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宇宙由物質組成,物質處于不停地 和發(fā)展中。?2.物質是由 構成的,分子很小,通常以10-10 m作單位來量度。?3.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1)固態(tài)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 ,分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因而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2)液態(tài)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分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 ,因而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3)氣態(tài)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排列極度散亂,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具有 性。?
考點一 宇宙和微觀世界
4.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1)原子具有的核式結構與 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圍,有一定數(shù)目的電子在繞核做高速運動。電子帶 電。?(2)原子核帶 電,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精細結構——夸克組成的。?5.納米技術(1)納米是長度單位,符號是nm,1 nm= m。?(2)納米科學技術是納米尺度內(0.1~100 nm)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醫(yī)療及制造業(yè)。[點撥] ①天體之間的距離很大,常用“光年”作單位(指光在1年里傳播的距離),它不是時間單位。②三種狀態(tài)的轉化:液體汽化變成氣體,體積增大,是因為分子間距增大;液體凝固時體積縮小,是因為分子間距縮小,但少數(shù)物質又有不同,如水的反常膨脹現(xiàn)象。
1.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用字母 表示。?2.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 、 、 、 的變化而變化。?3.質量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是千克,用符號kg表示,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1 t= kg,1 kg= g,1 g= mg。?4.質量的測量工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有:案秤、臺秤、桿秤等,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是托盤天平。
5.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1)“看”:觀察天平的 以及標尺上的 。?(2)“放”:把天平置于 ,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處。?(3)“調”:調節(jié)天平橫梁上的 ,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 ,這時橫梁平衡。若指針指向分度盤左側,則應向 調節(jié) ;若指針指向分度盤右側,則應向 調節(jié) 。?(4)“稱”:把被測物體放在 ,用 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5)“記”:被測物質的質量= + 。(若物體與砝碼位置放反了,則被測物質的質量=左盤中砝碼質量-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6)注意事項:①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稱量;②用鑷子往盤里加砝碼時要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并要輕拿輕放;③保持天平干燥、清潔,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盤里。(7)測液體質量:先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空容器的質量m1,再測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m2,則液體的質量m=m2-m1。
6.常見物體的質量:一枚大頭針的質量約80 mg;一枚一元硬幣的質量約6 g;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 g;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50 kg;一只雞的質量約2 kg;一個蘋果的質量約150 g;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200 g;一支鉛筆的質量約10 g;一瓶礦泉水的質量約500 g。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 。?2.公式: ,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變形式:V=,m=ρV。?3.單位:國際單位是kg/m3,常用單位g/cm3,它們的換算關系:1 g/cm3= kg/m3。?
4.密度的理解(1)密度是反映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比值的物理量。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不同的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與質量、體積的大小 關。?
[注意] 在計算密度時,體積單位的換算常常是同學們容易出錯的地方。1 cm3=10-6 m3,1 dm3=10-3 m3,1 dm3=103 cm3,1 cm3=1 mL,1 dm3=1 L。
5.量筒(或量杯)的使用(1)用途:測量液體 。(可間接測固體體積)?(2)使用方法:“看”,看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臺面上;“讀”,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或凸形的),讀數(shù)時,視線要和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頂部)相平,俯視讀數(shù)時示數(shù)偏 ,仰視讀數(shù)時示數(shù)偏 。?
1.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用密度鑒別物質。2.求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質量不便測量,用公式 可算出它的質量。?3.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體積不便測量,用公式 可算出它的體積。?4.判斷空心、實心:在知道物質種類的情況下,可利用公式計算出物質的實際密度,比較、判斷物體是實心還是空心的。5.密度與溫度的關系:一般情況下,當物體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密度變小,但是 會出現(xiàn)反常膨脹,4 ℃時水的密度最大。?
例1一鐵塊的質量會發(fā)生變化的情況是 ( )A.將它熔化成鐵水B.將它軋成薄鐵片C.將它切掉一個角D.將它從地球運到月球
例2 林紅同學在用托盤天平測量小石子的質量時,把石子放到天平左盤,向右盤中添加砝碼,當加上最小砝碼后,發(fā)現(xiàn)指針最終靜止在如圖4-1甲所示的位置,則接下去的操作應是 。最后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所加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石子的質量是 g。? 4-1
取下右盤中最小的砝碼并移動游碼
【變式】下列有關托盤天平的使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稱量前,應調節(jié)平衡螺母或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B.稱量前,應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以免超過量程C.稱量時,左盤放砝碼,右盤放物體D.稱量時,向右移動游碼,相當于向左盤加砝碼
例3 紅同學家買了一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該食用油的密度為0.8×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探究二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例4 如圖4-2所示,一個容積V0=500 cm3、質量m0=0.5 kg的瓶子里裝有水。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銜了很多的小石塊填到瓶子里,讓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內有質量m1=0.4 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石塊的密度ρ石=2.6×103 kg/m3) 圖4-2(1)瓶中水的體積V1。(2)烏鴉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V2。(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m。?
【變式】 [2017·南充] 容積為250 mL的容器,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300 g,則容器質量為 g;若裝滿另一種液體后的總質量為250 g,則這種液體的密度為 g/cm3。
例5 [2018·江西] 寒冷的冬天,祼露在室外的自來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時, 減小, 增大。?
探究三 密度知識的應用
【變式1】如圖4-3所示是一定質量的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圖像。分析圖像可知: 圖4-3(1)D點時水的密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E點時水的密度。?(2)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而魚卻能在很深的湖底自由地生活,請你估計一下,湖底的水溫比較接近 ℃。(3)國際單位制中規(guī)定1 dm3純水在4 ℃時的質量為1 kg,則此時水的密度為 kg/m3。??
[解析] (2)從圖像中可以看出,水在4 ℃時密度最大,密度最大的那部分水一定在湖的最底層,因此湖底的水溫比較接近4 ℃。
【變式2】 [2017·武漢]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根據(jù)下表中一些氣體的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氣的質量,合理的是 ( )??A.20 kgB.200 kgC.1000 kgD.2.0×105 kg?
例6 有一種超輕氣凝膠——“全碳氣凝膠”,如圖4-4所示。由氣凝膠制成的“碳海綿”亭亭玉立地靜止在桃花的花蕊上,該“碳海綿”極為輕盈,密度僅為0.16 mg/cm3,即 kg/m3。實驗發(fā)現(xiàn)“碳海綿”被壓縮80%后仍可恢復原狀,因此具有很高的 性。? 圖4-4
探究四 物質微觀結構 新材料
突破1 測量固體物質的密度
④向燒杯中加水到標記處
突破2 測量液體物質的密度
取下5 g砝碼,向右移動游碼
取下10 g砝碼,放入5 g砝碼,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則調節(jié)游碼至天平平衡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課件 質量和密度,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質量單位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質量和密度-中考物理第一輪復習課件PPT,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密度的測量,密度的應用,7×103,m1-m0,質量及其測量,杠桿的平衡條件,分度盤,增減砝碼或移動游碼,密度的相關計算,達標檢測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 中考物理第一輪復習——《質量和密度》課件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