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練36 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一、單項選擇題1.[2021·湖南長沙模擬]下列實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A. 溫度/℃20100FeCl3飽和溶液顏色棕黃色紅褐色 B.  C. c(醋酸)/(mol·L-1)0.10.01pH2.93.4 D.   2.[2021·浙江1月]在298.15K、100kPa條件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N2(g)、H2(g)和NH3(g)的比熱容分別為29.1J·K-1·mol-1、28.9J·K-1·mol-1和35.6J·K-1·mol-1。一定壓強下,1mol反應中,反應物[N2(g)+3H2(g)]、生成物[2NH3(g)]的能量隨溫度T的變化示意圖合理的是    (  )3.[2021·貴州貴陽監(jiān)測]已知可逆反應aA(g)+bB(s)cC(g)+dD(g),其他條件不變,C的物質的量分數和溫度(T)或壓強(p)的關系如圖,根據圖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衡常數KK(T1)>K(T2),K(p1)=K(p2)B.反應達到平衡后,添加合適的催化劑,D的百分含量增加C.e、f點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v(e)>v(f)DT1>T2,p1>p2 4[2021·哈爾濱師大青岡實驗中學月考]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應,當改變條件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生成物的體積分數一定增加?、谏晌锏漠a量一定增加 ③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增加?、芊磻锏臐舛纫欢ń档汀、菡磻俾室欢ù笥谀娣磻俾?/span>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C.②③   D.②⑤ 5.[角度創(chuàng)新]一定溫度下,在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c(SO2)隨時間(t)變化如圖所示。 400℃時壓強對SO2的轉化率的影響如表。壓強0.1MPa0.5MPa1MPa10MPaSO2的轉化率99.2%99.6%99.7%99.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的v大于b點的vB.t2時刻改變的條件一定是增大c(SO2)C.化學平衡常數d點與e點相等D.硫酸工業(yè)中,SO2催化氧化制SO3時采用高壓提高生產效益 6.一定溫度下,1molX和nmolY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g)+Y(g)2Z(g)+M(s),5min后達到平衡,此時生成2amol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X表示此反應的反應速率是(0.1-2a)mol·L-1·min-1B.當混合氣體的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向平衡后的體系中加入1molM,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向上述平衡體系中再充入1molX,v增大,v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7[2021·云南玉溪通海二中高三月考]在某一恒溫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A(g)+B(g)2C(g) ΔH<0。t1時刻達到平衡后,在t2時刻改變某一條件,其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2時間段內,v>vB.Ⅰ、Ⅱ兩過程達到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Ⅰ>ⅡC.t2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向密閉容器中加CD.Ⅰ、Ⅱ兩過程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Ⅰ<Ⅱ 8.[2021·邢臺市高三月考]在某恒溫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發(fā)生可逆反應:A(s)B(g)+C(g), ΔH=-QkJ/mol。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然后縮小容器體積,重新達到平衡。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兩次平衡時,C(g)的濃度相等B.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B)生成n(C)消耗=1:1C.若再向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A,平衡不移動D.若開始時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則達到平衡時吸收QkJ熱量  二、不定項選擇題9.[2021·北京順義區(qū)專項綜合測試]在100℃時,將0.40mol二氧化氮氣體充入2L密閉容器中,每隔一段時間對該容器內的物質進行分析,得到如下數據:時間(s)020406080n(NO2)/mol0.40n10.26n3n4n(N2O4)/mol0.000.05n20.080.0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20s內以二氧化氮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025mol·L-1·s-1B.80s時混合氣體的顏色與60s時相同,比40s時的顏色深C.80s時向容器中加入0.32mol氦氣,同時將容器擴大為4L,則平衡將不移動D.