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課題
第1課 我們知道的動物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
教
學
目
標
1、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動物是有生命的;
(2)能說出動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2、科學探究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及其特征;
(2)能觀察一種動物,用語言、圖示描述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特征;
(3)通過動物與玩具熊的比較,學習用證據(jù)來支持自己的看法。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通過對動物的觀察,產生研究動物的濃厚興趣。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培養(yǎng)在生活中親近動物、研究、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觀察一種動物,初步用語言和圖示描述其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比較,能說出動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動物的理由。
教法與學法
教師講解法
教具與媒體
動物卡片或動物標本、玩具熊、學生活動手冊。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聚焦
1、說說我們知道和喜歡的動物。
學生自由回答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講授新課
1、過渡:動物有哪些特征呢?一起來看。
2、提問:圖中的動物在干什么?提示學生用“什么在做什么”的形式去描述
3、魚在游、馬在跑、鷹在飛、袋鼠在跳躍,它們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小結:他們都能自由運動。
5、提問:那其他動物能自由運動嗎?它們是以什么樣的方式運動的?為什么動物能運動?
6、小結:他們都具有生命。
1、學生自由發(fā)言,回答問題。
2、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具有生命能夠自由運動
1、讓學生由能自由運動想到動物是有生命的,為后面教學的展開進行鋪墊。
講授新課
活動1:回顧我們認識的物體特征
1、過渡:動物都能夠自由運動,還有其他的特征嗎?一起來看圖中的動物在吃什么?
2、提示學生用“什么在吃什么”的形式去描述。
3、大熊貓在吃竹子、青蛙在吃昆蟲、狗在啃骨頭、羊在吃草,他們的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小結:他們都要吃食物。
5、提問:那其他動物要吃食物嗎?它們的食物是什么?
6、小結:動物都要吃食物,都能自由運動。
1、學生自由發(fā)言,回答問題。
2、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
鞏固、深化對物體特征的認識,為后面的活動做準備。
問題研討
1、過渡:哪副圖片不是動物?
2、為什么玩具熊不是動物?
3、小結:動物都有生命、動物都能自由運動、動物都要吃食物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并得出結論
通過問題的研討,讓學生能夠根據(jù)前面所學知識,得出為什么玩具熊不是動物的結論。
講授新課,認識更多的動物
1、過渡:認一認這些動物,選擇一種動物說一說你對它的了解。
2、講解幾種動物各自的特征。
3、選擇一種動物,說一說它的主要特征
說一說自己對某一動物的了解
觀察并描述一種動物的特征
1、幫助學生觀察描述某一動物的特征;
2、培養(yǎng)在生活中親近動物、研究、保護動物的意識。
3、提升學生觀察描述動物的能力。
分組競賽
比一比
學生上臺比賽
通過分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懂得分辨動物的各種特征。
鞏固練習
選擇一種動物,畫一畫動物的特點?
學生在科學活動手冊中把自己喜歡的動物畫出來。
通過畫畫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細節(jié)都記在腦海里。
你說我猜
一個學生描述某一個動物的特征,其他同學猜是什么動物。
學生上臺描述
此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描述動物的特征,還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業(yè)布置
回家觀察一種動物
板書設計
我們知道的動物
動物是有生命的
動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動物 生命 運動 食物
課
后
反
思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認識更多的動物,知道動物的各種特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1.我們知道的動物公開課教案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小學1.我們知道的動物教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活動記錄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一年級下冊1.我們知道的動物教案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