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學期初二物理《物質的物理屬性3》復習卷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1.甲、乙、丙三個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用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別表示甲、乙、丙三種物體及水的密度,根據圖線可知( ?。?br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C.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D.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2.在太空中運行的宇宙飛船座艙內,用天平測量某物體的質量,其結果應是( ?。?br />
A.測出的質量數和在地球上測出的質量數一樣大
B.測出的質量數比在地球上測出的質量數大
C.測出的質量數比在地球上測出的質量數小
D.測不出物體的質量
3.過節(jié)時,用打氣筒將一個氣球吹起來后,氣球內空氣的密度與氣球外空氣密度的關系是( ?。?br />
A.氣球內空氣密度要大 B.氣球外空氣密度要大
C.密度一樣大 D.無法判斷
4.某同學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之前,將游碼錯誤地放在0.1g的地方就將橫梁調平衡了,這樣測某個物體的質量時,右盤放了45g的砝碼天平再次平衡,該物體的實際質量為( ?。?br />
A.44.9g B.45.0g C.45.1g D.無法測量
5.下列都屬于表示物質的物理屬性的一組是( ?。?br />
A.時間、長度、硬度 B.長度、質量、密度
C.質量、密度、硬度 D.硬度、顏色、氣味
6.某些物理規(guī)律可以通過圖象來描述,對于如圖所示的圖象,如果選取適當的坐標,則這種圖象能夠用來描述的規(guī)律是( )
A.同種物質,質量跟體積的關系
B.電壓不變時,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C.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D.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與時間的關系
7.在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下列情況會造成測量結果偏小的是( ?。?br />
A.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左邊就停止調節(jié)螺母
B.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忘了把游碼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C.使用磨損的砝碼
D.讀數時,實驗者頭部偏向游碼右邊,會造成視線與游碼左側的標尺不垂直
8.有甲乙丙丁四個物體,它們的質量相同,其密度的比ρ甲:ρ乙:ρ丙:ρ丁=2:1:3:5,則其體積最小的物體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托盤天平調節(jié)好以后,在稱量時發(fā)現指針偏在標尺中央的左邊,這時應( ?。?br />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向天平右盤中增加砝碼或將游碼向右移動
D.將天平右盤中砝碼減少
10.一個容器能裝1kg煤油(ρ煤油=0.8×103kg/m3),用來裝水,最多能裝( )
A.0.8kg B.1kg C.1.2kg D.1.25kg
11.某同學使用未調節(jié)好橫梁平衡的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后經檢查發(fā)現,他的測量結果都比物體的真實值小,造成錯誤的可能因素是在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 )
A.未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而橫梁平衡
B.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左
C.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左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左
D.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右
12.一個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圓柱形容器,內裝密度為ρ的液體.將木塊B放入該液體中,靜止后木塊B露出液面的體積與其總體積之比為7:12,把金屬塊A放在木塊B上面,木塊B剛好沒入液體中(如圖 所示).若已知金屬塊A的體積與木塊B的體積之比為9:24,則金屬塊A的密度為( ?。?br />
A.ρ B.ρ C.ρ D.ρ
二.填空題(共10小題)
13.銅的密度為8.9×103 ,一塊長、寬高分別為25cm、10cm和4cm的銅塊的質量為 kg.
14.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fā)射.當嫦娥一號達到月球后,它的質量 ,密度 ?。ň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5.移動天平標尺上的游碼作用是相當于向天平 盤里加 ?。?br />
16.兩個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球,甲球是1000克,乙球是200克,它們的質量之比是 ,它們的體積之比是 ,密度之比是 ?。?br />
17.民諺俗語中蘊含著許多物理知識.例如“火場之旁,必有風生”,請解釋該現象產生的原因: ?。?br />
18.李明同學測量一塊礦石的密度.
(1)他用天平測這塊礦石的質量時,天平的橫梁處于如圖1所示的狀態(tài),要使天平的橫梁恢復平衡,應采取的方法是 ?。?br />
(2)他用天平測得礦石的質量為60.3g,用量筒測得礦石的體積為 mL(如圖2),由此得出礦石的密度為 g/cm3.
19.“祥云”火炬的質量是985g,長72cm,主色調是紅色,采用丙烷作燃料.它是用輕薄鋁合金和中空塑件等可回收材料制作的.它的設計體現了科學、藝術與環(huán)保的融合.請你就上述設計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并作簡要解答.
示例:
問題:火炬為什么看起來是紅色的?
解答:火炬外表面涂層反射紅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所以看起來是紅色的.
問題: ???
解答: ?。?br />
20.我國名酒五糧液素有“三杯下肚渾身爽,一滴沾唇滿口香“的贊譽,曾經獲得世博會兩屆金獎.有一種精品五糧液,它的包裝盒上標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則它裝滿酒的質量為 kg;如果用此瓶裝滿水,則總質量比裝滿酒時多 g.
21.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固態(tài)物質做實驗,且甲、乙都是長方體形狀.實驗時,他們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別測出它們的體積和質量,記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質(固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1
9
10
2
18
20
3
27
30
表二 乙物質(固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
表三 甲物質(液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7
10
10
8
20
20
9
30
30
表四 乙物質(液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10
8
10
11
16
20
12
24
3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br />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是不相同的.
(3)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是:
(a)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br />
(b)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br />
(4)為了進一步研究,他們又通過加熱方式使甲、乙物質都變?yōu)橐簯B(tài),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它們的體積和質量,記錄數據如表三、表四所示.
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數據及實驗現象,可初步得出: .
22.如圖所示的臺秤是稱量物體質量的工具.使用前,應先將臺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碼置于零刻度,先調節(jié) 使秤桿水平平衡,圖示中被稱量物體的質量是 kg.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
23.課外活動時,物理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定一塊礦石的密度,請你根據圖景填寫下表,跟同學們一起完成實驗.(g=10N/kg)
甲圖中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值
m1/g
乙圖中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值m2/g
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
F/N
礦石的體積
V/cm3
礦石的質量
m3/g
礦石的密度
ρ/(g×cm﹣3)
80
24.問題解決:
小明想測量一實心金屬塊的密度,找來了天平(無砝碼),兩個完全相同的平底直玻璃杯(杯口足夠大,杯子厚度忽略不計),一把刻度尺,水桶、水.請利用上述器材測量出金屬塊的密度,實驗裝置可在方框內畫圖說明.
