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亞地區(qū)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A.巴基斯坦 B.印度 C.尼泊爾 D.孟加拉國
2.日本發(fā)展工業(yè)嚴重缺乏( )
A.勞動力 B.資金 C.土地 D.原材料和能源資源
3.一艘位于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港的貨輪正在裝船外運,裝船的貨物可能是( )
A.錫、天然橡膠、油棕 B.錫、稻谷、石油
C.錫、椰子、石油 D.天然橡膠、油棕、稻谷
4.一艘從中東開往我國運送石油的船,需要經過的海峽是( )
A.直布羅陀海峽 B.白令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莫桑比克海峽
5.關于印度經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工業(yè)大國 B.世界農業(yè)大國
C.農業(yè)現代化程度高 D.農產品以出口為主
6.日本著名的大漁場是( )
A.北海漁場 B.北海道漁場 C.紐芬蘭漁場 D.秘魯漁場
7.有關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最大的島嶼是九州島
B.北海道在四大島中緯度最低
C.本州島和九州島之間是日本海
D.本州島和四國島之間是瀨戶內海
8.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兩個大陸板塊碰撞的結果
B.暴雨很多
C.板塊張裂的結果
D.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很不穩(wěn)定
9.日本最大貿易對象是( )
A.中國 B.西歐 C.非洲 D.美國
10.東南亞地區(qū)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 D.紅河
11.日本工業(yè)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帶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日本暖流影響,氣候溫暖濕潤
B.接近太平洋大漁場,水產豐富
C.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影響小
D.有優(yōu)良的港灣和接近消費市場
12.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居發(fā)展中國家第三位,卻又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原因是( )
A.交通不便,出口產品少 B.貧富不均,貧窮人口多
C.人口增長快,抵消了經濟的增長 D.農產品以出口為主
13.歐洲第一長河流量豐富,水流平穩(wěn),航運價值很高,這條河是( )
A.多瑙河 B.萊茵河 C.伏爾加河 D.塞納河
14.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但歷來被公認為歐洲國家,下列理由中不正確的是( )
A.歐洲部分的面積大于亞洲部分
B.歐洲部分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3/4
C.歐洲部分在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區(qū)
D.首都莫斯科位于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央
15.俄羅斯大部分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 )
A.溫帶季風氣候 B.寒帶氣候 C.高原山地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16.俄羅斯位于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港口是( )
A.符拉迪沃斯托克 B.蘇維埃港 C.圣彼德堡 D.摩爾曼斯科
17.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A.印度河平原 B.喜馬拉雅山南坡
C.德干高原 D.恒河平原、南部沿海平原
18.給南亞帶來豐富降水的季風是( )
A.西北季風 B.西南季風 C.東南季風 D.東北季風
19.東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A.馬來西亞 B.泰國 C.印度尼兩亞 D.緬甸
20.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類型大多屬于( )
A.地形雨 B.鋒面雨 C.臺風雨 D.對流雨
21.日本工業(yè)原料中的石油主要來自( )
A.西歐 B.印度 C.西亞 D.美國
22.下列東南亞的國家中,屬于內陸國的是( )
A.泰國 B.柬埔寨 C.老撾 D.緬甸
23.與印度隔海相望的國家是( )
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國 C.斯里蘭卡 D.尼泊爾
24.俄羅斯的地形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以高原山地為主。東部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的分界線是( )
A.烏拉爾山 B.鄂畢河 C.葉尼塞河 D.勒拿河
25.下列河流中,不注入北冰洋的是( )A.鄂畢河 B.伏爾加河 C.葉尼塞河 D.勒拿河
二、讀圖填空。
1.(11分)讀“日本工業(yè)分布圖”,回答問題。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A______B______
城市:F______H______
(2)數字代表的島嶼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
(3)從圖上看,日本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沿岸。
請你把原因填入下面的框圖中。
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
c.港口條件優(yōu)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產品主要出口
2.(13分)讀下圖回答問題。
(5)解釋馬六甲海峽位于十字路口處。3.(6分)請你運用學習日本、印度和俄羅斯的方法,認真仔細讀“埃及圖”,分析埃及的地理位置特點或者自然經濟特點(至少兩點)。

4.(7分)讀右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將下列農作物與分布地區(qū)連接起來
A.水稻 ①東北部
B.小麥 ②恒河三角洲
C.棉花 ③德干高原西北部
D.茶 ④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qū)
E.黃麻 ⑤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區(qū)

