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下列典故中,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xiàn)化學變化的是
A.火燒赤壁B.鑿壁偷光C.司馬光砸缸D.鐵杵磨成針
2.選擇燃料需考慮產(chǎn)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下列燃料的利用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焦炭B.酒精C.煤油D.氫氣
3.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B.工業(yè)廢水直接灌溉農(nóng)田
C.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D.將垃圾分類并回收利用
4.學校防控新冠肺炎所用消毒液成分之一是次氯酸鈉,以下反應可生成次氯酸鈉,,其中X的化學式為
A.NaClOB.Na2OC.NaOHD.NaClO3
5.下列對有關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
A.金剛石、石墨的性能不同—— 碳原子排列不同
B.氫元素和氧元素種類不同—— 質子數(shù)不同
C.酒精需要密封保存 —— 酒精分子間有間隔
D.冰水共存物屬于純凈物—— 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構成
6.燃燒與人類的生活以及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下列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電器著火——用水澆滅
C.鉆木取火——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上
D.架空篝火——使木材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7.下列物質的性質與應用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業(yè)冶煉金屬
B.氧氣能支持燃燒,可做發(fā)射火箭的助燃劑
C.鋁能與鹽酸反應,可在鐵欄桿的表面涂鋁粉防止生銹
D.氬氣通電時能發(fā)光,可用作不銹鋼焊接的保護氣
8.過氧化鈉(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氣的來源,它與二氧化碳反應后的生成物為
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
9.下列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時間,質量增加且溶質成分改變的是
A.濃鹽酸B.濃硫酸C.石灰水D.燒堿溶液
10.實驗室用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6%的NaC1溶液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的NaCl溶液,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配制步驟為:計算、稱量、量取、混勻、轉移
B.用到的玻璃儀器為: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C.若其他操作正確,量取水時俯視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D.已配好的溶液轉移到試劑瓶時有滴灑,溶質質量分數(shù)仍為2%
11.下列實驗方案設計正確的是
A.除去鐵粉中的少量銅粉:加入足量稀鹽酸
B.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銅:在空氣中高溫灼燒
C.鑒別NH4NO3固體、NaC1固體:分別加水溶解
D.鑒別氮氣、二氧化碳:分別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12.X、Y、Z有如圖所示的轉化(“→”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則符合要求的X、Y、Z依次為
A.H2、H2O、O2B.C、CO、H2CO3
C.Cu、CuO、CuSO4D.H2O2、H2、H2O
13.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質量二氧化錳固體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一定質量的鎂條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內充分燃燒
C.溫度不變,向一定質量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信息提示:氧化鈣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
D.向兩份等質量等質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鎂粉和鋅粉
14.將一定量的黃銅(銅鋅合金)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過濾,得到56.3g溶液,則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A.9.8%B.19.6%C.20%D.24.5%
二、填空題
15.如圖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huán)圖。
(1)從宏觀角度看,圖中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______(填“氧原子”或“氧元素”);從微觀角度看,圖中三種物質都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
(2)寫出圖中實現(xiàn)b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16.水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區(qū)別硬水和軟水,可加入______進行驗證;生活中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殺菌消毒,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17.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將40℃時相同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________℃,它們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2)40℃時,將30g甲物質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__;
(3)將40℃時70g乙的飽和溶液稀釋到20%,需加水的質量為_________。
18.根據(jù)下圖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1)左圖是實驗室模擬煉鐵,寫出圖中煉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是______。
(2)如圖是探究Mg和Fe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得出Mg比Fe活潑的現(xiàn)象是______。
19.質量相等的C、CH4、C2H2完全燃燒需要氧氣的質量由多到少的順序為______。托盤天平兩邊各放一個燒杯,其中分別裝入足量的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此時天平平衡,將一定質量的金屬鎂、鐵分別加入兩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則加入的金屬鎂、鐵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
20.能源危機是世界性的難題。我國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觀示意圖如圖(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在答題卡上丁圖的方框中,填出相應數(shù)量的微觀粒子的示意圖__________。
21.CO 和 CO2 屬于碳的兩種重要的氧化物。
(1)CO 具有可燃性,而 CO2 一般既不能燃燒也不助然。請解釋它們性質不同的原因_____。
(2)兩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請寫出 CO2 轉化成 CO 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2.將一定量鐵粉加入到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反應后溶液呈藍色。
(1)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有何變化__________?
(2)寫出一定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3)請你分析反應后得到的藍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__________。
三、推斷題
23.A、B、C三種物質均含有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D可作氣體肥料,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6,A與水化合得B.則A→B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C→A的化學反應類型屬于_____;D→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四、實驗題
24.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裝置圖。
(1)寫出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2)B、C裝置都能用來制取二氧化碳,C裝置的優(yōu)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
(3)寫出C裝置中A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五、綜合應用題
25.金屬、酸、堿是重要的化學物質,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關系十分密切。
(1)某同學為探究相關金屬的化學性質,做了下列實驗:
①只通過A和B實驗尚不能證明銀銅的活動性強弱,需補充一個實驗來證明,應補充的實驗是______。
②實驗C中物質充分反應后溶液呈無色,過濾所得濾渣的成分是______。
(2)鐵車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銹蝕,其原因是______;用硫酸除鐵銹(Fe2O3)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如圖是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②當溶液呈中性時,所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是______mL。
③向圖中b點所示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色。
(4)某同學用50g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CO2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后,得到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溶液55.5g,則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參考答案:
1.A
2.D
3.B
4.A
5.C
6.B
7.B
8.D
9.D
10.A
11.C
12.C
13.B
14.B
15.(1) 氧元素 分子
(2)
16. 肥皂水 煮沸
17. 20 33.3% 30g
18.(1) 點燃CO,防止污染空氣
(2)鎂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比鐵產(chǎn)生氣體快
19. CH4> C2H2> C 81:77
20.
21. 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22. 質量減少 硝酸銅、硝酸亞鐵
23. 分解反應
24. 控制鹽酸的滴加速率,控制反應速率(合理即可)
25.(1) Cu和Ag NO3溶液反應。 Ag和Cu,可能有Zn。
(2) 隔絕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
(3) 10 紅色
(4)14.6%
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睢縣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題(一)(word版 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睢縣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題(二)(word版 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