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竹石[清.鄭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賞牡丹〔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詠
物
詩
詠物與寫景的區(qū)別1、從描寫對象上,詠物詩中只有一個主體描寫對象,主要描寫此物的特點;而其它詩中的景物描寫多是由多個景物構成一幅總體的畫面,沒有主次之分。2、從作用上,詠物詩是借詳細描寫物的特征來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詩中的景物描寫是通過一幅畫面,渲染一種氣氛,從側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了解事物形象的基礎知識和常見題型。2、掌握詩歌事物形象的方法和答題步驟。
3、提高鑒賞事物形象的能力。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
常見物象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
“梅花”梅花迎寒而開,傲霜斗雪:堅韌不拔,不畏嚴寒,象征君子隱士。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蘭花”蘭花生長在深山野谷,清雅幽香、姿態(tài)優(yōu)美,蘊含著追求淡泊,高潔賢德的精神,象征君子隱士。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 (徐渭《蘭》)
“竹子”竹子本固性直、心空節(jié)貞,蘊含著正直謙虛、堅貞高潔的品質,象征著隱士君子。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 (張九齡《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菊花”菊花臨秋而開,顏色淡雅,凌冰傲霜,蘊含著頑強執(zhí)著、淡泊名利的精神,象征隱士君子。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畫菊》)
“松柏”松柏生長環(huán)境惡劣,但它經寒不衰、枝干堅勁,具有一種凜然正氣。象征堅貞不屈、孤直高潔,古人常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jié)的贊美和追求。后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
“蟬”①棲高飲露:品行高潔清高。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詠蟬》)②叫聲凄慘:孤獨無助,凄楚哀婉。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李商隱《蟬》)“杜鵑”①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guī)、杜宇、子鵑。在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讓位于他的臣子后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凄涼哀傷。 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②叫聲如“不如歸去”:鄉(xiāng)思鄉(xiāng)愁。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秦觀《踏莎行》)
“烏鴉”“烏鴉”通體黑色,常出現荒涼處。蘊有衰敗荒涼之意。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秦觀《滿庭芳》)
“鷓鴣”叫聲嘶啞“行不得也哥哥”游子思鄉(xiāng)離愁別緒。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鴻雁”“鴻雁”也叫“雁書”“雁足”“魚雁”等,是書信、音訊的代稱。相思之情春秋遷徙:羈旅思鄉(xiāng)“斷鴻”“斷雁”指失群的孤雁:孤獨悲傷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提問方式①簡要分析詩歌中塑造的××形象;②詩歌中的語句描寫體現了物象怎樣的品性特點;③詩歌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義;④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或何種情懷)?
高考設題的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鑒賞思路方法:物的外形特征+物的內在神韻、品格+詩人的理想情操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小松 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締栴}】分析詩中小松形象,說說它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情志。
一、本詩描寫了小松哪些特征:
外在特征:生長于深草。 內在特征:不甘埋沒
外在特征:“刺頭”指松針,又直又硬 。內在特征:生命力頑強。
外在特征:挺拔高聳。內在特征:堅強不屈、有凌云之志。
二、小松與詩人有哪些“契合點”:
詩人出身微寒,才華出眾,卻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這首詩以小松喻人,刻畫“小松”不為環(huán)境所困,挺拔生長的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沒,堅強不屈的精神。
事物形象題型答題步驟①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結合詩句具體分析形象(結合表現手法);③點出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精神等)。
詩中刻畫了一個不為環(huán)境所困,挺拔生長,頑強不屈的“小松”形象?!白孕〈填^深草里”寫出小松生長于深草,不為環(huán)境所困,長滿松針,有旺盛的生命力,頑強不屈。詩人以小松喻人,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沒,堅強不屈的精神。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嘆庭前甘菊花 ① 杜甫庭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殘花爛熳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咀ⅰ竣俑示栈ǎ河置婢?,家菊,花黃,莖紫,味甘可入藥,葉可作羹食?!締栴}】全詩塑造了甘菊怎樣的形象,有何寓意?
① 塑造了生不逢時,不被欣賞,無所依靠,飽受風霜,頑強執(zhí)著的甘菊形象?!耙茣r晚”“不堪摘”寫菊花因為移植時間晚,沒能趕上在重陽節(jié)綻放,生不逢時?!翱臻L”寫出菊花不被欣賞?!笆薄袄p風霜”寫菊花孤苦無依,飽受風霜侵襲。 ②以花喻人,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慨。
2.(2020·江蘇高三)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觀放白鷹二首 李白一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二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①。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咀ⅰ竣侔司琶斧C人捕獲鷹后,剪其勁羽,使其不能遠高飛離去。(1)第一首詩中,詩人是從哪些角度來刻畫胡鷹形象的?請簡要分析。(2)詩人在這兩首詩中分別寄寓了哪些人生態(tài)度?
(1)①抓住鷹的外在形態(tài)特征,寫出了鷹之白; ②抓住鷹的本領,寫出了鷹能百里察秋毫的特點。(2)①第一首詩人以鷹自比,以鷹外形的潔白喻自己高潔的情操,以鷹明察秋毫喻自己才華卓絕。 ②第二首詩人以鷹自比,雖然暫時沒有被重用,但遲早有一天,會鵬程萬里,直飛云霄,表達了詩人的樂觀自信。
【20年高考新課標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苦筍 陸游藜藿盤中忽眼明①,駢頭脫襁白玉嬰。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我見魏征殊媚嫵②,約束兒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養(yǎng)成,放使干霄戰(zhàn)風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飯菜。②唐太宗曾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第15題:詩人由苦筍聯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
①歷史上的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②苦筍與生俱來的“苦節(jié)”,象征“耿介”的性格,與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應該得到認可。
對比閱讀
請簡要分析三首詩歌中柳樹的特點和手法,作者借柳表達了什么感情?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 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帶斜陽又帶蟬!詠 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亭亭玉立,柳條的紛披下垂像翠綠的絲帶
對柳樹的喜愛、贊賞,借柳表達對春天的贊美
春日繁華得意、婀娜多姿,秋日零落憔悴、凄楚哀傷
對柳的哀傷。借柳自傷遲暮、自嘆身世。
對柳的諷刺、嘲弄。借柳諷刺倚勢猖狂的小人。
賀詩用比喻、擬人、設問的手法,寫出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像翠綠的絲帶情感:對柳樹的喜愛贊賞之情。
李詩用對比、托物言志手法。寫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衰颯凄涼,令人悲嘆。情感:表達了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自傷遲暮、自嘆身世。
曾詩擬人、托物諷世手法,寫柳條狂舞、柳絮紛飛的情況。情感:表達了對柳的諷刺嘲弄。對倚勢猖狂的小人的憎惡之情。
+物+物的特征(外和內)+
表達詩人……情感(追求、理想)
答題格式:詩人筆下物+結合詩句+特征+詩人托物言志+表達了什么感情(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樣的精神)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鑒賞人物形象,鑒賞事物形象,理解意象含義內涵,分析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鑒賞景物形象,題型示例,答題方法,例題解析,牛刀小試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事物形象 課件,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鑒賞事物形象,理解意象含義內涵,分析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鑒賞景物形象,畫面描述題,意境賞析題,畫面描述,畫面描述“3步驟”,意境賞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事物形象”題匯編 課件,共2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