚 說明或改正:捕魚是山頂洞人掌握的生活技能
三、簡答題
1、 (1)北京人(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萬年前(3)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舊時器時代
2、 (1)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fā)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長江/黃河
(2)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佛教/阿育王獅子柱頭/佛像、青銅文化
(3)不完全正確。亞非文明幾乎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于大河流域。因為這里水源豐富,土壤肥沃,適宜灌溉,便于農業(yè)生產,最早產生奴隸制文明和國家。但其它地方的文明,如歐洲文明則不是誕生于大河流域。
3、 ①從相貌特征看: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頂洞人已經與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②從制造使用工具來看:北京人使用打制工具,而山頂洞人開始使用磨制工具,懂得鉆孔技術,會制造骨針等骨器,還會制作裝飾品。③從對火的使用看: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④從生活方式看: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而山頂洞人則按血緣關系結合在一起,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
四、材料分析題
1、 16.(1)群居生活。
(2)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已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
2、 (1)群居生活。
(2)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鸬氖褂?,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已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
3、 1答:群居生活2
2答: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燒烤食物、照明、御寒、驅趕野獸?;鸬氖褂茫岣吡巳祟愡m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fā)展和腦的進化。
3答:從使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人工取火) 山頂洞人。
4、 (1)在原始人生活的險惡環(huán)境中野獸出沒無常,僅憑個人的力量和簡陋的工具難以生存。因此,北京人只能過著群居的生活。
(2)證明了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并能用火燒烤食物等。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提高了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fā)展和腦的進化。
(3)人們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時期。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評分
閱卷人
評分
閱卷人
評分
閱卷人
評分
閱卷人
評分
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天津市河西區(qū)2023-2024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docx、天津市河西區(qū)2023-2024七年級上期末歷史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第二部分本部分共3題,共52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8,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