若起始投料為0.20molN2O4,相同條件下達平衡,則各組分含量與原平衡體系對應相等 10.在水溶液中Fe3+和I存在可逆反應:2Fe3++2I2Fe2++I2,平衡常數為K。已知氫氧化鐵和氫氧化亞鐵的溶度積如下:Ksp[Fe(OH)2]=4.87×10-17,Ksp[Fe(OH)3]=2.64×10-39。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反應的平衡常數KB.該可逆反應只能在酸性條件下存在C.加入AgNO3,平衡右移,溶液黃色變淺D.加入CCl4,平衡右移,水溶液層黃色變淺 11.[2021·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月考]羰基法提純粗鎳涉及的兩步反應依次為:(1)Ni(s)+4CO(g)Ni(CO)4(g) ΔH<0(2)Ni(CO)4(g)Ni(s)+4CO(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T2B.可通過高壓的方式提高反應(1)中Ni(CO)4的產率C.反應(2)平衡后,降低溫度,CO濃度增大D.升溫,反應(1)的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12.[2021·廣西賀州市平桂高級中學高三摸底考試]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A(s)+2B(g)2C(g) ΔH<0,反應過程中B、C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1;反應達平衡后在t1、t2、t3t4時分別都只改變了一種條件,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2min內,v(B)=0.1mol·(L·min)B.t1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C.t3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加壓,此時c(B)不變D.t4時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劑,此時c(B)不變 13.[2021·牡丹江一中月考]下列有關平衡常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改變條件,反應物的轉化率增大,平衡常數也一定減小B.反應2NO2(g)N2O4(g) ΔH<0,升高溫度該反應平衡常數減小C.對于給定可逆反應,溫度一定時,其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相等D.CO2(g)+H2 (g)CO(g)+H2O(g)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三、非選擇題14.[2021·浙江1月]“氯堿工業(yè)”以電解飽和食鹽水為基礎制取氯氣等產品,氯氣是實驗室和工業(yè)上的常用氣體。請回答:(1)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氯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A.可采用堿石灰干燥氯氣B.可通過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C.常溫下,可通過加壓使氯氣液化而儲存于鋼瓶中D.工業(yè)上,常用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的氯化氫溶于水制取鹽酸(3)在一定溫度下,氯氣溶于水的過程及其平衡常數為:Cl2(g)Cl2(aq) K1Cl2(aq)+H2O(l)H(aq)+Cl(aq)+HClO(aq) K2其中p為Cl2(g)的平衡壓強,c(Cl2)為Cl2在水溶液中的平衡濃度。①Cl2(g)Cl2(aq)的焓變ΔH1________0(填”>”“=”或“<”)。②平衡常數K2的表達式為K2=________。③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以物質的量濃度表示)為c,則c=________。(用平衡壓強p和上述平衡常數表示,忽略HClO的電離)(4)工業(yè)上,常采用“加碳氯化”的方法以高鈦渣(主要成分為TiO2)為原料生產TiCl4,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Ⅰ.TiO2(s)+2Cl2(g)TiCl4(g)+O2(g) ΔH=181kJ·mol-1,K=3.4×10-29Ⅱ.2C(s)+O2(g)2CO(g) ΔH=-221kJ·mol-1K=1.2×1048結合數據說明氯化過程中加碳的理由:____________。(5)在一定溫度下,以I2為催化劑,氯苯和Cl2在CS2中發(fā)生平行反應,分別生成鄰二氯苯和對二氯苯,兩產物濃度之比與反應時間無關。反應物起始濃度均為0.5mol·L-1,反應30min測得氯苯15%轉化為鄰二氯苯,25%轉化為對二氯苯。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若要提高產物中鄰二氯苯的比例,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A.適當提高反應溫度    B.改變催化劑C.適當降低反應溫度 D.改變反應物濃度 15.[2021·長春實驗中學高三開學考試]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由CO2制備甲醇的過程可能涉及的反應如下:反應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8kJ·mol-1反應Ⅱ:CO2(g)+H2(g)CO(g)+H2O(g) ΔH2反應Ⅲ:CO(g)+2H2(g)CH3OH(g) ΔH3=-90.77kJ·mol-1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Ⅱ的ΔH2=________。(2)反應Ⅲ能夠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________(填“較低溫度”、“較高溫度”或“任何溫度”)。