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I:127
第Ⅰ卷
本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福州傳統(tǒng)工藝制作步驟中,主要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磨牛角梳B.糊油紙傘C.雕壽山石D.釀青紅酒
2.2021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措施,抵消因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相對“零排放”。下列行為不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的是( )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術提高傳統(tǒng)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風能實現(xiàn)清潔發(fā)電
D.研發(fā)新工藝將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化工產(chǎn)品
3.小明家的水稻出現(xiàn)了倒伏現(xiàn)象,應施用的肥料是( )
A.CO(NH2)2B.KClC.Ca(H2PO4)2D.Ca(OH)2
4.稀釋濃硫酸并進行硫酸性質(zhì)實驗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5.中國科學家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湯”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風險,麻黃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麻黃的有效成分是麻黃堿(C10H15N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麻黃與麻黃堿均屬于純凈物
B.一個麻黃堿分子中有25個原子
C.麻黃堿中碳元素、氫元素質(zhì)量比為8:1
D.麻黃堿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6.據(jù)文獻報道:一種特殊的銅納米顆粒具有與金、銀極其相似的反應惰性,可替代黃金做精密電子元器件。下列對該銅納米顆粒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能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
B.在空氣中容易銹蝕
C.能與硫酸亞鐵發(fā)生置換反應
D.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7.下列有關營養(yǎng)與健康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發(fā)霉的大米清洗后煮熟食用
B.為預防甲狀腺腫大,可食用加鋅食鹽
C.糖類、脂肪和維生素都能為人體活動提供能量
D.為使發(fā)面食品松軟可口,制作時可添加適量小蘇打
8.下面摘錄的是小李同學筆記上的部分內(nèi)容,其中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氯化鈉、硫酸、硝酸鈉能在pH=1.5的溶液中共存
B.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廢水
C.用燃著的木條可以鑒別空氣、O2、CO2、H2四種氣體
D.氫氧化鈉溶液可以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氣體
9.分析下面的實驗內(nèi)容和結論,正確的一組是( )
10.利用數(shù)字化實驗可以形象地比較不同顆粒大小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傾斜錐形瓶使試管內(nèi)的稀鹽酸流入瓶中與固體發(fā)生反應(見圖1),瓶內(nèi)氣壓的變化如圖2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第10題)
A.曲線①表示塊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
B.b點表示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已停止
C.等質(zhì)量碳酸鈣參加反應時,粉末狀碳酸鈣產(chǎn)生的CO2的質(zhì)量多
D.對比分析點c、d可知,達到相同的氣壓時,①用時短,所以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速率更大
第Ⅱ卷
本卷共8題,共70分。
11.(6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1)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蠶絲等屬于______(填“有機”或“無機”)化合物。
(2)蜂蜜是家庭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營養(yǎng)品。喝蜂蜜水可補充大運動量所消耗的能量,蜂蜜提供的營養(yǎng)素是______。
(3)用石灰漿粉刷過的墻壁,一段時間后,變得既白又堅固,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電動汽車使用的鋰—空氣電池具有質(zhì)能比高等優(yōu)點。該電池以金屬鋰(Li)和多孔碳材料為電極材料,以高氯酸鋰(LiClO4)與二甲亞砜[(CH3)2SO]形成的溶液為電解液。工作時,通過2Li+O2Li2O2反應源源不斷地提供汽車工作所需的電能?;卮鹣铝袉栴}:
①鋰—空氣電池工作時,能量轉(zhuǎn)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甲亞砜[(CH3)2SO]是一種吸濕性(即吸收空氣中水蒸氣)很強的液體,溫度較高時會分解。實驗室保存二甲亞砜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12.(8分)社會發(fā)展離不開通訊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1)化學家制造出純碳環(huán)(如圖a)極大地推動了分子晶體管的發(fā)展??茖W家操作“氧—碳”分子(C24O6),逐步除去其多余的含氧部分(如圖b),得到環(huán)碳分子。
(第12題圖1)
①一個環(huán)碳分子是由______個碳原子構成的環(huán)。
②制備該環(huán)碳的各步驟中,每次去除的物質(zhì)X為______(填化學式)。
(2)我國商用5G已經(jīng)開始啟用。5G通信芯片用氮化鎵材料制成,如圖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鎵(Ga)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第12題圖2)
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______;x=______,氮化鎵的化學式是______。
