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常見自然災害-2--3--4-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主要氣象災害1.洪澇(1)成因。①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降水特征(降水量、時長、強度)、氣候異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②人為原因: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泥沙淤積,抬高河床;圍湖造田,湖泊萎縮,蓄洪能力下降。(2)危害:淹沒農田、道路;破壞水利工程設施;沖毀建筑;造成人員傷亡;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持續(xù)發(fā)展。-5-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3)防御措施。①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庫;中游興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建立分洪、蓄洪區(qū),河道裁彎取直;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②生物措施:上中游地區(qū)植樹造林;調整農業(yè)結構;有計劃退耕還林、還湖。③組織管理:加強監(jiān)測預報,建立洪水預警系統;提高公民防災減災意識;實行防洪保險等。-6-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2.干旱(1)成因。①自然原因:氣候特征(降水和蒸發(fā))、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農作物需水季節(jié)。②人為原因: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加劇干旱,如用水量大(人口、工農業(yè));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費嚴重。(2)危害:空氣干燥、地表水徑流水位大幅下降、動植物死亡、飲水困難、農作物減產或絕收、工業(yè)停產等。-7-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3)防御措施。①工程措施: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②生物措施:植樹造林,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③農業(yè)技術:調整農業(yè)結構,改進耕作制度,選擇耐旱的作物;推廣節(jié)水灌溉技術,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開展農田水利建設,興修水利。④組織管理:加強監(jiān)測預報,建立應急預警機制;進行人工增雨;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節(jié)水意識;實行水價調節(jié)。-8-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3.臺風(颶風)(1)成因: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2)危害: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引起洪澇災害并導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發(fā)生,破壞農業(yè)及交通、通信設施。(3)防御措施:加強災害監(jiān)測與預報;制定防災應急預案;合理規(guī)劃,減少沿海地區(qū)土地利用強度,控制經濟發(fā)展規(guī)模;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和海岸防護(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難場所等工程性防御設施;進行防災教育和培訓等。-9-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4.寒潮(1)成因: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雨、雪、冰凍等天氣。(2)危害:強烈的大風、降溫天氣使農作物和牲畜受到凍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響。(3)防御措施:加強監(jiān)測、預報;建立應急預警機制;采取措施確保農(棚體加固、壓緊棚膜、保溫防凍)牧(圈舍加固、畜禽保暖)業(yè)安全;注意交通安全,防寒保暖等。-10-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5.沙塵天氣(1)成因: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fā)旺盛),植被稀疏,表土疏松;風力強勁;人類對當地植被的破壞。(2)危害:沙埋(埋壓農田、村莊、工礦、鐵路、公路、水源)、風蝕(土壤肥力下降)、大風襲擊(毀壞房屋、刮翻火車、摧毀電桿,造成人、畜傷亡)和污染大氣環(huán)境(沙石、浮塵彌漫,空氣渾濁,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生產生活(交通出行與安全、室外作業(yè)等)。(3)防治措施: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環(huán)保意識;建立風沙災害的監(jiān)測、預報體系;因地制宜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種草;設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11-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2020百校聯考)龍卷風的形成既需要有暖濕空氣交匯提供對流條件,又要求高空和低空都有強風,還需要有較平坦的地形。據此完成第1~3題。1.下列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qū)發(fā)生龍卷風概率最高的是(  )A.云南B.廣東C.山西D.青海2.龍卷風災害的主要特點是(  )A.風力大,破壞力強B.消退緩慢,持續(xù)時間長C.尺度大,影響區(qū)域廣D.伴有暴雨,易發(fā)洪澇 答案解析-12-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3.當龍卷風襲來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在教室上課遇到龍卷風,應立即跳出教室向樓上跑B.乘汽車在野外遇到龍卷風,應棄車尋找低洼區(qū)藏身C.獨自在家遇到龍卷風,要躲到迎著龍卷風方向的墻壁處抱頭蹲下D.如果在室外遇到龍卷風,要尋找大樹、電線桿等抱緊 答案解析-13-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我國氣象災害成因的相關性 -14-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2018全國Ⅱ卷,6~8)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東北長白山高山苔原帶矮小灌木的凍害反而加劇。調查發(fā)現,長白山雪期縮短;凍害與坡度密切相關,而與海拔基本無關;西北坡為凍害高發(fā)區(qū)。據此完成第1~3題。1.在高山苔原帶,與坡度密切相關,而與海拔基本無關的指標是(  )A.大氣溫度 B.降水量C.積雪厚度 D.植被覆蓋度2.長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凍害高發(fā),是因為該坡(  )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氣溫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風力最大 答案解析-15-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3.