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TP的結構簡式和簡式中A、P所代表的含義(1)結構簡式: A—P~P~P 。?(2)A: 腺苷 ;P: 磷酸基團 。?2.圖中a是 高能磷酸鍵 ,其中 遠離A的高能磷酸鍵 易形成和斷裂。?3.圖中b為 高能磷酸鍵水解釋放能量 的過程,其作用是 為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
巧學妙記 直接能源ATP,五種元素來組成;?腺苷磷酸高能鍵,易斷重建行功能。4.ATP與ADP相互轉化的反應式5.ATP的來源(1)動物和人: 細胞呼吸 。?(2)綠色植物: 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
二、細胞呼吸的方式1.有氧呼吸(1)過程
2.無氧呼吸(1)場所: 細胞質基質 。?(2)條件: 無氧和多種酶 。?(3)生成物: 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4)化學反應式
考點一ATP的結構和作用
1.ATP和ADP相互轉化是不可逆反應
由表可以看出,ATP的合成和ATP的水解在所需的酶、能量來源、能量去路和反應場所方面不盡相同,因此,ATP和ADP的相互轉化 不是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應。?
2.ATP與光合作用及細胞呼吸的關系(1)與光合作用的關系(2)與細胞呼吸的關系
3.細胞內產生、消耗ATP的生理過程
考向一 ATP的結構與作用1.(2015海南卷)ATP是直接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有機物。關于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酒精發(fā)酵過程中有ATP生成B.ATP可為物質跨膜運輸提供能量C.ATP中高能磷酸鍵水解可釋放能量D.ATP由腺嘌呤、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
2.下圖1表示三磷酸核苷的結構,圖2表示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據(jù)圖判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中X表示含氮堿基,若X為鳥嘌呤,則可表示GTPB.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和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C.UTP、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鍵是直接由物質氧化獲能產生的D.人體成熟紅細胞沒有線粒體,但能產生ATP
考向二 生物體中ATP與ADP的轉化3.(2015河南安陽月考)下列關于生物體內的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丙都不含高能磷酸鍵B.植物體內能量1可以用于水的光解C.乙是構成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D.能量2可以來自蛋白質水解
4.ATP合成酶是細胞中常見的蛋白質,它由兩部分組成,F0為嵌入生物膜的疏水端,F1為生物膜外的親水端(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TP合成酶與ATP的共同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B.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形成一磷酸腺苷(AMP),AMP是某些酶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C.ATP合成酶存在于原核細胞細胞膜,真核細胞線粒體內膜、葉綠體類囊體膜等生物膜上;構成這些生物膜基本骨架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親水端D.人體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的ATP水解供能,此時肌肉細胞中ATP合成酶沒有活性
知識延展 ATP產生量與O2供給量之間的關系模型分析?(1)細胞可以通過無氧呼吸產生少量ATP,因此在O2為0的時候,ATP的產生量大于0。(2)一定范圍內,隨O2供給量增多,有氧呼吸明顯加強,ATP的產生量隨之增加。當O2供給量達到一定值后,其產生量不再增加,是由酶、有機物、ADP或磷酸等限制因素所致。(3)當橫坐標表示呼吸強度時,ATP的產生量曲線應從原點開始。
考點二細胞呼吸的方式及過程
1.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
2.有氧呼吸過程中各元素的來源和去路(1)CO2是在第 二 階段產生的,是由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的,場所是 線粒體基質 。?(2)O2參與了第 三 階段,[H]和O2結合生成水,所以細胞呼吸產生的水中的氧來自于 O2 ,場所是 線粒體內膜 。?(3)有氧呼吸過程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應物中的水參與第 二 階段反應,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由[H]和O2結合生成的。?
