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列活動與眨眼反射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
A. 談虎色變
B. 嬰兒吸吮
C. 老馬識途
D. 望梅止渴
2. 人體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都會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反應,這種反應是通過神經系統(tǒng)完成的,稱為反射。下列哪些反射行為需要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才能形成( )。
①膝跳反射 ②觸景生情 ③嬰兒吮奶 ④談虎色變 ⑤縮手反射
A. ②④
B. ③⑤
C. ①②
D. ③④
3. 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條件反射的是( )。
A. 針刺其手,手會縮回
B. 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
C. 嬰兒初生下來受冷空氣的刺激就哭
D. 談虎色變
4. 確定狗已經建立“鈴聲——唾液分泌”的條件反射,正確的方法是 ( )。
A. 鈴聲響起,再給狗喂食時狗分泌唾液
B. 鈴聲響起時,狗不分泌唾液
C. 給狗喂食時,狗分泌唾液
D. 鈴聲響起時,狗分泌唾液
5. 下列哪一項屬于人類特有的反射活動( )。
A. 吃食物時分泌唾液
B. 嬰兒吮奶
C. 手觸到燙的物體時迅速縮回
D. 聽相聲時哈哈大笑
6. 下列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人體生來就有的簡單反射與復雜反射不同,因為它不通過反射弧就能完成
B. 侏儒癥患者是由于幼年時體內缺乏生長激素造成的,這種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
C. 突然遇到緊急情況時你會感動心臟砰砰亂跳,這是神經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的結果
D.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體形的變化與睪丸或卵巢的發(fā)育有關
7.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當顯微鏡視野很暗時,應當選用大光圈
B. 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在載玻片上先放標本再滴加清水
C. 膝跳反射實驗是探究反射弧結構的方法之一
D. 將位于視野中央的玻片標本向右上方移動,此時視野中的物像移動的方向是左下方
8. 手被火燙后會縮手,完成這一反射的基本結構、反射中樞分別是( )。
A. 脊髓腦
B. 腦脊髓
C. 反射弧 脊髓
D. 反射弧腦
9. 在一個以肌肉為效應器的反射弧中,如果傳出神經遭到損傷,而其他部分正常,當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將表現(xiàn)為( )。
A. 有感覺但肌肉無收縮反應
B. 失去感覺但能運動
C. 既有感覺又能運動
D. 失去感覺同是肌肉無收縮反應
10. 下列流程圖表示連續(xù)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其中不正確的( )。
A. 外界刺激→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B. 外界聲波→外耳道→鼓膜→內耳→聽小骨→聽覺神經→大腦
C. 外界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視網膜→視覺神經→大腦
D. 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收集管→尿液
11. 學習生物學知識時,如果用流程圖將連續(xù)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聯(lián)系起來,便于我們梳理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圖錯誤的是( )。
A. 外界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大腦
B. 外界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內耳→聽覺神經→大腦
C. 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左心房
D. 外界刺激→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12. 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人體的傳出神經受損,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動( )。
A. 不能進行,此人能運動
B. 不能進行,此人有感覺
C. 能進行,此人無感覺
D. 能進行,此人不能運動
二、綜合題
13. 下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箭頭代表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請據圖回答問題。
(1)當叩擊膝蓋下的韌帶時,[1] 感受刺激,產生沖動并沿著[2]傳到脊髄里特定的[3] ,由其產生的神經沖動通過[4] 傳到[5] ,引起大腿上相應肌肉的收縮,使小腿突然彈起。
(2)形成痛覺的神經中樞位于 ,這說明脊髓不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 功能。
(3)“望梅止渴”“談虎色變”等反射是與 有關的反射,這是人類所特有的。
14. 新生兒的嘴唇第一次接觸奶頭,就會有吮吸動作。這是簡單的反射,還是復雜的反射?這有什么意義?
15. 下表是腳被扎后肌肉收縮產生的反射弧的圖解,請回答:
(1)破壞B,刺激A,E是否發(fā)生反應?
(2)破壞C,刺激D,E是否發(fā)生反應?
(3)破壞A,刺激D,E是否發(fā)生反應?