(1)實驗步驟:
(2)推導出實心金屬塊密度表達式:
25.小明家在裝修房子,他想知道大理石密度的大小,就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對一小塊大理石進行測量.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發(fā)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小明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
(2)把小石塊放在天平的左盤,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 g
(3)用細線拴好小石塊,把它浸沒到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達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體積為 cm3,由此可算出大理石的密度為 g/cm3
(4)大理石放在水中時會吸水,由此判斷,用小明的測量方法測得的密度值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一樣大”)
26.小明和小剛在物理興趣小組活動時發(fā)現:泥沙的密度比水大.因此他們猜想:
若江水中含沙量越高,則江水的密度可能越大.他們決定用清水和食鹽配制鹽水,測量鹽水密度來模擬分析這一問題.
(1)實驗探究的思路應是 ,分別測出它們的密度,看它們之間的變化關系.
(2)測量前,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發(fā)現天平的指針向右偏了,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應將橫梁左端的平衡螺母適當向 調,若測量時,發(fā)現指針略向左偏,要使天平平衡,可行的操作是:
(3)為測鹽水的密度,有兩套方案:小明同學的方案是:先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然后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再把量筒中的鹽水倒入空燒杯中,測出它們的總質量.
小剛同學的方案是:先在燒杯里放一些鹽水,用天平測出它們的總質量,然后再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再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請你對以上兩種實驗方案進行評估,并確認哪一種方案更可取一些: ?。ㄌ钚∶骰蛐偅驗榱硪粋€同學測得 偏小,造成計算出鹽水的密度 ?。ㄆ』蚱螅?br />
(4)他們經過多次的實驗測量,得到了鹽水密度與鹽的百分含量之間存在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
鹽的百分含量%
4
6
8
10
15
20
鹽水密度/(g/cm3)
1.05
1.08
1.10
1.12
1.15
1.17
分析圖表數據,可知他們的猜想是 ?。ㄕ_/錯誤)的.
(5)請利用表中數據,在坐標圖中用平滑曲線繪出鹽水的密度與鹽的百分含量之間的曲線.
(6)小明在實驗中,測得了某鹽水的密度為1.16×103kg/m3,則這種鹽水的鹽含量約 %.
(7)印度洋海水比北大西洋海水密度小,可知北大洋海水含鹽量較 ?。ǜ?低).
四.計算題(共2小題)
27.某同學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測一塊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裝滿水后稱得總質量是200g,放入石子后,將水溢出一部分以后稱得總質量是215g,把石子從杯中取出,稱得水和杯子的質量為190g,求石子的密度.
28.小瘦子學習了密度和力相關知識后覺得,測量物體的密度可以有多種方法,于是他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測一塊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裝滿水后稱得總質量是300g,杯中放入石子溢出一部分水以后稱得總質量是315g,把石子從杯中取出,稱得水和杯子的質量為290g.(g=10N/kg,ρ水=1×103kg/m3)求:
(1)石子的重力多少?
(2)石子的體積是多少?
(3)石子的密度是多少?
五.解答題(共2小題)
29.奧運會火炬“祥云”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請根據所示圖回答:
(1)紅色是火炬的主色調,從光學角度看,火炬的主要部分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 ?。?br />
(2)火炬“重985克”,用規(guī)范的物理語言表述應該是 ?。鹁骈L72cm,合 m
(3)火炬手手持火炬靜止時,應對火炬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約為多大?(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常溫下丙烷為氣態(tài),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 ?。ㄟx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丙烷燃燒時, 能轉化為內能.
(5)火炬外殼使用到金屬材料鋁,這主要是因為( ?。?br />
A.鋁的導熱性差 B.鋁的磁性強 C.鋁的導電性好 D.鋁的密度小
(6)“人文奧運”、“綠色奧運”是北京奧運會提出的重要理念,“祥云”火炬的設計在很多方面體現出這些理念,凸現了“對人的關懷”和“對環(huán)保的重視”.請根據圖提供的信息,從物理學的角度簡要說明“祥云”火炬的設計是如何體現這些理念的.(只要求回答其中一點).
30.學習了“物體的質量及其測量”一章后,小明產生了這樣的一個疑問:物體的質量與其形狀是否有關呢?為此,小明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他選用一塊橡皮泥作為研究的物體,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用天平分別稱出其質量,并記錄數據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狀
長方體
圓柱體
圓環(huán)體
碎塊
橡皮泥的質量/g
28
28
28
28
(1)實驗時,小明選用橡皮泥作為實驗材料,你認為選用這種材料對他的實驗操作有什么好處?
答:
(2)由小明的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
(3)你還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問題?(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鉛筆的一端壓在橡皮泥上,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
答: ?。?br />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1.甲、乙、丙三個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用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別表示甲、乙、丙三種物體及水的密度,根據圖線可知( ?。?br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C.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D.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分析】在橫軸取相同的體積,然后根據質量的大小用公式ρ=比較物質密度的大??;已知水的密度為1g/cm3,將三種物質的密度與水的密度進行比較.
【解答】解:
由圖象知,在體積都為V=10cm3時,甲的質量最大,丙的質量最小,由公式ρ=可知,甲的密度最大,乙的密度次之,丙的密度最?。?br />
乙的密度為ρ乙===1g/cm3=ρ水.
故選B.
【點評】利用圖象考查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掌握情況,一直是物理命題的熱點.
2.在太空中運行的宇宙飛船座艙內,用天平測量某物體的質量,其結果應是( ?。?br />
A.測出的質量數和在地球上測出的質量數一樣大
B.測出的質量數比在地球上測出的質量數大
C.測出的質量數比在地球上測出的質量數小
D.測不出物體的質量
【分析】天平是衡量物體質量的儀器.它依據杠桿原理制成,在杠桿的兩端各有一小盤,一端放砝碼,另一端放要稱的物體,杠桿中央裝有指針,兩端平衡時,兩端的質量(重量)相等.宇宙飛船座艙內處于失重狀態(tài),所以天平不可使用.
【解答】解:同一物質的質量與它所處的環(huán)境無關,所以稱量物質的質量也不會變.但是太空中運行的宇宙飛船座艙內處于失重狀態(tài),天平及砝碼無法按規(guī)定正確放置,所以不能測出物體的質量.
故選D.