(3)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對于反應Ⅰ,下列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C.CO2、H2、CH3OH、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1:1D.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變化(4)對于反應Ⅰ,不同溫度對CO2的轉化率及催化劑的效率影響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A其他條件不變,若不使用催化劑,則250℃時CO2的平衡轉化率仍位于MB.溫度低于250℃時,隨溫度升高甲醇的產率增大C.M點時平衡常數比N點時平衡常數大D.實際反應應盡可能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以提高CO2的轉化率(5)若在1L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發(fā)生反應Ⅰ,則圖中M點時,產物甲醇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L2/mol2;若要進一步提高甲醇體積分數,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練36 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1A 鹽酸與Al的反應不是可逆反應,不能應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A項符合題意;FeCl3溶液中存在Fe3+的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溶液顏色加深,B項不符合題意;AgCl懸濁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向AgCl沉淀中滴加Na2S溶液,S2-與Ag結合,形成溶解度更小的Ag2S黑色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動,白色沉淀變成黑色,C項不符合題意;醋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的電離平衡CH3COOHH+CH3COO,隨著溶液的稀釋,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稀釋10倍時,溶液pH增大小于1,D項不符合題意。2.B 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C、D錯誤;升高溫度,N2(g)、H2(g)和NH3(g)的能量都升高,升高的能量可以根據比熱容計算,反應物[N2(g)+3H2(g)]能量升高值為(29.1+3×28.9)×ΔT、生成物[2NH3(g)]的能量升高值為(2×35.6)×ΔT,則升高溫度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差值(焓變的絕對值)更大了,A錯誤,B正確。3.A 根據“先拐先平數值大”,知T2>T1,T2T1,溫度降低,C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故K(T1)>K(T2),由于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故K(p1)=K(p2),A項正確;反應達到平衡后,添加合適的催化劑,平衡不移動,D的百分含量不變,B項錯誤;e點對應溫度小于f點對應溫度,故v(e)<v(f),C項錯誤;根據“先拐先平數值大”,知T2>T1,p2>p1,D項錯誤。4.D ①若通過移走生成物的方法,使得平衡正向移動,則生成物的體積分數會降低,故不選①;②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時,生成物的產量一定增加,故選②;③增大某一反應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其它反應物的轉化率增大,自身轉化率降低,故不選③;④增大某一反應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其它反應物的濃度降低,自身增大,故不選④;⑤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時,正反應速率一定大于逆反應速率,故選⑤。故正確序號為②⑤,選D。5.C a點時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b點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從a點到b點,正反應速率逐漸減小,逆反應速率逐漸增大,故a點的v小于b點的v,A項錯誤;t2c(SO2)突然增大,隨后逐漸減小,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t2時刻改變的條件可以是增大c(SO2),還可以是增大壓強,B項錯誤;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反應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因此d點和e點的化學平衡常數相等,C項正確;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可知,增大壓強對SO2的轉化率影響不大,但增大壓強對工業(yè)設備要求高,同時生產成本增大,因此硫酸工業(yè)中,SO2催化氧化制SO3時采用高壓不能提高生產效益,D項錯誤。6.B 由題給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2amolZ消耗amolX,利用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可知v(X)==0.1amol·L-1·min-1,A錯誤;因M為固態(tài),故平衡向右移動,氣體質量變小;若平衡向左移動,氣體質量增加,故當混合氣體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可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M為固體,增大M的量,平衡不發(fā)生移動,C錯誤;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X,反應物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該時刻v增大、v不變,D錯誤。