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百強?!可綎|省實驗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及答案 15
2019~2020學年度高一年級模塊檢測試題
高一物理
(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
第Ⅰ卷(共52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第1~8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物理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如圖所示為某款出行軟件提供的從山東省實驗中學中心校區(qū)至濟南新航實驗外國語學校的駕車導航界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推薦的三種方案位移都相同
B.圖中的“27公里”“34公里”“41公里”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C.圖中推薦的第三種方案駕車時間最短,但平均速度最小
D.研究汽車在導航圖中的位置時,不可以把汽車看作質(zhì)點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止在桌面上的物體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B.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C.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與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用手豎直握住一瓶子,手對瓶子的靜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
3.(★)下列陳述的生活事例中都涉及“快”字,其中指加速度的是( )
A.從濟南到北京,如果乘高鐵很“快”就能到達
B.在110m欄比賽中劉翔是選手中最“快”的
C.運用ABS技術(shù),既能保證汽車緊急剎車時的安全,又能使汽車很“快”停下來
D.空客A30客機在20000m高空飛得很“快”
4.(★)一個石子從高處由靜止釋放,做自由落體運動,在第1s內(nèi)、第2s內(nèi)、第3s內(nèi)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
A.1∶2∶3 B.1∶4∶9
C.1∶3∶5 D.1∶1∶1
5.(★)滑板愛好者由靜止開始沿一斜坡勻加速下滑,經(jīng)過斜坡中點時的速度為v,則到達斜坡底端時的速度為( )
A.2v B.3v
C.2v D.5v
6.(★)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a車和b車,其位移-時間圖象分別為圖中直線a和曲線b.t=3s時,直線a和曲線b剛好相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3s時,兩車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B.a車做勻速運動,b車做加速運動
C.在運動過程中,b車始終沒有超過a車
D.在0~3s的時間內(nèi),a車的平均速度比b車的大
7.(★)機場的一段行李傳送裝置可以簡化成如圖所示的模型:一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在電機帶動下以恒定的速度向右運行,現(xiàn)將一個行李箱輕輕放在左端,則行李箱在傳送器上向右運動的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情況為( )
A.先受向左的滑動摩擦力,再受向右的靜摩擦力
B.先受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再受向左的靜摩擦力
C.先受向左的滑動摩擦力,勻速后不受摩擦力
D.先受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勻速后不受摩擦力
8.(★)明朝謝肇潮的《五雜組》中記載:“明姑蘇虎丘寺廟傾側(cè)。議欲正之,非萬緡不可。一游憎見之,曰:無煩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將木楔從塔身傾斜一側(cè)的磚縫間敲進去,經(jīng)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設(shè)所用的木楔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楔背BC寬為d,側(cè)面AB長為l,現(xiàn)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圖所示,不計木楔的重力,木楔兩側(cè)產(chǎn)生的推力為( )
A.dlF B.ldF
C.d2lF D.l2dF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5分,選不全得3分,選錯得0分)
9.(★)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當t=0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14m/s,方向向東;當t=3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8m/s,方向仍向東。當t為多少時,物體的速度大小變?yōu)?m/s( )
A.5s B.6s
C.7s D.8s
10.(★)如圖,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受到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物體始終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為mg-Fsinθ
B.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
C.當θ不變,F變大時,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變大
D.當F不變,θ變大時,地面受到的壓力變大
11.(★)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km
C.在前4小時內(nèi),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一直比甲車的大
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
12.(★)物體以速度v勻速通過直線上的A、B兩點,所用時間為t?,F(xiàn)在物體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然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至B點速度恰好減為0,所用時間仍為t,則物體的( )
A.vm可為許多值,與a1、a2的大小有關(guān)
B.vm只能為2v,與a1、a2的大小無關(guān)
C.加速和減速過程的位移大小可能有許多值,與a1、a2的大小有關(guān)
D.加速和減速過程的位移大小有確定值,與a1、a2的大小無關(guān)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8分)
三、實驗題(共2小題,共8分。)
13.(★)(5分)某學習小組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來測滑塊的加速度,由導軌標尺可以測出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L,窄遮光板的寬度為d,窄遮光板依次通過兩個光電門的時間分別為t1、t2。
(1)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的瞬時速度分別為v1= ;v2= ;在計算瞬時速度時應(yīng)用的物理方法是 (選填“極限法”、“微元法”或“等效替代法”)。?