【點評】解決此題的關鍵是知道在太空中的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盡管物體的質量不會改變,但也無法用天平測出.
3.過節(jié)時,用打氣筒將一個氣球吹起來后,氣球內空氣的密度與氣球外空氣密度的關系是( )
A.氣球內空氣密度要大 B.氣球外空氣密度要大
C.密度一樣大 D.無法判斷
【分析】由于氣球被吹起后發(fā)生形變,具有恢復原來形狀的趨勢,因此球內氣體被壓縮,故密度增大.
【解答】解:由于氣球被吹起后發(fā)生形變,具有恢復原來形狀的趨勢,因此球內氣體被壓縮,等質量的氣體體積變小了,根據密度公式可知,氣球內的空氣密度增大了大于氣球外空氣的密度.
故選A.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等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了,故密度變大.搞清楚變化的物理量,然后再利用相應的公式、概念進行準確判定.
4.某同學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之前,將游碼錯誤地放在0.1g的地方就將橫梁調平衡了,這樣測某個物體的質量時,右盤放了45g的砝碼天平再次平衡,該物體的實際質量為( ?。?br />
A.44.9g B.45.0g C.45.1g D.無法測量
【分析】使用天平方法:①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動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②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位置;③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
【解答】解:雖然游碼并未回零,但天平在測量前是平衡的,而且游碼的位置也并沒有再移動,因此,此時左右兩盤中的質量是相同的,并未受到游碼的影響.所以物體的實際質量45g.
故選B.
【點評】學生在使用天平時容易出現的錯誤:調水平和調平衡的順序顛倒,調水平后的天平隨意移動位置,在調平衡時游碼未放到零位置,不遵從由大到小的順序選用砝碼;各組之間互借互換砝碼.
5.下列都屬于表示物質的物理屬性的一組是( ?。?br />
A.時間、長度、硬度 B.長度、質量、密度
C.質量、密度、硬度 D.硬度、顏色、氣味
【分析】物質的屬性包括硬度、彈性、磁性、塑性、狀態(tài)、顏色、密度、導電性、絕緣性、延展性、透光性、導熱性、比熱容、熱值、沸點.
【解答】解:硬度、密度、顏色、氣味、比熱容、沸點都屬于物質的特性,可以利用這些屬性進行物質的分類和鑒別.而時間、長度、質量都屬于物理量,不是物質的特性.
故選D.
【點評】物質的屬性指物質所具有的一般性質、特點,利用這些屬性可以鑒別物質,根據實際需要來選用物質,對于生產、生活都有重要意義.
6.某些物理規(guī)律可以通過圖象來描述,對于如圖所示的圖象,如果選取適當的坐標,則這種圖象能夠用來描述的規(guī)律是( ?。?br />
A.同種物質,質量跟體積的關系
B.電壓不變時,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C.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D.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與時間的關系
【分析】從圖象上可以看出,該圖象反應的物理量之間成正比關系,然后根據各選項之間的關系選擇即可.
【解答】解:
A、同種物質,密度一定,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符合題意;
B、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成反比.不符合題意;
C、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定值,不隨時間變化.不符合題意;
D、晶體熔化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圖象分析能力,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解題時應熟記這些關系并加深理解.
7.在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下列情況會造成測量結果偏小的是( )
A.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左邊就停止調節(jié)螺母
B.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忘了把游碼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C.使用磨損的砝碼
D.讀數時,實驗者頭部偏向游碼右邊,會造成視線與游碼左側的標尺不垂直
【分析】(1)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指針的偏向直接反映了哪一側的質量會偏大,因此對最終的測量結果會造成影響;
(2)磨損的砝碼質量會變小,但讀數時我們仍會按標注的質量讀取,因此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3)游碼相當于加在天平右側的小砝碼,如果沒測量之前,游碼就已經有了示數,也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解答】解:A、指針偏向左側,說明一開始右側的質量就偏小,而這一部分質量必須通過多添加砝碼和移動游碼讀取出來的,所以測量結果會偏大,不符合題意;
B、游碼未移到標尺的零刻線處,說明一開始就有了一定的示數,而這部分示數最終會計算在測量的結果之內,所以測量結果會偏大,不符合題意;
C、磨損的砝碼會使其質量變小,就必須多添加或多移動游碼的位置,從而使最終的讀數變大,不符合題意;
D、讀數時,視線偏右會使左側游碼對應的值偏小,造成測量的最后結果偏小,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影響天平測量結果的因素有很多,有時會偏大、有時會偏小,分析時牢記左物右碼,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天平是精密的測量儀器,在調節(jié)、使用以及日常保養(yǎng)中,都有一些特定的注意的問題,我們應該全面了解.
8.有甲乙丙丁四個物體,它們的質量相同,其密度的比ρ甲:ρ乙:ρ丙:ρ丁=2:1:3:5,則其體積最小的物體是( ?。?br />
A.甲 B.乙 C.丙 D.丁
【分析】根據甲乙丙丁四個物體質量相等和密度之比.利用公式可求其體積之比,然后可知其大小關系.
【解答】解:因為三個物體質量相同,其密度的比ρ甲:ρ乙:ρ丙:ρ丁=2:1:3:5,根據ρ公式,可知
V甲:V乙:V丙:V丁=:::=:::=15:30:10:6.
則其體積最小的物體是?。?br />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應用和密度公式的變形.在計算時要注意質量和密度的前后對應關系.比值的計算是物理中常見的題型,解題時的方法是,明確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間的關系,找出相應的關系式,然后條理清楚地進行運算,切不可想象心算.
9.托盤天平調節(jié)好以后,在稱量時發(fā)現指針偏在標尺中央的左邊,這時應( ?。?br />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向天平右盤中增加砝碼或將游碼向右移動
D.將天平右盤中砝碼減少
【分析】用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左端下沉,往右盤增加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右端下沉,減少砝碼或左移游碼.
【解答】解:托盤天平調節(jié)好以后,在稱量時發(fā)現指針偏在標尺中央的左邊,左端下沉,往右盤增加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
故選C.
【點評】指針偏向分度盤的一側有兩種情況:
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要使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
在稱量物體質量時,增減砝碼或移動游碼.