7.C 0~t1時,反應正向進行,v>v,t1t2時,反應達到平衡,vv,A錯誤;t2時刻改變條件后達到平衡時,逆反應速率不變,說明和原平衡等效,A的體積分數Ⅰ=Ⅱ,B錯誤;向密閉容器中加C,逆反應速率瞬間增大,再次建立的平衡與原平衡等效,說明和原平衡相同,符合圖形,C正確;由于溫度不變,所以Ⅰ、Ⅱ兩過程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相等,D錯誤。8.D 縮小容器體積,壓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但A為固體,B、C的物質的量始終為1:1,體積、物質的量均減小,則兩次平衡時,C(g)的濃度相等,A正確;不同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為平衡狀態(tài),則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B)生成:n(C)消耗=1:1,B正確;A為固體,加入少量A,對平衡移動無影響,可以知道平衡不移動,C正確;反應為可逆反應,加入1molB和1molC,不能完全轉化為A,達到平衡時吸收熱量小于QkJ, D錯誤。9.AD 發(fā)生反應2NO2(g)N2O4(g),前20s內v(N2O4)==0.00125mol·L-1·s-1,v(NO2)=0.0025mol·L-1·s-1,A正確。60s、80s時n(NO2)=0.24mol,比40s時的濃度小,顏色淺,B錯誤。容器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錯誤。起始投入0.20molN2O4與起始投入0.40molNO2達到的是同一平衡狀態(tài),D正確。10.C 依據平衡常數含義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的表達式為K,故A正確;根據氫氧化鐵和氫氧化亞鐵的Ksp可知,在堿性條件下,二價鐵離子和三價鐵離子容易生成沉淀,碘單質易與堿反應生成碘離子和碘酸根離子,而且三價鐵離子水解顯酸性,為抑制水解且防止生成沉淀或發(fā)生反應,該反應應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故B正確;加入硝酸銀,銀離子與碘離子生成碘化銀沉淀,導致平衡左移,故C錯誤;加入CCl4,I2被萃取到CCl4中,平衡右移,Fe3+和I2的濃度都降低,水溶液層黃色變淺,故D正確。11.AB 利用信息可知,可采取在低溫(50℃)時讓粗鎳和CO作用,使生成的Ni(CO)4在230℃時分解即可得到純鎳。A.由圖結合實驗原理可知,T2=50℃,T1=230℃,即T1>T2,故A正確;B.反應(1)Ni(s)+4CO(g)Ni(CO)4(g)中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減小,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i(CO)4的產率增大,故B正確;C.反應(2)是反應(1)的逆過程,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平衡后,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O濃度減小,故C錯誤;D.反應(1)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移動,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大,氣體總質量減小,根據M,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D錯誤。12.D 通過圖1可知,v(B)==0.05mol/(L·min),故A錯誤;升高溫度正逆速率都增大,t1時改變的條件不可能是升高溫度,故B錯誤;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增大壓強,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動,容器體積減小,此時c(B)變大,故C錯誤;使用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此時c(B)不變,故D正確。13.BD 改變壓強平衡可能正向進行,反應物轉化率增大,但平衡常數不變,平衡常數只隨溫度變化,故A錯誤;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進行,所以平衡逆向進行,平衡常數減小,故B正確;對于給定可逆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互為倒數,故C錯誤;平衡常數是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據此書寫化學方程式為: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故D正確。14.(1)2NaCl+2H2O2NaOH+H2↑+Cl2(2)A(3)①<?、?/span> ③K1p+(K1K2p)(4)反應Ⅰ+反應Ⅱ得TiO2(s)+2Cl2(g)+2C(s)===TiCl4(g)+2CO(g),該反應的KKK=4.08×1019遠大于K,反應Ⅱ使TiO2氯化為TiCl4得以實現;ΔH=ΔH+ΔH=-40kJ·mol-1,反應Ⅱ可為反應I提供所需的能量(5)AB解析:(1)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氯氣時,同時還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2)氯氣可以與堿反應,所以不能用堿石灰干燥氯氣,A說法錯誤;氯氣可以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在飽和食鹽水中存在濃度較大的氯離子,可以使氯氣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動,因此氯氣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可以通過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B說法正確;常溫下,干燥氯氣不容易與金屬鐵反應,所以可通過加壓使氯氣液化而儲存于鋼瓶中,C說法正確;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氯化氫溶于水得到鹽酸,因此工業(yè)上,常用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的氯化氫溶于水制取鹽酸,D說法正確。