(3)科學家發(fā)現(xiàn),可以將樹木纖維素轉(zhuǎn)變成超級儲能裝置。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轉(zhuǎn)化過程中,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沒有發(fā)生變化。寫出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題圖3)
13.(8分)“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深入認識水的凈化和水溶液。
(1)1745年左右納瓦雷特的《中國帝國游記》記錄黃河沿岸百姓掌握用明礬使黃河水變澄清的技術。其中明礬的作用是______。
(2)離子交換法凈水過程如圖1所示。
①此過程中能將硬水轉(zhuǎn)化為軟水的是______(填“陽離子”或“陰離子”)交換樹脂。
②離子交換法凈水得到的水屬于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③已知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相等。某水樣經(jīng)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陽離子總數(shù)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第13題)
(3)下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①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______g。
②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轉(zhuǎn)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______。
③分析上表可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物質(zhì)是______。
④50℃時,將160.0 g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恒溫蒸發(fā),溶液的質(zhì)量隨蒸發(fā)水的質(zhì)量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則a點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為______g。
14.(8分)如圖,利用W形管完成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已知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反應是分步進行的:3Fe2O3+COeq \(=====,\s\up7(400~500 ℃))2Fe3O4+CO2;Fe3O4+COeq \(=====,\s\up7(500~600 ℃))3FeO+CO2;FeO+COeq \(=====,\s\up7(600 ℃以上)) Fe+CO2 。
(第14題)
(1)A處為CO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寫出甲酸(HCOOH)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脫水制取CO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B處酒精燈火焰外圍加裝防風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為得到純鐵,當紅棕色粉末全部變黑時,不能立刻停止加熱,應再加熱一段時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熄滅酒精燈后,立即用磁鐵將產(chǎn)生的黑色粉末吸引并轉(zhuǎn)移到W形管A處凹槽中,與剩余酸液反應。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有Fe生成。
15.(8分)(1)鹽酸、氫氧化鈉、碳酸鈉三種溶液來到化學迷宮,如果選擇的關卡中有與它們能反應的物質(zhì),它們就不能順利脫險。
資料:Na2CO3+H2O+CO22NaHCO3
(第15題)
鹽酸溶液選擇由關卡③_________⑥(填標號,下同)通過能夠順利脫險;它能與關卡中物質(zhì)_________發(fā)生置換反應。
(2)氫氧化鈉溶液選擇由關卡①④⑥_______通過(填“能"或“不能”)順利脫險。
(3)碳酸鈉溶液來到迷宮,選擇由關卡_________(填一種組合)通過能夠順利脫險;碳酸鈉與迷宮中某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時生成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分) 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第16題)
(1)實驗室用A裝置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選用E裝置收集氧氣,判斷收集滿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B裝置制備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裝置長頸漏斗下端管口必須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裝置代替B,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用F裝置可以測量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測量結果______(填“有”或“無”)明顯影響,證明制得氣體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一種洗氣裝置如圖所示,濃硫酸會吸收水分,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端導管口通入。
17.(14分)研究小組設計下列實驗方案探究CO2與NaOH溶液是否發(fā)生反應。
方案一:
【查閱資料】
①乙醇不與NaOH、Na2CO3、CO2反應;
②25 ℃時,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實驗裝置】
如圖1。
(第17題圖1)
【實驗步驟】
ⅰ.打開K1,關閉K2,從導管口a通入CO2氣體,直至觀察到飽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產(chǎn)生大量沉淀,停止通CO2;
ⅱ.從導管口a通入足量氮氣;
ⅲ.關閉K1,打開K2,向裝置甲的試管中滴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裝置乙的現(xiàn)象。
