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皇帝歷12世,傳16帝,共276年。
“明之亡,實亡于萬歷,始亡于嘉靖”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皇室內部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明武宗將政事交給宦官劉瑾處理,自己在宮中縱情享樂,還四出游玩,甚至公開搶掠民女。明熹宗愛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樣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給宦官魏忠賢。于是,魏忠賢權傾朝野,人稱“九千歲”。
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皇室貴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瘋狂土地兼并,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明神宗 (1573-1620)
明神宗,年號萬歷,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48年。
遙控三大戰(zhàn)役 并全部獲勝
萬歷年間礦監(jiān)稅使,明朝衰敗的開始。
明光宗朱常洛當了20年太子,轉正一個月,因吃仙藥駕崩,38歲。
他的人生理想——木匠
魏忠賢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歲”。他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時人“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1620-1627)
明思宗 (1611-1644)
崇禎帝朱由檢繼位后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生活節(jié)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在位期間爆發(fā)農民起義,關外后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
明朝最后 一位皇帝
1.法紀松弛,各級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
2.土地兼并嚴重,農民流離失所。
富者動連阡陌,貧者地鮮立錐。饑寒切身,亂之生也,職此之由。 ——《明清史料》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1)根本原因: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2)直接原因:陜西北部一帶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饑民遍野,官府不顧民眾死活,催征如故。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 1644年4月,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
三、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1616年,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 1636年,改國號為清。
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并與清軍聯(lián)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zhàn)失利,退回北京后轉戰(zhàn)各地,最后失敗。
政治腐敗,宦官擅權。社會動蕩不安,土地兼并嚴重。賦稅沉重,階級矛盾尖銳,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爆發(fā)。
思考: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敗、社會動蕩
1.明太祖時,曾攜鐵牌于宮門:“內臣(宦官)不 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比欢敲鞒?,宦 官專政曾幾度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直接原 因是( ) ①皇帝昏庸,少問政事 ②宦官利欲熏心,權 力膨脹 ③朝臣阿諛奉承,治國無方 ④藩 王勢力太大,亟須監(jiān)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面是滿洲貴族興起和清朝建立過程中發(fā)生 的重大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①建立后金 ②改國號為清 ③遷都北京 ④統(tǒng)一女真各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這是一份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7課 明朝的滅亡精品課件ppt,文件包含第17課明朝的滅亡pptx、崇禎帝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17課 明朝的滅亡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情境思考,學習目標,政治日益腐敗,土地兼并嚴重,社會動蕩不安,治世良言,史料實證,1李自成起義,2建立政權,④結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17課 明朝的滅亡優(yōu)質課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復習反饋,朝政混亂,朕非亡國之君,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清朝八旗圖,探究案,第17課明朝的滅亡,訓練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