(3)①Cl2(g)Cl2(aq)表示的是氯氣的溶解平衡,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即升溫,平衡Cl2(g)Cl2(aq)逆向移動,說明正向放熱,則ΔH1<0。②根據化學方程式和平衡常數的意義可得,K2。③Cl2(g)Cl2(aq)與Cl2(aq)+H2O(l)H(aq)+Cl(aq)+HClO(aq)相加可得到Cl2(g)+H2O(l)H(aq)+Cl(aq)+HClO(aq),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以物質的量濃度表示)為c,根據物料守恒可知,cc(Cl2)+c(HClO)+c(Cl),由于HCl是強電解質,若忽略水的電離和次氯酸的電離,則c(H)=c(Cl)=c(HClO),由K2可知c(Cl)=c(HClO)=[c(Cl2)K2],由K1可知,c(Cl2)=K1p,則c(Cl)=c(HClO)=(K1K2p),因此,cK1p+(K1K2p)。(4)根據反應Ⅰ:TiO2(s)+2Cl2(g)TiCl4(g)+O2(g) ΔH=181mol·L-1K=3.4×10-29,可知該反應正向進行程度非常小,正向反應還需要吸收能量,所以單獨進行該反應是不可能的;加碳消耗氧氣促進反應Ⅰ平衡正向移動,同時由反應Ⅰ+反應Ⅱ得:TiO2(s)+2Cl2(g)+2C(s)===TiCl4(g)+2CO(g) ,KKK=4.08×1019遠大于K,從而使TiO2氯化為TiCl4得以實現。(5)由題意可知,在該溫度下,生成對二氯苯的反應更容易發(fā)生,說明生成鄰二氯苯的反應活化能大,如果想促進生成鄰二氯苯,可以提高反應溫度,A正確,C錯誤;還可以通過改變催化劑,改變反應途徑,使生成鄰二氯苯的反應更容易發(fā)生,B正確;反應物濃度對于平行反應的影響是相同的,D錯誤。15.(1)+41.19kJ·mol-1 (2)較低溫度(3)BD (4)BD (5)16.7% 0.148(或者) 增大壓強(降低溫度)解析:(1)根據蓋斯定律:Ⅱ=Ⅰ-Ⅲ得反應②的ΔH2=+41.19kJ·mol-1。(2)ΔG=ΔHT·ΔS<0時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該反應的ΔS<0、ΔH<0,當溫度較低時,反應Ⅲ能夠自發(fā)進行。(3)因為氣體的質量、體積不變,則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混合氣體的密度都不變化,不能作為判斷是否平衡的根據,A錯誤;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可說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平衡常數未知,CO2、H2、CH3OH、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1:1,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變化,可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4) 催化劑不影響CO2的平衡轉化率,A正確;反應Ⅰ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甲醇的產率降低,B錯誤;反應Ⅰ為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移動,所以M化學平衡常數大于N, C正確;反應是放熱反應,為提高CO2的轉化率,低的溫度下有利于平衡正向進行,但催化劑的活性、反應速率減小,D錯誤。(5)在1L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發(fā)生反應Ⅰ,圖中M點時二氧化碳轉化率50%, 產物甲醇的體積分數=×100%=16.7%, K=0.148, 反應Ⅰ為放熱反應且反應后氣體體積減小,若要進一步提高甲醇的體積分數,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壓強或降低溫度。  

相關試卷

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36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

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36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2×1023,已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統考版2024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36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

這是一份統考版2024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36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共5頁。

全國通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練36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含答案:

這是一份全國通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練36化學平衡的移動及影響因素含答案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