(2)滑塊的加速度可以表示為a=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表示)。?
14.(★)(3分)如圖甲所示,用鐵架臺、彈簧和多個已知質(zhì)量且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探究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g取10m/s2)
(1)為完成實驗,還必需的實驗器材是( )
A.彈簧測力計 B.刻度尺
C.天平 D.秒表
(2)圖乙是彈簧彈力F與彈簧伸長量x的F-x圖線,由此可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m,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40分。)
15.(★)(8分)兩個同學在學習了自由落體知識后想利用刻度尺測量反應(yīng)時間。甲同學用兩個手指捏住直尺的頂端,乙同學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0刻度處做捏尺的準備,但手不碰直尺,如圖所示,乙同學看到甲同學放開直尺時,立即捏住直尺。某次實驗乙捏住直尺的刻度為40cm。(g=10m/s2,已知8=2.8,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請你估算出乙同學這次實驗的反應(yīng)時間;
(2)求乙同學剛捏住尺子瞬間時尺子下落的速度大小。
16.(★)(10分)如圖所示,一物體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輕彈簧水平拉該物體,當物體即將開始運動時彈簧伸長了3cm,當拉著物體勻速前進時彈簧伸長了2.7cm,用此彈簧測量該物體的重力時彈簧伸長了10cm,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200N/m,求:
(1)物體在水平地板上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
(2)物體和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17.(★)
(10分)如圖所示,細繩OA與豎直方向成45°角,細繩OB水平;細繩OA、OB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為1002N,細繩OC能夠承受足夠大的拉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結(jié)果可用根式表示)
(1)當所懸掛重物的重力為50N時,細繩OA、OB的拉力分別是多大?
(2)為使細繩OA、OB均不被拉斷,細繩OC下端所懸掛重物的最大重力為多大?
18.(★)(12分)團霧被稱為冬季高速行車的“流動殺手”,團霧內(nèi)可見度極低,極易發(fā)生交通事故。在大霧天氣,某高速公路某路段突然遭遇團霧,在該路段同一直線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轎車和貨車速度大小分別為v1=30m/s、v2=20m/s,轎車在與貨車距離s0=12m時轎車司機才發(fā)現(xiàn)前方有貨車,若此時轎車立即勻減速剎車,則轎車要經(jīng)過s=112.5m才能停下來。兩車均可視為質(zhì)點。
(1)轎車剎車過程的加速度為多大?若轎車剎車時貨車以速度v2勻速行駛,通過計算分析兩車是否會相撞;
(2)若轎車在剎車的同時給貨車發(fā)信號,貨車司機經(jīng)t0=1s做出反應(yīng)并立即以大小a2=2m/s2的加速度勻加速行駛,通過計算分析兩車是否會相撞。
答案全解全析
1.考向 位移與路程 平均速度 質(zhì)點
分析 根據(jù)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平均速度的定義、質(zhì)點的條件解題。
解析 A: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三個方案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故A正確;
B:圖中的所標的是軌跡的長度,指的是路程,故B錯誤;
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時間,第三種方案時間最短,平均速度最大,故C錯誤;
D:汽車大小相對于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能夠看作質(zhì)點,故D錯誤。
答案 A
點評 本題考查對物理概念的理解:(1)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物體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2)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時間;(3)當物體自身的大小、形狀對于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時,就可以把物體看成質(zhì)點,而與物體大小無關(guān)。
2.考向 重力 彈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解析 A:壓力不是重力,它們的施力物體不同,受力物體不同,性質(zhì)也不同,故A錯誤;
B: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故B錯誤;
C: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與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用手握住被子,手對杯子的摩擦力和重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故D正確。
答案 D
點評 本題考查力學概念,注意彈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力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要恢復(fù)原狀,對與它接觸的受力物體而產(chǎn)生的力的作用。
易錯警示 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
