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表達技巧
比喻、比擬、夸張、借代、雙關、對偶、反問、設問、互文、反復、頂針、通感等; 襯托、對比、象征、烘托、比興、用典、托物言志、借古諷今、想象、渲染、白描等; 描寫(時空、虛實、動靜、感官、點面、色彩等)、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小見大、卒章顯志、抑揚 (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借古諷今、托物言志、伏筆鋪墊等。
常見修辭手法(8種):
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
比 喻
——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說明另一事物。(修辭效果:主要是或化平淡為生動;或化深奧為淺顯;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冗長為簡潔。)
她的笑容像一朵盛開的紅玫瑰。
本體是被比喻的事物,喻體與本體相對,是比喻的一部分(把花瓣比作蝴蝶,花瓣是主體,蝴蝶就是喻體)。喻體是對本體特征的有效并極形象的修飾。 通常喻體與本體有著各方面的相似之處,這樣說能把本體描繪得更加形象生動。
其一,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兩種本質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構成比喻。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像螞蟻一樣擠在一起” 從情感上看感覺別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 仿佛沒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寬了許多?!敝皇钦f明情況,并非比喻。
(三)運用比喻應注意三個問題:
例題:下列句子在修辭運用上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愛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謠?! ? B.那里的蔬菜跟與水果一樣貴。 C.他的臉色像紙一樣白?!  ? D.這里的老鼠跟貓一樣大。解析: 本題考查辨析比喻句與比較句的能力。 構成比喻的本體與喻體應是性質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處的不同類事物,A、C、D三句能構成比喻,B句的“蔬菜”與“水果”是同樣性質的東西,句中的“一樣”只是它們的價格,屬比較。答案:B
比擬是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物、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①把人擬作物 咱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不管怎樣,且把這矛盾重重的詩篇埋在壩下,它也許不合你秋天的季節(jié),但到明春準會生根發(fā)芽……
1、擬人:把物當人寫。賦予物以人的感情、動作、狀態(tài)和語言①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②這時,春風送來沁鼻的花香,滿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歡笑,仿佛對張老師那美好的想法給予肯定與鼓勵。
2、擬物: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①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翹起來。②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比擬作用:給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動的富有情趣的表達效果。
3、借 代
——不直接說出人或事物的名稱,而用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名稱或屬性來代替,從而突出表達對象特點的一種修辭手法。
運用借代應注意的問題:
——使用借代,借體和本體的關聯(lián)要力求明顯,否則,容易造成費解或誤解。借代的本體不在句中出現(xiàn)。
借代與借喻的區(qū)別:其一,借喻側重相似性,借代側重相關性。其二,借喻能改為明喻而借代不能 。例:1、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可改為明喻:我們之間的隔閡像一層可悲的厚障壁。)  2、紅領巾在招手。?(小學生像紅領巾在招手。)
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lián)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2016江蘇)下列熟語中,沒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項是(3分)A.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B.人皆可以為堯舜C.化干戈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A項,運用比喻手法,“為”是比喻詞;B項,“堯舜”代指杰出的人,屬于“個別代一般”;C項,“干戈”是武器,代指戰(zhàn)爭,“玉帛”是絲織品,代指和平,都是“特征代整體”;D項,“西施”代指美女,屬于“個別代一般”。
擴大夸張:故意把描寫對象說的“大、多、高、深、強……”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s小夸張:故意把描寫對象說的“小、少、低、弱、淺……”例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針眼兒大。超前夸張:時間上把后出現(xiàn)的事物提前。例如:太陽剛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
引起豐富聯(lián)想,突出事物本質特征,鮮明地表達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過五關,斬六將。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詞性相同平仄相合語義相關
排比的特點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
作用:內容集中,增強氣勢;增添語言的節(jié)奏感、旋律 美; 有力地渲染藝術形象;充分抒發(fā)思想感情。
含義: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特點:用不著回答,答案已包含在問句中。 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 語氣強烈,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能激發(fā)讀者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設問是首先提出疑問,然后自己回答。特點:有問有答。設問的作用: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例如: ?????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
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
形式:設問自問自答,反問寓答于問
作用:設問是為了加強讀者印象,啟發(fā)讀者思考;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使語意更加鮮明。
1、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2、誰說孩子來到人間只是索取?孩子帶給這個世界的幸福難道不比他們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嗎?

相關課件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專題十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含詳解):

這是一份(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專題十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含詳解),共45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課件: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課件,共4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修辭手法設題,散文中考,放在古詩鑒賞中考,放在作文中考有文采,構建知識體系,比喻打比方,比擬變個臉,◆比擬與比喻的區(qū)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語言運用之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課件: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語言運用之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課件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2023屆高考專題一輪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之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含仿用句式) 課件

2023屆高考專題一輪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之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含仿用句式) 課件

高考語文復習----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課件PPT

高考語文復習----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課件PPT

高考語文總復習第一單5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課件PPT

高考語文總復習第一單5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課件PPT

江蘇版高考語文總復習專題四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和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課件PPT

江蘇版高考語文總復習專題四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和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