參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 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眨眼反射生來就有的非條件反射.老馬識途.望梅止渴、談虎色變,都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條件反射,嬰兒吮吸是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非條件反射。
2.A。
解析:①膝跳反射、③嬰兒吮奶和⑤縮手反射都是生來就有,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的均屬于非條件反射;而②觸景生情和④談虎色變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而形成的條件反射。
3.D。
解析: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
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談虎色變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其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為條件反射。
4.D。
解析: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使小狗建立“鈴聲--唾液分泌”條件反射的過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搖一次鈴,如此重復多次。過一段時間,只要一搖鈴,即使不喂食物,狗也會分泌大量的唾液,這樣就建立了“鈴聲--唾液分泌”條件反射。
5.B。
解析:反射是人和動物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如吃到肉分泌唾液,看到肉分泌唾液,聽說肉分泌唾液。狗吃肉也會分泌唾液,狗看到肉也會分泌唾液,表明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刺激建立反射(簡單反射和具體刺激復雜反射),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那么人類通過語言中樞建立條件反射,動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狗不會聽說肉香分泌唾液。
A.吃食物時分泌唾液、B新生兒接觸頭,有吮吸動作是生來就有的簡單反射,人與動物都有;
C.手觸到燙的物體時迅速縮回,是由具體刺激引起的條件反射,人與動物共有;
D.聽相聲時哈哈大笑,是在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的參與下形成的人類特有的反射活動。
6.B。
解析:A.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
B.侏儒癥患者是由于幼年時體內缺乏生長激素造成的,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
C.當遇到危險時,會害怕并感到心臟在怦怦亂跳,這是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種反應,是出生后才有的,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條件即反射;感到心臟怦怦亂跳,是在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下,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由此可見:這是神經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的結果;
D.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體形的變化屬于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現(xiàn)的,性激素由睪丸或卵巢分泌的。
7A。
解析:A.當顯微鏡視野很暗時,應當選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B.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在載玻片上先滴加清水再放標本。
C.膝跳反射實驗是探究反射弧結構的實驗。
D.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將位于視野中央的玻片標本向右上方移動,此時視野中的物像移動的方向是左下方。
8.C。
解析:胰反射是指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體內外的各種刺激所作出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叫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組成,縮手反射是生來就有的,是在大腦皮層以下的中樞(脊髓)就能完成的反射。
9.A。
解析: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如傳出神經受損,即使有適宜的刺激人體也不會作出反應,因為效應器接收不到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但是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能通過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神經中樞,在經過脊髓的白質能上行傳到大腦皮層,形成感覺。
10.B。
解析:在聽覺形成過程中,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給內耳,內耳產生神經沖動,由聽覺神經傳給大腦。
11.C。
解析:表示的是體循環(huán)路線,其終點應是右心房。
12.B。
解析:反射是高等動物和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反射是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到損傷,反射活動都不能進行,此人傳出神經受損,所以他不能完成反射活動。但此人的其他結構完好,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能沿傳入神經到達神經中樞而產生感覺。
13.
(1)感受器;神經中樞;傳出神經;
(2)大腦|大腦皮層;傳導;
(3)語言文字或語言;
解析:圖中1為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可以產生神經沖動,并沿著2傳入神經傳導到脊髓里的3神經中樞,然后神經中樞發(fā)出沖動,沿著4傳出神經傳導到5效應器,引起肌肉的收縮,出現(xiàn)“膝跳反射”。人體軀體的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接受的沖動是由脊髓傳導的,說明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還具有傳導功能。“望梅止渴”“談虎色變”都是語言文字發(fā)生反應產生的反射,這是人類特有的反射活動,因為,只有人的大腦皮層中才有語言中樞。
14. 新生兒吮吸奶頭的動作是簡單反射。這個反射是與生俱來的,它的存在可以保證初生的、幾乎不具備任何生存能力的弱小生命獲得營養(yǎng)物質,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反射之一。
15.
(1)否;
(2)是;
(3)是;
解析: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是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傳入神經、脊髓、傳出神經、效應器。保證反射弧的完整性,才能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應。效應器指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肌肉具有收縮的特性,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fā)生收縮。(1)和(4)反射弧的完整性被破壞,效應器對刺激不發(fā)生反應。(2)和(3)雖然破壞了脊髓和感受器,效應器仍然可以接受似出神經傳來的興奮,發(fā)生反應。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同步訓練題,共9頁。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三節(jié) 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隨堂練習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課堂檢測,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簡答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