相同之處:①大小相等 ②方向相反 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之處:①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②相互作用力性質(zhì)相同,平衡力性質(zhì)可以不同;③相互作用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平衡力作用效果可以抵消;
3.考向 加速度的理解
分析 利用加速度的定義判斷。
解析 A:乘高鐵很快能到達,指的是動車的速度大,故A錯誤;
B:劉翔是最快的,指的是他所用時間短,速度大,故B錯誤;
C:汽車很快停下來,說明速度變?yōu)榱愕臅r間短,速度變化的快,加速度大,故C正確;
D:客機飛得很快指的是速度大,故D錯誤。
答案 C
點評 本題考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率,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變化的越快時,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大小不是由速度大小和速度變化量大小決定,加速度為零時速度不一定為零,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
4.考向 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
分析 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解題。
解析 第一秒內(nèi)下落的距離h1=12gt2=5m
第二秒內(nèi)下落的距離h2=12g(2t)2-12gt2=15m
第三秒內(nèi)下落的距離h3=12g(3t)2-12g(2t)2=25m
再根據(jù)平均速度v=?t,所以平均速度之比等于1:3:5,故選C
答案 C
點評 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 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推論都適用。自由落體下落高度h=12gt2、末速度v=gt、高度與速度滿足v2=2gh;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連續(xù)相等時間間隔通過的位移之比為1:3:5:7:.........:(2n-1) 。
5.考向 速度與位移關(guān)系
分析 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分別列出前半程和全程的關(guān)系式求解。
解析 設(shè)斜坡長為x,對于前半程:v2=2ax2,
對與全程:vt2=2ax,
聯(lián)立解得vt=2v,故選A
答案 A
點評 本題也可以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中點的速度vx2=v02+vt22求解,下滑過程v0=0,所以v=vt22,得vt=2v
6.考向 x—t圖像
分析 x—t圖像的斜率代表速度,本題通過分析a、b圖像形狀判斷b車是否超過a車;根據(jù)縱坐標的變化量分析位移關(guān)系,從而得到平均速度關(guān)系
解析 AB:t=3s時,兩圖像的斜率相等,代表兩車速度相等,a車斜率不變,代表勻速,加速度為零,b車斜率逐漸減小,速度減小,做減速運動,加速度不為零,故A、B錯誤;
C:從圖像可知,b車坐標小于等于a的坐標,所以b車始終沒有超過a車,故C正確;
D:0-3s內(nèi),a車位移6m,b車位移8m,由平均速度v=xt可知,a車的平均速度小于b車的,故D錯誤。
答案 C
點評 x—t圖像反映了各個時刻物體的位移情況,斜率代表速度,斜率不變代表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交點代表某時刻處于同一位置,即相遇。
7.
考向 摩擦力有無和方向的判斷
分析 行李箱先加速后勻速,根據(jù)相對運動法和平衡條件判斷兩段的摩擦力。
解析 行李箱輕放在傳送帶上,隨傳送帶加速運動,行李箱的速度小于傳送帶的速度時,相對于傳送帶向左滑動,故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滑動摩擦力;當行李箱加速到和傳送帶速度相等后,將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水平方向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受摩擦力,故D正確
答案 D
點評 判斷摩擦力的方向常見方法:
(1)相對法:以與研究對象相接觸的其他物體為參考系,判斷研究對象相對于參考系的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該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動力阻力法:分析摩擦力是物體運動的動力還是阻力,若是動力,則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若是阻力,則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3)假設(shè)法:假設(shè)接觸面光滑,看研究對象相對于參考系向哪個方向運動,則摩擦力和這個方向相反。
8.考向 力的分解
分析 可將力F沿與木楔斜面垂直的方向分解,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圖示,求出木楔對兩邊產(chǎn)生的推力。
解析 F沿兩側(cè)分解的力是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圖,
則有:
F=F1cos(90°-θ2)+F2cos(90°-θ2)=2F1cos(90°-θ2)=2F1sinθ2
F1=F2sinθ2=ldF,故木楔在兩側(cè)產(chǎn)生的推力為ldF,故B正確。
答案 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用力的觀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考查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綜合素養(yǎng);一個力究竟該分解成怎樣的兩個力,要看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后再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
9.