10.一個容器能裝1kg煤油(ρ煤油=0.8×103kg/m3),用來裝水,最多能裝( )
A.0.8kg B.1kg C.1.2kg D.1.25kg
【分析】根據“一個能裝1千克水的容器”這一條件,計算出該容器的容積.再根據水的密度即可求出此容器能裝多少千克的水.
【解答】解:容器體積V===1.25×10﹣3m3;
m水=ρ水V=1×103kg/m3×1.25×10﹣3m3=1.25kg.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體積、質量的計算,關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計算時注意隱含的一個條件就是瓶子的容積,找出這個條件,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1.某同學使用未調節(jié)好橫梁平衡的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后經檢查發(fā)現,他的測量結果都比物體的真實值小,造成錯誤的可能因素是在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 ?。?br />
A.未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而橫梁平衡
B.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左
C.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左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左
D.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右
【分析】天平在正確使用時,應該調節(jié)平衡后,左物右碼進行測量,所以據下列選項中的各個情況,逐個分析判斷出符合題意的選項即可.
【解答】解:A、游碼未移到標尺的零刻線處,說明一開始就有了一定的示數,而這部分示數最終會計算在測量的結果之內,所以測量結果會偏大.故A錯誤;
B、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左,指針偏向左側,說明一開始左側的質量就偏大,所以測量結果會偏大;故B錯誤;
C、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左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左,說明一開始左側的質量就偏大,所以測量結果會偏大;故C錯誤;
D、已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位置偏右,說明一開始右側的質量就偏大,所以測量時,右側放上較小的砝碼就會平衡,故測量結果會偏??;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掌握正確使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如何放置天平,如何調節(jié)天平,如何稱量物體,如何計算物體質量.
12.一個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圓柱形容器,內裝密度為ρ的液體.將木塊B放入該液體中,靜止后木塊B露出液面的體積與其總體積之比為7:12,把金屬塊A放在木塊B上面,木塊B剛好沒入液體中(如圖 所示).若已知金屬塊A的體積與木塊B的體積之比為9:24,則金屬塊A的密度為( ?。?br />
A.ρ B.ρ C.ρ D.ρ
【分析】(1)先后分析將將木塊B放入該液體中,露出水面的體積與總體積之比為7:12,即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與總體積之比為:5:12;
(2)把金屬塊A放在木塊B上面,木塊B剛好沒入液體中,木塊所受浮力等于木塊與鐵塊所受重力之和;
(3)若已知金屬塊A的體積與木塊B的體積比為9:24,即:VA:VB=9:24;把綜上分析列出的方程組成方程組可求金屬塊A的密度.
【解答】解:將木塊B放入該液體中,木塊漂浮,木塊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即:FB=GB=mBg=ρBVBg=ρV排g,
靜止后木塊B露出液面的體積與其總體積之比為7:12,即:V排:VB=5:12,故V排=VB;
結合以上兩式得:FB=GB=ρV排g=ρVBg=ρBVBg,即:ρB=ρ﹣﹣﹣﹣﹣﹣﹣﹣﹣①
把金屬塊A放在木塊B上,木塊仍漂浮,所受浮力等于木塊與鐵塊重力之和,此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木塊B的體積:V排′=VB;
即:ρV排′g=ρVBg=GA+GB,即:ρgVB=ρAgVA+ρBgVB﹣﹣﹣﹣﹣﹣﹣﹣﹣﹣﹣﹣②
金屬塊A的體積與木塊B的體積比:VA:VB=9:24﹣﹣﹣﹣﹣﹣﹣﹣﹣﹣③
結合①②③式得出:ρgVB=ρAgVB+ρgVB;即:ρA=ρ;故ρA=ρ;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的計算,涉及到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沉條件和重力公式,根據浮沉條件得出AB密度和液體密度之間的關系是關鍵.
二.填空題(共10小題)
13.銅的密度為8.9×103 kg/m3 ,一塊長、寬高分別為25cm、10cm和4cm的銅塊的質量為 8.9 kg.
【分析】密度是物體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但是,密度跟物體本身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密度的單位是kg/m3.
銅塊的體積可以求出,再由公式m=ρv,可以求出質量.
【解答】解:銅的密度為8.9×103 kg/m3,
銅塊的體積為:v=25cm×10cm×4cm=1000cm3=0.001m3.
銅塊的質量為:m=ρv=8.9×103kg/m3×0.001m3=8.9kg.
故答案為:kg/m3,8.9kg.
【點評】告訴了密度,求出體積,就可以由密度公式求出物體的質量.
14.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fā)射.當嫦娥一號達到月球后,它的質量 不變 ,密度 不變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分析】(1)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著物體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種物質在狀態(tài)不同時,密度可能也不同.
【解答】解: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只與物體含有的物質多少有關,與物體的位置無關,故衛(wèi)星的質量會保持不變;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當嫦娥一號達到月球后,它的密度也不會改變.
故答案為:不變;不變.
【點評】質量和密度都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是今后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要求正確把握,深入理解.
15.移動天平標尺上的游碼作用是相當于向天平 右 盤里加 小砝碼?。?br />
【分析】天平的設計構造決定了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示數,據此可判斷游碼在天平稱量時的作用.
【解答】解:在天平稱量與讀數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與標尺上游碼的示數之和,就等于左盤中物體的質量,因此,游碼就是相當于向天平右盤中增加的小砝碼,這也是天平的設計構造決定的.
故答案為:右,小砝碼.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對天平基本構造的了解,正是因為游碼相當于加在了右盤里的小砝碼,所以,在調節(jié)時應先將其移到零刻線處.
16.兩個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球,甲球是1000克,乙球是200克,它們的質量之比是 5:1 ,它們的體積之比是 5:1 ,密度之比是 1:1?。?br />
【分析】題中給出了甲球與乙球的質量,求質量之比直接代數就可以;同種材料的物體的體積與質量成正比,體積之比等于質量之比;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體積的變化而變化.
【解答】解:甲球與乙球的質量之比是:m甲:m乙=1000克:200克=5:1
甲球與乙球的體積之比是:V甲:V乙=m甲:m乙=5:1
甲球與乙球的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1:1
故答案為:5:1,5:1,1:1.
【點評】本題一是考查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二是理解密度的概念,不難但容易出錯.
17.民諺俗語中蘊含著許多物理知識.例如“火場之旁,必有風生”,請解釋該現象產生的原因: 火場附近的空氣受熱膨脹密度減小而上升,壓強變小,周圍冷空氣填充,空氣的流動形成風.?。?br />
【分析】結合題意,可從密度變化的角度分析空氣流動的原因,從而做出合理的解釋.