(1)步驟ⅰ產(chǎn)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ⅲ裝置乙中產(chǎn)生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實驗裝置】
如圖2(三頸瓶內(nèi)裝滿CO2氣體;裝藥品后的注射器B的活塞用夾子固定)。
(第17題圖2)
【實驗步驟】
按以下步驟完成實驗,通過相對壓強傳感器測量三頸瓶內(nèi)壓強的變化。整個實驗過程的相對壓強隨時間變化如圖3。
ⅰ.將注射器A內(nèi)的NaOH溶液注入三頸瓶中,測量壓強直至不再改變;
ⅱ.取下夾子,將注射器B內(nèi)的鹽酸注入三頸瓶中,測量壓強直至不再改變;
ⅲ.將兩個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都用夾子固定,測量壓強直至不再改變。
(第17題圖3)
(4)檢查圖2裝置氣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縮短①→④中反應的時間,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6)寫出導致⑤→⑥壓強變化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步驟 ⅲ 結束后瓶內(nèi)壓強比注入NaOH溶液前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請結合圖3信息,說明NaOH與CO2發(fā)生了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 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飲用水中ClO2剩余量應小于0.2 mg/L。取1 L經(jīng)ClO2消毒后的飲用水,與足量KI充分反應(反應原理為2ClO2+2KI===2KClO2+I2↓),測得生成I2的質(zhì)量為0.508 mg。通過計算判斷該飲用水中ClO2的含量是否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答案
第Ⅰ卷
1.D 2.A 3.B 4.D 5.C 6.D 7.D 8.D 9.D
10.D 點撥: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瓶內(nèi)氣體增多,壓強變大。對比分析點a、b可知,曲線①單位時間內(nèi)氣壓增大,說明單位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氣體多,反應速率快,所以曲線①表示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曲線②表示塊狀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故A選項錯誤;b點之后,氣壓繼續(xù)增大,b點不能表示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已停止,故B選項錯誤;接觸面積的大小影響反應速率的快慢,不影響生成物的多少,等質(zhì)量不同顆粒大小的碳酸鈣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CO2質(zhì)量相等,另外從圖像也可以看出,最終兩圖像的高度相同,說明反應后產(chǎn)生的氣體質(zhì)量相同,故C選項錯誤;對比分析點c、d可知,達到相同的氣壓時,c所需要的時間短,說明單位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氣體多,反應速率快,所以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更快,故D選項正確;故選D。
第Ⅱ卷
11.(1) 有機 (2)糖類(3) CO2+Ca(OH)2 CaCO3+H2O (4)①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②放在干燥低溫處保存
12.(1)①18 ②CO (2)14.01;18;GaN
(3)原子; 3C+4NH3 2N2+3CH4
13.(1)吸附水中懸浮顆粒物,使其沉降
(2)①陽離子 ②混合物 ③增加
(3)①31.6 ② 蒸發(fā)溶劑(合理即可)③硝酸鉀(或KNO3)④37
點撥:(1)明礬溶于水能形成膠狀物質(zhì),作用是吸附水中懸浮顆粒物,使其沉降。
(2)①硬水是含較多可溶性鈣、鎂礦物質(zhì)的水。由圖1可知,此過程中能將硬水轉(zhuǎn)化為軟水的是陽離子交換樹脂,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可以除去鈣、鎂離子。
②由圖1可知,離子交換法凈水得到的水除去了陰陽離子,但仍可能含有可溶性的分子,故屬于混合物。
③已知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相等。某水樣經(jīng)陽離子交換樹脂后,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不變,但是部分陽離子由帶2個單位正電荷變?yōu)閹?個單位正電荷,故水中陽離子總數(shù)增加。
(3)①由表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
②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鐘溶液轉(zhuǎn)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蒸發(fā)溶劑、降溫、加入硝酸鉀。
③分析表可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物質(zhì)是硝酸鉀。
④50℃時,氧化鈉的溶解度為37.0g;將160.0g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氛化鈉溶液恒溫蒸發(fā),a點出現(xiàn)轉(zhuǎn)折點,則此時為恰好飽和溶液,故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為
137g×37.0g100g+37.0g×100%=37.0g。
14.(1)HCOOHeq \(=====,\s\up7(濃硫酸),\s\d5(80 ℃))CO↑+H2O
(2)集中火焰,提供高溫
(3)防止溫度不夠?qū)е潞谏勰┲谢煊兴难趸F或氧化亞鐵
(4)產(chǎn)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色
點撥:(1)甲酸在濃硫酸的催化下受熱分解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OOHeq \(=====,\s\up7(濃硫酸),\s\d5(80℃))CO↑+H2O。
(2)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的條件是高溫,實驗中,B處酒精燈火焰外圍加裝防風罩的原因是集中火焰,提高溫度。
(3)根據(jù)題中信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溫度不同,產(chǎn)物不同。為得到純鐵,當紅棕色粉末全部變黑時,不能立刻停止加熱,應再加熱一段時間,防止溫度不夠?qū)е潞谏勰┲杏兴难趸F或氧化亞鐵生成。
