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 古代日本練習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 古代日本練習,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夯基達標,培優(yōu)促能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夯基達標
“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鄙鲜霾牧嫌兄谖? 們了解()
大化改新的背景
大化改新開始的標志C.大化改新的經(jīng)過
D.大化改新產(chǎn)生的影響
日本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征。古代史上,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向老師學 習,這位老師是()
A.美國B.中國
C.俄國D.英國
孫立祥在《日本三次社會轉型及其歷史啟示》中指出,日本通過三次“開國”,成功實現(xiàn)了社會的 全面轉型。其中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的歷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黑船事件
C.明治維新D.軍部上臺
某校九年級學生在學完《古代日本》這一課后,編排了歷史劇《大化改新》,下列情景中正確的是 ()
劇中大化改新仿效歐洲的莊園制
劇中日本宣布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劇中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 D.劇中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中國學者吳廷理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來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國家所有制”。據(jù)此分析,吳廷理認為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會性質應是()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6.日本武士的最初職責是()
A.保護天皇B.保護幕府
C.保護莊園D.保護國家
7.12 世紀晚期,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開啟幕府統(tǒng)治的是()
A.德川家康B.桓武平氏
C.源賴朝D.德川慶喜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陳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書中提到“中古時期,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向老師學 習……后來,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師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逼老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收錢占地”。
材料二日本地方豪強崛起,他們占有大片土地,建起莊園,為保護自己的莊園和統(tǒng)治,豪強建立軍事集 團,特殊的武士階層逐漸形成。
材料三 幕府政治始于 1192 年鐮倉幕府建立,中間經(jīng)過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戰(zhàn)國時代,到 1603 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統(tǒng)一的武家政權江戶幕府。1867 年,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還政于天皇,幕府時代宣告結束。
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師”學習并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這次改革 是什么?這次改革對日本的影響是什么?
結合材料二,分析日本武士階層產(chǎn)生的原因。
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三中的“幕府政治”的特點是什么?
二、培優(yōu)促能
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統(tǒng)治者通過派遣使臣和留學生,積極學習中國典章制度,并通過大化改新,在日本 建立了()
A.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B.民主政治
C.奴隸制共和國D.資本主義制度
《全球通史》中提及:“6 世紀起,中國文明大規(guī)模傳入日本……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边@里的“作用更為重大”指的是()
①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②建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
會④促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唐朝初年,日本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典章制度,這對 646 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生的實質性變化是()
A.天皇掌握了實權 B.引進中國先進制度
緩和了各種矛盾,穩(wěn)定了政局
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武士是日本以武藝為專業(yè)的社會階層,他們是日本封建社會平安時代中期以后統(tǒng)治階級的忠實仆 從。武士集團形成的原因是()
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
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C.幕府政治開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5.12 世紀至 19 世紀中期的日本被稱為幕府統(tǒng)治時期,這是因為()
A.天皇、將軍、武士構成了日本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 B.幕府將軍把持國家大權,天皇大權旁落
天皇為名義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
統(tǒng)治者在幕府議政
★6.日本因善于學習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日本文明是在吸收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結合 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務。
【文物“析”歷史】材料一
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誰設計和建造的?日本遣唐使回國后推動了哪次重大社會變革?
材料二
根據(jù)上表,請說出日本大化改新的目的。
這兩則材料反映出日本的什么特點?
大化改新時的日本
中國隋唐
政治
中央
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地方
設立國、郡、里
郡縣制
經(jīng)濟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
租庸調制
租庸調制
參考答案
一、夯基達標
1.A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這一內部危機促使天皇和一些留學中國的日本人士決心參照唐朝的典章制度,實行改革。故選A 項。
2.B
3.A從 646 年開始,日本效仿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A 項正確。
4.C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的改革,A 項錯誤。日本大化改新將土地收歸國
有,土地不能買賣,B 項錯誤。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D 項錯誤。故選C 項。
5.C6.C7.C
8.參考答案 (1)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日本地方豪強崛起,他們占有大片土地,建起莊園,為保護自己的莊園和統(tǒng)治,豪強建立軍事集團,武士階層逐漸形成。
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實際上大權旁落,國家大權基本掌握在武士階層手中。
二、培優(yōu)促能
1.A2.D
3.D根據(jù)題干信息“使日本發(fā)生的實質性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故D 項符合題意。
4.B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地方豪強為保護自己的莊園,組成一種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
5.B幕府統(tǒng)治時期的國家大權主要由幕府將軍把持,幕府將軍實際上成為日本的最高統(tǒng)治者。
6.參考答案 (1)鑒真。大化改新。
(2)試圖仿照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豪強的勢力。(3)善于學習,長于模仿。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九年級上冊第11課 古代日本當堂檢測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點突破,6世紀前的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團,探究活動,當堂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達標測試,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夯基達標,培優(yōu)促能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第15課 探尋新航路同步訓練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夯基達標,培優(yōu)促能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