考向一 細胞呼吸的過程、場所、物質和能量變化1.圖甲是細胞呼吸示意圖,圖乙是某細胞器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④階段均放出少量能量B.水參與第④階段的反應,該過程發(fā)生在圖乙中的b處C.人體細胞分解等量的葡萄糖,③階段釋放CO2的量是④階段的1/3D.①⑤分別發(fā)生在圖乙中的a、c處
2.(2013全國Ⅱ卷)下列與微生物呼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肺炎雙球菌無線粒體,但能進行有氧呼吸B.與細菌呼吸有關的酶由擬核中的基因編碼C.破傷風芽孢桿菌適宜生活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中D.有氧和無氧時,酵母菌呼吸作用產物不同
考向二 細胞呼吸方式的判斷3.下圖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氧濃度為a、b、c、d時,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氧濃度為a時,有氧呼吸最弱B.氧濃度為b時,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無氧呼吸的1/5C.氧濃度為c時,適于貯藏該植物器官D.氧濃度為d時,有氧呼吸強度與無氧呼吸強度相等
4.(2015北京朝陽期末)提倡有氧運動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右圖所示為人體運動強度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氣消耗速率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為有氧呼吸,BC段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CD段為無氧呼吸B.運動強度大于C時,肌肉細胞CO2的產生量將大于O2消耗量C.無氧呼吸使有機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其余儲存在ATP中D.若運動強度長時間超過C,會因為乳酸大量積累而使肌肉酸脹乏力
解題錦囊 “三看法”判斷細胞呼吸的類型?(1)一看反應物和產物①消耗O2或產物中有H2O,一定進行了有氧呼吸。②產物中有酒精或乳酸,一定進行了無氧呼吸。(2)二看物質的量的關系①無CO2產生?只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②不消耗O2,但產生CO2?只進行產生酒精的無氧呼吸。③O2消耗量等于CO2釋放量?只進行以葡萄糖為底物的有氧呼吸。
②原核細胞: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故原核細胞的細胞呼吸在細胞質和細胞膜上進行,其呼吸方式應根據(jù)產物來判斷。
考點三影響細胞呼吸的環(huán)境因素及應用
1.影響細胞呼吸的外部因素分析
2.O2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影響的曲線分析
(1)氧氣作為有氧呼吸的原料,可同時影響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速率。①圖甲中O2體積分數(shù)為0時,只進行 無氧呼吸 ,隨O2體積分數(shù)增大,有氧呼吸逐漸 增強 ,無氧呼吸逐漸 減弱 。當O2體積分數(shù)為0~10%時,細胞 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當O2體積分數(shù)為10%以上時,只進行 有氧呼吸 。?
②圖乙中三條曲線分別表示無氧呼吸CO2釋放量、有氧呼吸O2吸收量(或有氧呼吸CO2釋放量)及兩種呼吸CO2釋放總量。(2)圖中R點為兩種細胞呼吸CO2釋放總量的最低點,一般認為此時細胞的呼吸消耗 最少 。?AB段長度=BC段長度,說明此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釋放CO2量相等,則此時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應為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 1/3 。?3.植物組織細胞呼吸速率的測定(1)測定植物組織細胞呼吸速率的指標: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釋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內氣體壓強減小,刻度管內的水滴 左 移。單位時間內 液滴左移的距離 即表示呼吸速率。?
(2)條件:整個裝置必須 遮光 處理(如右圖所示),否則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干擾呼吸速率的測定。?(3)為防止微生物呼吸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應對裝置進行滅菌處理,同時對所測材料進行 消毒 處理。?(4)為排除氣壓、溫度等物理因素的影響,應設置 對照 實驗,將所測定的生物材料 滅活 (將種子煮熟),其他條件均 不變 。?
考向一 以曲線模型為信息載體,考查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1.下列是影響呼吸速率的因素,根據(jù)圖示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超過最適溫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細胞呼吸受抑制B.O2濃度為10%時適宜貯藏水果和蔬菜C.適當提高CO2濃度利于貯藏水果和蔬菜D.一定范圍內,種子含水量是制約種子呼吸作用強弱的重要因素
2.某實驗室用兩種方法進行酵母菌發(fā)酵葡萄糖生產酒精。甲發(fā)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氣,乙發(fā)酵罐中沒有氧氣,其余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過程中,每小時測定兩發(fā)酵罐中氧氣和酒精的量,記錄數(shù)據(jù)并繪成坐標曲線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結束時,消耗葡萄糖較多的是甲發(fā)酵罐B.甲、乙兩發(fā)酵罐分別在第4 h和第0 h開始進行無氧呼吸C.甲、乙兩發(fā)酵罐實驗結果表明,酵母菌為異養(yǎng)厭氧型生物D.該實驗證明向發(fā)酵罐中連續(xù)通入大量的氧氣可以提高酒精的產量
考向二 以實驗分析的形式,考查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3.(2015全國Ⅱ卷)將三組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別培養(yǎng)在含有相同培養(yǎng)液的密閉培養(yǎng)瓶中,一段時間后,測定根吸收某一礦質元素離子的量。培養(yǎng)條件及實驗結果見下表: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有氧條件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B.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與溫度的變化無關C.氮氣環(huán)境中,該植物幼根細胞吸收該離子不消耗ATPD.與空氣相比,氮氣環(huán)境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
4.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不同濃度α-萘乙酸溶液對花生種子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實驗過程中若保持注射器活塞不移動,測量出的單位時間內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如下表所示。請根據(jù)實驗裝置及表中所示結果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實驗裝置中有色液滴移動的方向是向左,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為因變量B.實驗裝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植物細胞呼吸產生的CO2C.某一階段花生種子有活性,但有色液滴不移動,則此時花生種子中產生ATP的場所是線粒體D.與③組相比,當α-萘乙酸溶液濃度為10-6ml/L時,有色液滴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更小
考點四(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2.實驗流程提出問題:酵母菌使葡萄糖發(fā)酵產生酒精在有氧條件下,還是無氧條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細胞呼吸的產物分別是什么?
