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②④⑤①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⑤④②③①
【答案】B
2.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答案】C
3.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個實驗方案,理論上正確、操作上可行、經(jīng)濟上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C
4.下列物質(zhì)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且反應后溶液質(zhì)量比反應前溶液質(zhì)量減少的是
A. 鐵粉和硫酸銅溶液
B. 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
C. 氫氧化鈉與稀硫酸
D. 燒堿溶液與硫酸銅溶液
【答案】D
5.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zhì)同時加入水中,最終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2、NaOH、NaNO3B. KCl、KOH、CuSO4
C. Ba(NO3)2、NaCl、K2SO4D. FeCl3、Na2SO4、HCl
【答案】A
6.“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實驗活動中,出現(xiàn)下列情況仍繼續(xù)實驗,有可能造成計算出的精鹽產(chǎn)率偏低的是
①溶解步驟中,粗鹽未充分溶解 ②過濾步驟中,得到的濾液渾濁
③蒸發(fā)步驟中,有液滴飛濺現(xiàn)象 ④蒸發(fā)步驟中,得到的固體潮濕
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
【答案】A
7.分類是一種行之有效、簡便易行的科學方法。下列物質(zhì)的俗稱、化學式類別三者一致的是
A. 苛性鈉 Na2CO3 鹽B. 醋酸 C2H5OH 酸
C. 生石灰 Ca(OH)2 堿D. 水銀 Hg 單質(zhì)
【答案】D
8.物質(zhì)的組成和結構決定性質(zhì),性質(zhì)決定用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NH4NO3、HNO3、NH4HCO3中都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B. 用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
C. 生鐵堅硬,可以作醫(yī)療手術器械
D. 洗潔精可以加速油污溶解,可以除去油污
【答案】B
9.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的是
【答案】D
10.A、B、C、D、E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這五種物質(zhì)之間的部分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啊北硎疚镔|(zhì)之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關于該轉(zhuǎn)化關系圖,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如果D是水,則B一定是氫氣
B. 如果A、C均為黑色固體,則C一定為碳,A一定為氧化銅
C. 若A、C、D三種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均屬于復分解反應,則E可能是氧化銅
D. 若B、D都是鹽,則E一定是金屬
【答案】C
11.(6分)如圖是小紅歸納總結有關Na2CO3的知識網(wǎng)絡。
(1)遇Na2CO3溶液變紅色的酸堿指示劑是________。
(2)若圖中反應④發(fā)生,反應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反應③模擬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其反應方程式是______(任寫一個)。
(4)用熟石灰通過反應②可制取的一種堿是________。
【答案】(1)酚酞溶液(1分) (2)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2分)
(3)Na2CO3+2HCl=== 2NaCl+H2O+CO2↑(2分) (4)氫氧化鈉(1分)
12.(8分)某粗鹽樣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體雜質(zhì)外,還含有少量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某化 學興趣小組開展如下探究活動:
探究一:除去粗鹽中不溶性雜質(zhì)
探究二:從濾液1中提取氯化鈉固體(該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砂凑障铝袑嶒灢襟E進行:
①加過量NaOH 溶液;②加過量試劑甲;③加過量 Na2CO3 溶液;④過濾;⑤加入過量稀鹽酸。
(1)其中試劑甲是______________。步驟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加過量 Na2CO3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濾液 4 中的溶質(zhì)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濾液 4 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發(fā)生的中和反 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濾渣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濾渣________溶解(選填“能”或 “不能”或“能部分”)。
【答案】(1)氯化鋇溶液(1分) Na2SO4+BaCl2===2NaCl+BaSO4↓(2分)
(2)除去氯化鈣和反應剩余的氯化鋇(1分)
(3)氫氧化鈉(1分) (2分)
(4)能部分(1分)
13.(16分)Ⅰ.某同學研究亞硫酸鈉(化學式為Na2SO3)熱分解反應時,作了兩種假設:
假設一:它按CaCO3受熱方式來分解。
假設二:它按KClO3受熱分解方式來分解。
①假設一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確認假設二是否成立的簡單實驗操作是_________。
②該同學將取一定質(zhì)量的樣品置于坩堝中充分灼燒,發(fā)現(xiàn)最終得到固體質(zhì)量較原樣品質(zhì)量增加了大約12.7%。據(jù)此他認為___________(選填編號)。
A.假設一成立 B. 假設二成立 C. 兩種假設均不成立
固體質(zhì)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查閱資料后,該同學再次進行了實驗。他將一定質(zhì)量樣品置于密閉真空容器中充分加熱,最終得到固體質(zhì)量與原樣品相同。但進一步分析表明,該固體組成為兩種新的鈉鹽,其微粒個數(shù)之比為1:3,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該同學想要進一步探究次氯酸鈉(化學式NaClO)的分解反應。他查閱資料后,得知NaClO有多種熱分解方式(每種分解方式的產(chǎn)物僅有兩種)。若其中一種產(chǎn)物為NaCl,則另一種產(chǎn)物可能是:_____(選填編號)。
A.Cl2 B. O2 C. Na2O D. NaClO3
Ⅱ.已知A—H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C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且C能產(chǎn)生溫室效應;B為紅棕色,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F是紫紅色金屬;H是藍色沉淀。根據(jù)右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圖中 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請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 B___________、C 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
【答案】Ⅰ.Na2SO3Na2S + SO2↑(2分)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試管口,觀察木條是否復燃(1分) C(1分) Na2SO3與氧氣(或空氣中的物質(zhì))反應生成固體物質(zhì)(1分) 4Na2SO3===Na2S + 3 Na2SO4(2分) BD(2分)
Ⅱ.Fe2O3(1分) CO2(1分) Fe + CuSO4 ===Cu + FeSO4(2分) 3CO + Fe2O33CO2 + 2Fe(2分) 復分解反應(1分)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Na2SO4溶液和AgNO3溶液
分別加入BaCl2溶液
B.
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zhì)
取樣品加無色酚酞試液,觀察溶液顏色是否變紅
C.
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先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D.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加入稀硫酸不再產(chǎn)生氣泡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精選練第8講《鹽 化肥》(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義烏]以粗鹽為原料制備精鹽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配套練習《鹽的溶解性及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含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配套練習《酸和堿綜合》(含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