(2)水稻、小麥的分布地區(qū)與當地自然條件有什么關系?
5.根據以下材料,聯系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7分)
材料一:2000年8月13口,俄羅斯海軍的中堅艦艇──“庫爾斯克”號多功能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失事沉沒,全世界為之震驚。一年后的9月,俄羅斯開始了“庫爾斯克”號潛艇的打撈丁作。
材料二:亞歐分界的趣聞
第一個以烏拉爾山脈來劃分歐洲和亞洲的人是俄國彼得大帝時期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瓦里·塔季謝夫。烏拉爾山脈北起喀拉海,南至哈薩克斯坦草原,海拔2000左右,是亞歐大陸上縱貫2000多千米的一道天然界標。塔季謝夫對烏拉爾山脈進行了長期的考察,發(fā)現烏拉爾山脈東西兩個地區(qū)的動植物有許多顯著區(qū)別??疾彀l(fā)現,發(fā)源于烏拉爾山脈的河流往兩個方向:一面流向西方,注入伯朝拉河和卡馬河,另一面流向東方,注入鄂畢河,而且向西面和東面的河流流域的植物群和動物群有著極其明顯的區(qū)別,在西面河流里的魚,身體呈紅色,如娃魚、苘魚。在東面河流中,雖然他們的外表同西面河流中的一樣,如折樂魚、聶利瑪魚,但魚體是白色的,而且味道也不同。根據烏拉爾山脈的位置特點以及東西兩部分地區(qū)的各種不同特點,塔季謝夫提出,將烏拉爾山脈作為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足比較合適的。他的這個看法最終被公認。
(1)巴倫支海是下列哪個洋的邊緣海(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2)“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的巴倫支海沿岸有世界上緯度最高的不凍港是( )
A.圣彼得堡 B.海參崴 C.莫斯科 D.摩爾曼斯克
(3)此港終年不凍的主要原因是受( )
A.臺灣暖流影響 B.北大西洋暖流影響
C.北赤道暖流影響 D.北太平洋暖流影響
(4)“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動力來源是( )
A.重核裂變釋放的能量 B.輕核聚變釋放的能量
C.利用海洋能產生的能量 D.燃燒常規(guī)能源釋放的能量

(5)俄羅斯東隔 與美國的州相望。俄羅斯有14個陸上鄰國,其中 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 是面積最大的鄰國。

(6)俄羅斯的地形以 為界,以東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以西的地形以 平原為主。西部的平原主要是 和 ,它們以 為界。

(7)“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海域沿岸在氣候上屬于(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極地氣候

6.根據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
滄海桑田──西之新島的誕生
在日本伊豆諸島之南,小笠原群島以西的海域中,有一座小島,名叫西之島。這座小島以前的面積并沒有這么大。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1973年4月的一天,這里的海底火山大爆發(fā),海面上騰起了煙柱和水柱,海水大面積變色。兩個月后,變色海域露出了1米多高的巖礁,可在幾天以后,巖礁又消失了。同年9月,海底火山再次爆發(fā)。不久,火山口露出水面,在海面上形成了100多米長的小島,因為這座小島在西之島附近,所以人們把它命名為西之新島。新島誕生之后,一直在移動。4個月后,這座新島和原有的西之群島連在一起,成為今天地圖上的西之島(或新島)。
(1)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鹕絿姲l(fā)留給人們的是恐懼,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火山噴發(fā)對人們生活和生產所產生的影響?
(2)西之新島的誕生,說明了地形是不斷變化的嗎?你還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嗎?
(3)西之新島的誕生,主要是由地球內部力量還是外部力量引起的?它們各自還有哪些表現形式?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10:B D A C B B D D D A 11-20:D C B A D D D B C D 21-25:C C C C B
二、1.(1)日本海 太平洋 名古屋 東京(2)北海道島 本州島(3)太平洋 瀨戶內海

2.(1)馬來群島 南北 山河相間 縱列分布(2)緬甸 老撾 泰國 柬埔寨 蘇門答臘 馬來 菲律賓(3)印度尼西亞 亞歐 印度洋(4)馬來西亞 吉隆坡 棕油(5)東南亞連接亞洲和大洋洲,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各國人民交往的要道。近代,東南亞進一步成為世界海運和航空運輸的樞紐之一。
3.地處亞非的非洲國家;北臨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穿過南部;熱帶沙漠廣布;尼羅河縱貫全境;盛產棉花等
4.A-④ B-⑤ C-③ D-① E-②
水稻需要較多的水,它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恒河平原,小麥對水的需求較少一些,分布在年降水量約500~1000毫米的高原上。
5.(1)B (2)D (3)B (4)A (5)白令海峽 阿拉斯加 哈薩克斯坦 中國 (6)葉尼塞河 東歐平原 西西伯利亞 烏拉爾山 (7)D
6.(1)火山、地震會造成房屋、道路等設施的損毀,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鹕絿姲l(fā)出的火山灰會形成肥沃的土壤,在非火山活動期可被人類利用?;鹕交顒舆€可能形成礦石。
(2)是。如喜馬拉雅山以前是一片汪洋。
(3)內部力量。內部力量可表現為地殼運動、火山、地震。外部力量表現為流水、風、海浪等作用

相關試卷

(7)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2023年中考地理真題專項匯編:

這是一份(7)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2023年中考地理真題專項匯編,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023年山東濟南】日本,【2023年山東臨沂】巴厘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7)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2023年中考地理真題專項匯編:

這是一份(7)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2023年中考地理真題專項匯編,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023年山東濟南】日本,【2023年山東臨沂】巴厘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課后測評,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關于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關于日本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日本經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是,有關中南半島的敘述,正確的是,東南亞與我國陸界相鄰的國家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關于印度的敘述,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達標檢測題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達標檢測題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堂檢測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堂檢測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課后復習題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課后復習題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檢測題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檢測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 (新課標)

年級: 七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