(4)熄滅酒精燈后,立即用磁鐵將產(chǎn)生的黑色粉末吸引并轉(zhuǎn)移到W形管A處凹槽中,與剩余酸液反立,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當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證明有鐵生成。
15.(1)④;②
(2)不能
(3)①⑤⑦(或②⑤⑦);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點撥:(1)鹽酸溶液不能和CO2、H2SO4、Ba(NO3)2反應,能夠順利脫險,鹽酸能和鐵發(fā)生反應生成氧化亞鐵和氫氣,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氫氧化鈉溶液能和H2SO4,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不能和CuO、硝酸鋇發(fā)生反應,不能由①④⑥通過順利脫險。
(3)碳酸鈉溶液和CuO、鐵不反應;碳酸鈉和氫氧化鉀不反應;碳酸鈉和NaCl不反應,故選擇由關卡①⑤⑦(或②⑤⑦)通過能夠順利脫險;碳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6.(1)2KMnO4K2MnO4+MnO2+O2↑ ;集氣瓶口外有大氣泡冒出
(2)CaCO3+2HClCaCl2+H2O+CO2↑ ;防止產(chǎn)生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可以控制反應速率;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與水反應;無;
CO2+Ca(OH)2CaCO3↓+H2O
(3)a
17. (1)CO2與NaOH反應生成的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
(2)排盡裝置內(nèi)的CO2
(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向下推其中一個注射器的活塞,若另一個注射器活塞會向外移動,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5)振蕩
(6)Na2CO3+2HCl===2NaCl+CO2↑+H2O
(7)溶液中的水溶解了部分CO2
(8)①→④的壓強減小量明顯大于①→⑦的壓強減小量
點撥:(1)步驟i產(chǎn)生沉淀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生成的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
(2)步驟ii的目的是排盡裝置內(nèi)CO2氣體。
(3)步驟iii裝置乙中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現(xiàn)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檢查圖2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向下推其中一個注射器活塞,另一注射器活塞會向外移動,說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5)為縮短①→④中反應的時間,振蕩可以讓物質(zhì)充分接觸,加快反應,故可采取的操作是振蕩。
(6)寫出導致⑤→⑥壓強變化的主要反應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CO2↑+H2O。
(7)步驟iii結束后瓶內(nèi)壓強比注入NaOH溶液前小,其原因是溶液中的水溶解了部分CO2。
(8)NaOH與CO2發(fā)生了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消耗了二氧化碳,①→④的壓強減小量明顯大于①→⑦的壓強減小量。
18.解:設1 L該飲用水中ClO2的剩余量為x。
2ClO2+2KI===2KClO2+I2↓
135 254
x 0.508 mg
eq \f(135,254)=eq \f(x,0.508 mg)
x=0.27 mg
該飲用水中ClO2的剩余量為0.27 mg/L>0.2 mg/L,所以不符合。
答:該飲用水中ClO2的含量不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
選項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結論
A
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木條復燃
氧氣有可燃性
B
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變紅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
二者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
D
將氯化鈣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物質(zhì)
NaOH
Na2CO3
溶解度/g
17.3
<0.01

相關試卷

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擬化學試卷(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擬化學試卷(word版含答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錯誤的是,下列實驗設計不可行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二)(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一)(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一)(word版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據(jù)《本草綱目》記載,2 g氫氣,8 g硫酸消耗鐵的質(zhì)量為,6 g 9,5 g 9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擬化學試卷(四)(word版含答案)

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擬化學試卷(四)(word版含答案)

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五)(word版含答案)

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五)(word版含答案)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學模擬卷四(word版含答案)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學模擬卷四(word版含答案)

2021年福建省中考化學模擬試題(一)(word版,含答案)

2021年福建省中考化學模擬試題(一)(word版,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