氣候變暖但凍害加劇的原因可能是(  )A.蒸騰加劇B.低溫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陽輻射減弱 答案解析-16-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2014北京卷,4~5)下圖示意北半球夏季4個氣旋的移動路徑。讀圖,完成第4~5題。4.氣旋(  )A.①給南亞地區(qū)帶來大風暴雨天氣B.②自東南向西北方向移動C.③移動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熱帶洋面5.影響氣旋④移動路徑的主要是(  )A.東南信風 B.副熱帶高壓C.極地東風 D.北赤道暖流 答案解析-17-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主要地質災害1.地震(1)成因。①地震發(fā)生的原因:多為構造地震,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wěn)定,巖漿活動頻繁;也有陷落地震和人為誘發(fā)的地震。②影響烈度(地震破壞程度)的因子:震級、震源深淺、震中距、地質構造、建筑的抗震能力、發(fā)生時間、發(fā)生地點。(2)危害: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危害最大;次生災害——誘發(f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表物質滑落,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3)防御措施:加強地震監(jiān)測和預報;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加強宣傳,提高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震后救災應急能力;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加強國際合作等。-18-知識梳理基礎反饋2.崩塌、滑坡、泥石流(1)成因。①崩塌、滑坡:地表破壞、破碎;地形坡度大;外力作用,如氣候濕熱,風化強,多暴雨。②泥石流:特定的地質形態(tài)和坡度;大量的泥沙、石塊;集中的水源。(2)危害:加速地表侵蝕,造成水土流失(生態(tài)破壞);破壞農田、城鎮(zhèn)與村莊、工礦企業(yè)、道路等;造成人畜傷亡。(3)防御措施:加強監(jiān)測預報,建立應急預警機制;修建護坡工程,錨固山體;植樹種草;確定潛在發(fā)生災害的位置;加強對山體的觀察;對高風險區(qū)的居民及時疏散遷移。能力突破真題通關-19-知識梳理基礎反饋(2018云南昆明檢測)下圖為我國西南某地區(qū)地質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2題。1.巖溶通道形成的地質環(huán)境主要特征是(  )A.炎熱干燥 B.寒冷干燥C.溫暖濕潤 D.寒冷濕潤2.圖示地區(qū)(  )①甲地易發(fā)滑坡災害?、谝业貫榘鍓K張裂區(qū)?、郾貫橄蛐惫取、芏〉乜赡転槟炒蔚卣鸬恼鹪碅.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能力突破真題通關 答案解析-20-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地質災害在成因上的關聯性分析 -21-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2014上海卷,45~4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泥石流是我國一種多發(fā)的地質災害,常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一批地理工作者對我國華北某山區(qū)進行泥石流危險性評估,劃定了該區(qū)泥石流的高危區(qū)、中危區(qū)和低危區(qū)分布范圍。-22-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圖2 華北某山區(qū)A—B剖面示意圖(1)該地區(qū)泥石流哪幾個月份發(fā)生的概率比較高?為什么?(2)判斷圖中①②③所示區(qū)域哪一個是泥石流高危區(qū),并說明理由。-23-知識梳理基礎反饋能力突破真題通關答案:(1)月份:7、8、9月。原因:該地地處華北地區(qū),7、8、9月為一年中降水頻率和強度比較大的月份,在其他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這段時間更易發(fā)生泥石流災害。因此發(fā)生泥石流災害的概率也較其他月份高。(2)判斷:①所示區(qū)域為高危區(qū)。理由:與西北坡相比,該山脈東南坡坡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東南坡為迎風坡,降水頻率和強度大于西北坡,東南坡有一斷層,斷層活動更易誘發(fā)松散碎屑物失穩(wěn),因此更容易發(fā)生泥石流災害。(降水活動與斷層兩點任答一點即可)解析:第(1)題,根據文字材料,鎖定圖示地區(qū)位于華北地區(qū),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第(2)題,從地形坡度、地質構造、松散碎屑物、降水等條件判斷泥石流高危區(qū)所處的位置。

相關課件

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災害第21講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課件: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災害第21講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課件,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七章自然災害,續(xù)上表,答案1A2C,答案3A4D,讀圖完成1~2題,答案1B2C,答案3D4B,答案1A2D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災害第20講地質災害及防治課件: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災害第20講地質災害及防治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七章自然災害,考點一地震災害,續(xù)上表,答案1B2C,答案3A4C,考點二滑坡和泥石流,答案1A2C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災害第19講氣象災害及防治課件: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災害第19講氣象災害及防治課件,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七章自然災害,續(xù)上表,干旱災害,2洪水應急,3洪水中的救助,答案1D2A,答案3D4C,寒潮災害,臺風的結構及天氣,答案1D2B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202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常見自然災害課件

202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常見自然災害課件

202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集訓19常見自然災害課件

202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集訓19常見自然災害課件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第3講常見天氣系統課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第3講常見天氣系統課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十八常見的自然災害課件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十八常見的自然災害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