【解答】答:火場附近的空氣受熱膨脹密度減小而上升,壓強變小,周圍冷空氣填充,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一句民諺俗語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的解釋,找準所涉及的知識點是關鍵.
18.李明同學測量一塊礦石的密度.
(1)他用天平測這塊礦石的質量時,天平的橫梁處于如圖1所示的狀態(tài),要使天平的橫梁恢復平衡,應采取的方法是 向右盤增加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br />
(2)他用天平測得礦石的質量為60.3g,用量筒測得礦石的體積為 10 mL(如圖2),由此得出礦石的密度為 6.03 g/cm3.
【分析】(1)在稱量物體質量時,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右盤放砝碼,通過增減砝碼或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重新平衡.
(2)物體浸沒在水中,物體的體積等于物體浸沒水前后水面對應刻度值的差.
知道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物體的密度.
【解答】解:(1)如圖,物體已經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下沉,應向右盤增加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重新平衡.
(2)礦石的體積:V=60ml﹣50ml=10ml=10cm3,
礦石的密度:ρ===6.03g/cm3.
故答案為:(1)向右盤增加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2)10;6.03.
【點評】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調節(jié)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在稱量物體質量時,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右盤放砝碼,通過增減砝碼或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重新平衡.這兩種情況很容易出現混淆.
19.“祥云”火炬的質量是985g,長72cm,主色調是紅色,采用丙烷作燃料.它是用輕薄鋁合金和中空塑件等可回收材料制作的.它的設計體現了科學、藝術與環(huán)保的融合.請你就上述設計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并作簡要解答.
示例:
問題:火炬為什么看起來是紅色的?
解答:火炬外表面涂層反射紅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所以看起來是紅色的.
問題: 用丙烷作燃料有什么好處 ?
解答: 燃點低,比較環(huán)?!。?br />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甲烷氣體具有燃點低,污染小等特點;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物質的密度越小,其質量越小;火炬表面會反射紅光,當紅光射入人的眼睛時,我們逆著光線看過去發(fā)現火炬是紅色的.
【解答】解:由題目可知,火炬的主色調是紅色,采用丙烷作燃料,用輕薄鋁合金和中空塑件制作成的;
可以提出的問題:①、火炬為什么看起來是紅色的?
②、用丙烷作燃料有什么好處?
③、為什么選用輕薄鋁合金和中空塑件制作火炬?
解答:①、火炬外表面涂層反射紅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所以看起來是紅色的.
②、丙烷氣體的燃點低,易于點燃,并且燃燒生產物較多的是水蒸氣,比較環(huán)保;
③、輕薄鋁合金和中空塑件的密度較小,這樣相同體積下的質量小,這樣火炬手在跑動過程較為省力;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點評】此類問題是結合物質的基本屬性考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要敢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0.我國名酒五糧液素有“三杯下肚渾身爽,一滴沾唇滿口香“的贊譽,曾經獲得世博會兩屆金獎.有一種精品五糧液,它的包裝盒上標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則它裝滿酒的質量為 0.45 kg;如果用此瓶裝滿水,則總質量比裝滿酒時多 50 g.
【分析】(1)酒的質量可用酒的密度乘以酒瓶的容量即酒的體積得出;
(2)用水的密度乘以瓶子的容量求出裝滿水時水的質量,減去酒的質量就行.
【解答】解:(1)酒的質量m酒=ρ酒V=0.9×103kg/m3×500×10﹣6m3=0.45kg
(2)裝滿水時水的質量m水=ρ水V=1.0×103kg/m3×500×10﹣6m3=0.5kg
m水﹣m酒=0.5kg﹣0.45kg=0.05kg=50g.
故答案為:0.45;50.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有關密度的計算,需要注意的是裝滿水時水的體積和裝滿酒時酒的體積是相等的,都等于瓶子的容量.
21.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固態(tài)物質做實驗,且甲、乙都是長方體形狀.實驗時,他們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別測出它們的體積和質量,記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質(固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1
9
10
2
18
20
3
27
30
表二 乙物質(固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
表三 甲物質(液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7
10
10
8
20
20
9
30
30
表四 乙物質(液態(tài))
實驗序號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10
8
10
11
16
20
12
24
3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br />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與4(或2與5、或3與6) 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是不相同的.
(3)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是:
(a)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確定值 .
(b)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不同種物質,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相同的?。?br />
(4)為了進一步研究,他們又通過加熱方式使甲、乙物質都變?yōu)橐簯B(tài),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它們的體積和質量,記錄數據如表三、表四所示.
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數據及實驗現象,可初步得出: 處于不同狀態(tài)的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相同的?。?br />
【分析】(1)序號1、2與3對應的是同一種物質,質量隨體積的增大而增大;
(2)結論的前提條件是體積相同,所以應找體積相同的序號;
(3)用質量除以體積得到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會有新的發(fā)現;
(4)表一和表三是同種物質處于不同狀態(tài),通過比較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就會得出結論.
【解答】解:(1)序號2的質量是序號1的2倍,對應的體積也是2倍;序號3的質量是序號1的3倍,對應的體積也是3倍.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2)結論的前提條件是體積相同,所以我們應找表中體積相同的序號.由表中可知:序號1與4,2與5,3與6的體積相同,質量不同;
(3)序號1、2、3中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都是0.9g/cm3;序號4、5、6中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都是1.1g/cm3.
這說明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確定值;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4)表一中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0.9g/cm3,表三中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1g/cm3.所以可以得出:處于不同狀態(tài)的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故答案為:(1)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2)1與4(或2與5、或3與6).
(3)(a)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確定值;(b)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4)處于不同狀態(tài)的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根據實驗數據分析歸納能力,這類題型是常見題型,也是??嫉念}型.結論的成立是建立在條件的基礎上的,所以分析時一定要先找條件,即相同的量,然后通過比較得出結論.
22.如圖所示的臺秤是稱量物體質量的工具.使用前,應先將臺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碼置于零刻度,先調節(jié) 調零螺絲 使秤桿水平平衡,圖示中被稱量物體的質量是 2.2 kg.
【分析】臺秤相當于天平,掌握如何放置臺秤、怎樣調節(jié)橫梁平衡、調節(jié)橫梁平衡前要將游碼移到秤桿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怎樣讀數等等.
