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無色透明的液體都能飲用 B.自然界中的水主要用于人們的日常飲用 C.地球表面的的大約三分之二是水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云層越厚看起來越白 B.云層越厚看起來越黑 C.云的黑白與云層薄厚無關
3.發(fā)生月食時,太陽、地球和月球的位置應該是( )。
A.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中間 B.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中間 C.太陽在地球和月球中間
4.利用手電筒和木圓柱模擬影子變化的實驗中,手電筒和木圓柱分別模擬的是( )。
A.光源和擋光物 B.擋光物和光源 C.光源和影子
5.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下列哪種方法不合適( )。
A.觀察圖片 B.查找資料 C.乘坐宇宙飛船到月球上去
二.填空題
1.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 ),( )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
2.農(nóng)歷上半月的月相變化規(guī)律是( ),下圖的月相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大約是農(nóng)歷( )[填“二十三”或“初八”]。
3.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能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地球的( )和( )絕大多數(shù)都來自太陽。
4.(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它每時每刻都在以( )方向圍繞地球旋轉。
5.月球是( )的衛(wèi)星,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的光。
三.判斷題
1.遮光物只有是一個不透明、不發(fā)光的物體才能形成影子。( )
2.水是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 )
3.月亮只在每年中秋節(jié)最圓最亮。( )
4.觀察影子變化時根據(jù)太陽的照射角度,確定方向,把觀察紙放在平地。( )
5.天空中看起來大小差不多的星星距離我們的遠近是一樣的。( )
四.連線題
1.連線題。
通過核聚變產(chǎn)生光和熱
有面積廣闊的月海 太陽
有豐富的液態(tài)水和空氣 地球
有動物和植物生存 月球
會產(chǎn)生黑子和耀斑
五.簡答題
1.制作以地球為主題的海報,應該如何選取資料?
2.一個月內(nèi),月相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
六.綜合題
1.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2.小宇用模擬實驗觀察帆船進港、出港和航行情況,根據(jù)實驗回答問題。
a.用橡皮泥做一只小帆船,插一根火柴梗作為“桅桿”。
B.用地球儀模擬地球,讓小帆船在地球儀上移動模擬航行,觀察小帆船進港和出港的情況。
C.讓小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擬航行。
D.比較并解釋小帆船在地球儀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時所觀察到的不同現(xiàn)象,同時據(jù)此猜測地球的形狀。
(1)觀察小帆船進港,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再把小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擬航行。兩次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
3.比較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的大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B
3.A
4.A
5.C
二.填空題
1.30萬千米;光年
2.亮面在右,由缺變圓;下半月;二十三
3.光;熱
4.月球;逆時針
5.地球;太陽
三.判斷題
1.√
2.√
3.×
4.√
5.×
四.連線題
1.如下:
五.簡答題
1.答:確定資料來源→判斷資料的科學性→比較資料→選用資料
2.月相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性的。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側。
六.綜合題
1.材料:地球儀、紙做的小船、火柴棒。步驟:(1)在紙做的小船上插一根火柴棒當作桅桿。
(2)讓船在地球儀上模擬航行。
(3)觀察船進港時,發(fā)現(xiàn)先看見船只的槍桿,再看見船身;觀察船出港時,發(fā)現(xiàn)船只的船身先消失,然后槍桿才消失。
2.(1)通過讓小帆船在地球儀上移動模擬進港和出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小帆船沿著球體航行,小帆船進港時總是先看見“桅桿”(火柴梗),然后才是船身,出港時觀察到的情況相反。
(2)把小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擬航行,則一直能夠同時看見“桅桿”(火柴梗)和船身。
3.29;71;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小
這是一份科學三年級下冊太陽、地球和月球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達標檢測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我們把地球上的海洋分成大洋,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教科版 (2017)太陽、地球和月球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一課一練,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月相周期的時間為,產(chǎn)生影子需要的條件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太陽、地球和月球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同步練習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太陽和月球的共同點是,陽光下同一物體的影子在不同時刻,地球表面水和陸地的面積相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