作出假設:針對上述問題,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如酵母菌可用于釀酒、發(fā)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設
3.注意事項(1)通入A瓶的空氣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證第三個錐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混濁是由 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的CO2 所致。?(2)B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待 酵母菌將B瓶中的氧氣消耗完 ,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確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 無氧呼吸 產生的。?
考向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為了研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某生物小組制作了圖中a~f所示裝置,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 )
A.若a裝置液滴不移動,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無氧呼吸B.若a裝置液滴左移,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有氧呼吸C.連接e→c→d,給裝置通空氣,d中石灰水變混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有氧呼吸D.f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后,連接f→d,d中石灰水變混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無氧呼吸
1.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分子簡式為A—P~P~P,它是生物體新陳代謝的直接能源物質。2.ATP在細胞中含量很少,但轉化非???。3.細胞中產生ATP的生理過程是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4.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5.在酸性條件下,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與乙醇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
6.有氧呼吸三個階段均能產生ATP,第三階段產生ATP最多。7.有水產生的細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8.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實質都是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形成ATP。9.不同生物細胞無氧呼吸的產物不同,直接原因是所含酶的種類不同。10.O2抑制細胞無氧呼吸,促進細胞有氧呼吸。
1.辨析ATP的結構與功能(1)ATP在生物體內含量少,但轉化十分迅速,從而使細胞中的ATP總是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2)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不是可逆反應。因為轉化過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來源和去路以及反應場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質是可循環(huán)利用的。(3)ATP的合成需要2種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過程中有水生成。(4)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簡寫為A—P~P~P,高能磷酸鍵斷裂時能夠釋放出高達30.54 kJ/ml的能量,所以ATP是與能量有關的一種物質,不能將兩者等同。
2.辨析細胞呼吸的過程(1)真核生物細胞呼吸的場所并非只有線粒體①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②無氧呼吸始終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③無線粒體的真核細胞(或生物)只能進行無氧呼吸,如成熟紅細胞、蛔蟲等。④原核細胞生物無線粒體,也可能進行有氧呼吸,如好氧型細菌等。
(2)CO2的產生與細胞呼吸方式的判斷①不產生CO2的細胞呼吸一定是無氧呼吸,如乳酸發(fā)酵。②產生CO2的細胞呼吸不一定就是有氧呼吸,如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3)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階段不需要O2,只有第三階段需要O2。(4)有O2參與的有氧呼吸過程是氧化分解過程,沒有O2參與的無氧呼吸過程也是物質氧化分解過程。
1.能夠直接給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ATP。 (√)2.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為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2014江蘇卷,14C)(√)3.ATP可為物質跨膜運輸提供能量。(2015海南卷,3B)(√)4.氮氣環(huán)境中植物幼根細胞吸收離子不消耗ATP。(2015全國Ⅱ卷,1C)(×)
5.細胞內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應,只發(fā)生在有氧條件下。 (×)6 .無氧呼吸不需要氧參與,因而其底物的分解不屬于氧化反應。 (×)7.根據(jù)石灰水混濁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可檢測酵母菌產生CO2的多少。 (√)8.肌肉細胞中的線粒體含量比脂肪細胞多,是因為肌肉收縮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9.細胞呼吸的產物中如果沒有H2O的產生,就一定是無氧呼吸。 (√)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總復習3.2ATP與細胞呼吸完美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固考基·雙基體系優(yōu)化,研考點·重點難點探究,光反應,丙酮酸,悟高考·真題演練,課時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總復習11.2細胞工程完美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固考基·雙基體系優(yōu)化,研考點·重點難點探究,雜交瘤,特異性抗體,悟高考·真題演練,課時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總復習1.1走近細胞完美課件PPT,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1講走近細胞,-4-,-5-,-6-,-7-,-8-,-9-,-10-,-11-,-12-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