【解答】解:使用前,將臺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碼置于零刻度,調節(jié)調零螺絲使秤桿水平平衡.
秤桿每一個大格代表100g,每一個小格代表50g,游碼對應的刻度值是200g=0.2kg.
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2kg+0.2kg=2.2kg.
故答案為:調零螺絲;2.2.
【點評】臺秤是變形的托盤天平,學會變通,要解這種類型的題目,首先要對臺秤的使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使用規(guī)則、注意事項等,都要考慮到.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
23.課外活動時,物理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定一塊礦石的密度,請你根據圖景填寫下表,跟同學們一起完成實驗.(g=10N/kg)
甲圖中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值
m1/g
乙圖中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值m2/g
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
F/N
礦石的體積
V/cm3
礦石的質量
m3/g
礦石的密度
ρ/(g×cm﹣3)
80
【分析】(1)由乙圖讀出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讀出甲圖中天平的讀數,增加的重力△G=(m2﹣m1)g;礦石受到浮力等于增加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開水的體積(礦石的體積);
(3)礦石重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加上浮力,利用m=求礦石質量;
(4)利用密度公式求礦石的密度.
【解答】解:
(1)乙圖中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值為:m2=100g+10g=110g;
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所以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1.6N;
(2)甲圖中天平的讀數是:m1=80g,所以增加的重力為:
△G=(m2﹣m1)g=(110﹣80)×10﹣3kg×10N/kg=0.3N;
所以浮力的大小為0.3N.
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得:
V排===0.3×10﹣4m3=30cm3,
因為F=G﹣F浮,所以G=F+F浮=1.6N+0.3N=1.9N,
礦石的質量為:
m===0.19kg=190g;
所以礦石的密度為:
ρ==≈6.3g/cm3.
故答案為:
甲圖中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值
m1/g
乙圖中砝碼和游碼總質量值m2/g
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
F/N
礦石的體積
V/cm3
礦石的質量
m3/g
礦石的密度
ρ/g×cm﹣3
80
110
1.6
30
190
6.3
【點評】本題考查密度的測量,浮力計算等相關知識的綜合,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密度測量幾乎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題目.此題的有別于其他密度測量的考法,別具一格,尤其是礦石的體積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屬于具有難度的考題,是一道值得琢磨的題目.
24.問題解決:
小明想測量一實心金屬塊的密度,找來了天平(無砝碼),兩個完全相同的平底直玻璃杯(杯口足夠大,杯子厚度忽略不計),一把刻度尺,水桶、水.請利用上述器材測量出金屬塊的密度,實驗裝置可在方框內畫圖說明.
(1)實驗步驟:
(2)推導出實心金屬塊密度表達式:
【分析】利用天平稱量出與金屬塊質量相同的水,然后根據排水法求出金屬塊的體積,根據公式ρ=計算金屬塊的密度.
【解答】解:(1)主要實驗步驟及所需測量的物理量:
①調節(jié)天平平衡;
②將兩玻璃杯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中,并將金屬塊放在左盤中,向右盤中的玻璃杯中加入水,直至橫梁平衡,此時水的質量與金屬塊的質量相同,用刻度尺測量出杯中液面的高度為h1;
③把兩個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用刻度尺記下此時液面的高度h2;
過程圖如圖所示:
;
(2)設玻璃杯的底面積為S;②中水的質量即金屬塊的質量為:m=ρ水Sh1;金屬塊的體積為:V=S△h=S(h2﹣h1);
金屬塊的密度為:ρ===ρ水.
【點評】本題是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解決此題的關鍵是充分利用密度公式及水和金屬塊的質量相等關系,得出密度與體積的關系.
25.小明家在裝修房子,他想知道大理石密度的大小,就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對一小塊大理石進行測量.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發(fā)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小明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
(2)把小石塊放在天平的左盤,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 54 g
(3)用細線拴好小石塊,把它浸沒到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達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體積為 20 cm3,由此可算出大理石的密度為 2.7 g/cm3
(4)大理石放在水中時會吸水,由此判斷,用小明的測量方法測得的密度值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偏大 (選填”偏大”、”偏小”或”一樣大”)
【分析】(1)天平使用之前要調平,指針的偏轉方向判斷天平哪端下沉,調節(jié)過程中,平衡螺母向下沉的反方向移動.
(2)使用過程中,通過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天平在讀數時應將砝碼質量與游碼示數相加.
(3)浸沒在液體中的固體體積等于固體浸沒水前后的液面對應的體積差.知道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大理石的密度.
(4)測量大理石密度的基本原理是ρ=,測量結果有無偏差、如何偏差決定于質量和體積的測量是否存在明顯偏差.
【解答】解:(1)天平使用之前先調平,調平的方法是: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線上,已知指針偏向分度盤左側,因此要向右移動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間.
(2)天平平衡時,左盤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量和游碼質量的和,即m=50g+4g=54g.
(3)大理石的體積為:V=40ml﹣20ml=20ml=20cm3,
大理石的密度為:ρ===2.7g/cm3.
(4)由題意知,大理石放在水中時會吸水,將大理石放入量筒中的水中,由于大理石吸水,導致排開水的體積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測量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1)右;(2)54;(3)20; 2.7;(4)偏大.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固體密度的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測量是初中很重要的內容,并且試題中經常出現,一定要掌握.
26.小明和小剛在物理興趣小組活動時發(fā)現:泥沙的密度比水大.因此他們猜想:
若江水中含沙量越高,則江水的密度可能越大.他們決定用清水和食鹽配制鹽水,測量鹽水密度來模擬分析這一問題.
(1)實驗探究的思路應是 配制不同濃度的鹽水 ,分別測出它們的密度,看它們之間的變化關系.
(2)測量前,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發(fā)現天平的指針向右偏了,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應將橫梁左端的平衡螺母適當向 左 調,若測量時,發(fā)現指針略向左偏,要使天平平衡,可行的操作是: 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
(3)為測鹽水的密度,有兩套方案:小明同學的方案是:先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然后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再把量筒中的鹽水倒入空燒杯中,測出它們的總質量.
小剛同學的方案是:先在燒杯里放一些鹽水,用天平測出它們的總質量,然后再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再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請你對以上兩種實驗方案進行評估,并確認哪一種方案更可取一些: 小剛 (填小明或小剛).因為另一個同學測得 質量 偏小,造成計算出鹽水的密度 偏小?。ㄆ』蚱螅?br />
(4)他們經過多次的實驗測量,得到了鹽水密度與鹽的百分含量之間存在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
鹽的百分含量%
4
6
8
10
15
20
鹽水密度/(g/cm3)
1.05
1.08
1.10
1.12
1.15
1.17
分析圖表數據,可知他們的猜想是 正確?。ㄕ_/錯誤)的.
(5)請利用表中數據,在坐標圖中用平滑曲線繪出鹽水的密度與鹽的百分含量之間的曲線.
(6)小明在實驗中,測得了某鹽水的密度為1.16×103kg/m3,則這種鹽水的鹽含量約 17 %.
(7)印度洋海水比北大西洋海水密度小,可知北大洋海水含鹽量較 高?。ǜ?低).
【分析】(1)利用清水和食鹽模擬江水進行探究時,可以通過改變清水的含鹽量類比江水的含沙量;
(2)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如果指針偏向分度盤右側,則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如果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測物體質量時,加上最小的砝碼后,如果天平仍不平衡,可以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平衡.
(3)測量液體密度時,應該先測量質量再測量體積,以防測量體積時量筒壁上沾有液體影響其質量;
(4)判斷猜想正確與否,應該根據鹽的百分含量變化與鹽水密度變化進行分析;
(5)描畫水的密度與鹽的百分含量之間的曲線按照“描點連線”的順序進行;
(6)根據圖象求出鹽水密度所對應的鹽的含量.
(7)根據實驗結論分析答題.
【解答】解:
(1)泥沙的密度比水大,食鹽的密度也比水大,鹽水的含鹽量不同,可以類比江水的含沙量.所以應該配置不同濃度的食鹽水;
(2)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天平的指針向右偏,應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測量時,發(fā)現指針略向左偏,要使天平平衡,應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
(3)小明的方案中,測量液體體積之后再測量液體質量時,部分液體沾在量筒壁上,導致液體質量的測量結果偏小,由ρ=可得,所測密度值偏?。孕偟姆桨父?;
(4)由表格中數據知,鹽的百分含量越大,鹽水密度越大.也就是猜想是正確的;
(5)鹽水的密度與鹽的百分含量關系圖線如下:
(6)由圖象可知,鹽水的密度為1.16×103 kg/m3,則這種鹽水的鹽含量約17%.
(7)由實驗可知,鹽的百分含量越高,鹽水的密度越大,印度洋海水比北大西洋海水密度小,可知北大西洋海水含鹽量較高.
故答案為:(1)配制不同濃度的鹽水;
(2)左;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
(3)小剛;質量;偏??;
(4)正確;
(5)見上圖:
(6)17%;
(7)高.
【點評】本題考查了天平的調節(jié)、使用注意事項與讀數,求鹽水密度,實驗數據分析等問題;在能夠達到實驗目的前提下,實驗過程的設計應該有利于減小誤差.
四.計算題(共2小題)
27.某同學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測一塊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裝滿水后稱得總質量是200g,放入石子后,將水溢出一部分以后稱得總質量是215g,把石子從杯中取出,稱得水和杯子的質量為190g,求石子的密度.
【分析】(1)已知取出石子后杯子和剩余水的質量m3=190g,杯子盛滿水杯子和水的總質量m1=200g,可求溢出水的質量,根據公式ρ=求出排開水的體積,也就是石子的體積;
(2)已知溢出水后杯子、水和石子的總質量m2=200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剩余水的質量m3,求石子的質量;
(3)最后根據公式ρ=求出石子的密度.
【解答】解:溢出水的質量:
m排=m1﹣m3=200g﹣190g=10g,
由ρ=可得,石子的體積:
V=V排===10cm3,
石子的質量:
m=m2﹣m3=215g﹣190g=25g,
石子的密度:
ρ石===2.5g/cm3=2.5×103 kg/m3.
答:石子的密度為2.5×103 kg/m3.
【點評】本題考查密度公式的應用,關鍵是根據石子放入前和取出后杯子和水的質量之差求石子的質量,利用排開水的質量求石子的體積.此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有一定的難度,屬于難題.
28.小瘦子學習了密度和力相關知識后覺得,測量物體的密度可以有多種方法,于是他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測一塊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裝滿水后稱得總質量是300g,杯中放入石子溢出一部分水以后稱得總質量是315g,把石子從杯中取出,稱得水和杯子的質量為290g.(g=10N/kg,ρ水=1×103kg/m3)求:
(1)石子的重力多少?
(2)石子的體積是多少?
(3)石子的密度是多少?
【分析】(1)用溢出水后杯子、水和石子的總質量減去取出石子后杯子和剩余水的質量即可求出石子的質量,根據G=mg求出石子的重力;
(2)用杯子盛滿水杯子和水的總質量減去取出石子后杯子和剩余水的質量即可求出溢出水的質量,根據ρ=的變形公式求出排開水的體積,也就是石子的體積;
(3)知道石子的質量和體積,根據ρ=求出石子的密度.
【解答】解:(1)石子的質量:
m石=m2﹣m3=315g﹣290g=25g=0.025kg,
石子的重力:
G石=m石g=0.025kg×10N/kg=0.25N.
(2)溢出水的質量:
m水=m1﹣m3=300g﹣290g=10g,
由ρ=得,溢出水的體積:
V水===10cm3,
石子的浸沒時,則有:V石=V水=10cm3.
(3)石子的密度:
ρ石===2.5g/cm3.
答:(1)石子的重力為0.25N;
(2)石子的體積是10cm3;
(3)石子的密度是2.5g/cm3.
【點評】本題考查密度公式的應用,關鍵是根據石子放入前和取出后杯子和水的質量之差求石子的質量,利用排開水的質量求石子的體積.
五.解答題(共2小題)
29.奧運會火炬“祥云”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請根據所示圖回答:
(1)紅色是火炬的主色調,從光學角度看,火炬的主要部分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 火炬的主要部分反射日光中的紅色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br />
(2)火炬“重985克”,用規(guī)范的物理語言表述應該是 火炬的質量是985g?。鹁骈L72cm,合 0.72 m
(3)火炬手手持火炬靜止時,應對火炬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約為多大?(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常溫下丙烷為氣態(tài),可采用 加壓 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 放出?。ㄟx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丙烷燃燒時, 化學 能轉化為內能.
(5)火炬外殼使用到金屬材料鋁,這主要是因為( D?。?br />
A.鋁的導熱性差 B.鋁的磁性強 C.鋁的導電性好 D.鋁的密度小
(6)“人文奧運”、“綠色奧運”是北京奧運會提出的重要理念,“祥云”火炬的設計在很多方面體現出這些理念,凸現了“對人的關懷”和“對環(huán)保的重視”.請根據圖提供的信息,從物理學的角度簡要說明“祥云”火炬的設計是如何體現這些理念的.(只要求回答其中一點).
【分析】(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火炬的主要部分是紅色,表明它反射的就是紅光;
(2)g是質量的單位,所以根據質量的單位g我們即可得出規(guī)范的物理語言;1cm=0.01m;
(3)火炬靜止,則火炬受到的重力與豎直向上的力是一對平衡力,由此可知火炬受到豎直向上的力與重力大小是相等的,所以要算豎直向上的力的大小,可根據重力計算公式算出重力大小即可得出豎直向上的力的大小;
(4)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在常溫下,我們可以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比如打火機、煤氣罐里的液化氣都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的;液化過程要放出熱量;燃料具有化學能,當燃料燃燒時,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5)火炬手拿著火炬要跑一段距離,所以減輕火炬的質量是主要問題,因此火炬外殼使用金屬材料鋁就是考慮到了這一問題,那么根據這一點就可以做出選項;
(6)圖中有一條信息:在工藝上采用輕薄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十分輕盈,其中十分輕盈是指火炬質量小,而造成火炬質量小的原因是因為使用了密度小的鋁和中空塑件制作的.
【解答】解:(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火炬的主要部分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火炬的主要部分反射日光中的紅色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
(2)g是質量單位,所以火炬“重985克”用規(guī)范的物理語言表述應該是火炬的質量是985g.
72cm=72×1cm=72×0.01m=0.72m;
(3)火炬的質量:m=985g=0.985kg,
火炬的重力:G=mg=0.985kg×9.8N/kg=9.653N,
因為火炬靜止,所以火炬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則F=G=9.653N;
(4)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那么要想在常溫下讓丙烷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我們可采取加壓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放出熱量.丙烷燃燒時,丙烷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5)火炬手拿著火炬要跑一段距離,所以減輕火炬的質量是主要問題,因此火炬外殼使用金屬材料鋁,這主要是因為鋁的密度小,這樣火炬就會輕巧些.
鋁是熱的良導體,鋁不是磁性材料,所以選項A和B的說法都不正確,即使選項A和B的說法正確,但也并不是火炬外殼使用鋁的主要原因;鋁是導體,導電性好,但火炬外殼使用鋁來做,并不是利用鋁的導電性好這個特點,因為火炬外殼并不是用來作為導體的,所以選項C不正確.
故選 D.
(6)火炬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和中空塑件,質量較小,因而物重小,十分輕盈.
故答案為 (1)火炬的主要部分反射日光中的紅色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
(2)火炬的質量是985g,0.72;
(3)火炬手手持火炬靜止時,應對火炬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約為9.653N;
(4)加壓,放出,化學;
(5)D;
(6)火炬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和中空塑件,質量較小,因而物重小,十分輕盈.
【點評】此題以2008年我們國家的熱點問題為背景,從奧運會火炬“祥云”的設計圖片入手,考查了學生對光學、力學、熱學等知識的掌握和了解.解答時,要注意先閱讀圖片、文字中的重要信息,然后聯系相應的物理知識進行解答.
30.學習了“物體的質量及其測量”一章后,小明產生了這樣的一個疑問:物體的質量與其形狀是否有關呢?為此,小明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他選用一塊橡皮泥作為研究的物體,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用天平分別稱出其質量,并記錄數據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狀
長方體
圓柱體
圓環(huán)體
碎塊
橡皮泥的質量/g
28
28
28
28
(1)實驗時,小明選用橡皮泥作為實驗材料,你認為選用這種材料對他的實驗操作有什么好處?
答: 橡皮泥形狀容易改變
(2)由小明的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 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3)你還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問題?(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鉛筆的一端壓在橡皮泥上,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
答:?、賹⑾鹌つ嗄蟪筛鞣N形狀,說明力可發(fā)改變物體的形狀.
②將橡皮泥捏成空心或實心,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③將橡皮泥接入電路進行導電實驗,證實其能否導電
④借助彈簧測力計探究橡皮泥在水中受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排開液體的體積、浸沒的深度)有關.
⑤將橡皮泥向上拋出后,橡皮泥會落向地面,說明力(重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br />
【分析】探究物理規(guī)律時,要滲透科學的研究方法,此題要使用控制變量法,去探究質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選用橡皮泥的原因是其形狀易改變;根據收集的實驗數據可順利得出結論﹣﹣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用橡皮泥還可以探究許多物理問題,這是一道開放題,要將器材(橡皮泥)與所學的某些物理知識、規(guī)律等有機的結合起來.
【解答】解:此題要使用控制變量法,去探究質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選用橡皮泥的原因是其形狀易改變;而其它的量不變;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當橡皮泥的形狀改變后,其質量大小未變化;故物體的質量與形狀無關;
利用橡皮泥可研究許多力學實驗:力的效果、浮力方面等.
故答案為:
(1)橡皮泥形狀容易改變
(2)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3)①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說明力可發(fā)改變物體的形狀.
②將橡皮泥捏成空心或實心,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③將橡皮泥接入電路進行導電實驗,證實其能否導電.
④借助彈簧測力計探究橡皮泥在水中受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排開液體的體積、浸沒的深度)有關.
⑤將橡皮泥向上拋出后,橡皮泥會落向地面,說明力(重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點評】此題考查了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實驗的設計等;前兩問根據題目的器材特征和實驗數據可順利解答;最后一問是開放型問題,在充分考慮所學物理知識后,聯系生活可解答.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質的物理屬性一課一練,共3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種情況中密度發(fā)生改變的是,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蘇科版初二物理下冊第六單元《物質的屬性》奧賽專練(含答案),共5頁。
這是一份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質的物理屬性課時作業(yè),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質量中,最小的是,下列關于物質的用法解釋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