考向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yīng)用
分析 運用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求解加速度,再求減速為2m/s所用時間
解析 物體的加速度a=vt-v0t=8?143m/s2=-2m/s2
當物體速度大小變?yōu)?m/s,方向向東時,t1=v-v0a=2?14-2=6s,B正確;當物體速度大小變?yōu)?m/s,方向向西時,t2=v-v0a=-2-14-2s=8s,D正確。
答案 BD
點評 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時,要注意題中所給物理量的方向,在規(guī)定正方向后,分“+”“—”代入公式求解。
10.考向 受力分析和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
分析 先對木箱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后根據(jù)平衡條件列式求解。
解析 對物體受力分析,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得:
水平方向:f=Fcosθ
豎直方向:N+Fsinθ=mg
A:地面受到的壓力N'=N=mg-Fsinθ,A正確;
B:靜摩擦力大小為f=Fcosθ,B錯誤;
C:當θ不變,F變大,摩擦力f=Fcosθ變大,C正確;
D:當F不變,θ變大,壓力N'=N=mg-Fsinθ變小,D錯誤。
答案 AC
11.考向 v—t圖像的應(yīng)用
分析 分析A、B物體v—t圖像的形狀、斜率、橫縱截距和圖形面積得到物體的運動信息。
解析 A:在第1小時末,乙車的速度仍然為負值,運動方向不變,故A錯誤;
B:在第2小時末,甲車位移x甲=12×30×2km=30km,乙車位移x乙=-12×30×2km=-30km,此時兩車相距Δx=(70-30-30)km=10km,故B正確;
C:圖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圖可知,乙車圖像斜率總是大于甲車斜率,故C正確;
D:第4小時末兩車速度相等,但并未相遇,故D錯誤。
答案 BC
規(guī)律總結(jié) (1)在v—t圖像中,某一點代表此時刻的瞬時速度,時間軸上方速度是正,時間軸下方速度是負。(2)v—t圖像切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傾斜為正,右下方傾斜為負;斜率不變的傾斜直線,代表勻變速直線運動。(3)v—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代表位移,時間軸上方為正,時間軸下方為負。(4)v—t圖像的交點代表速度相等,是相距最近或相距最遠的臨界條件。
12.考向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yīng)用
分析 結(jié)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推論得出vm和v的關(guān)系;結(jié)合速度位移關(guān)系討論位移。
解析 AB:當物體勻速通過A、B兩點時有x=vt,當物體先加速后減速通過AB兩點時,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得總位移x=vm2t1+vm2t2=vm2t,則有vm2t=vt,得vm=2v,所以vm與a1、a2的大小無關(guān),A錯誤,B正確 ;
CD: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加速、減速階段的位移分別為x1=vm22a1、x2=vm22a2,故x1x2=a2a1,又因為x1+x2=x,解得x1=a2xa1+a2、x2=a1xa1+a2,所以加速和減速過程的位移大小可能有許多值,與a1、a2的大小有關(guān),故C正確,D錯誤。
答案 BC
方法技巧 運動學問題一般具有多種分析方法,在解題時應(yīng)培養(yǎng)自己用多種方法進行分析及解答問題的能力,找出最優(yōu)解法,以便快速解題。
(1)如果題目中無位移x,也不需求位移,一般選用速度公式v=v0+at。
(2)如果題目中無末速度v,也不需求末速度,一般選用位移公式x=v0t+12at2。
(3)如果題目中無運動時間t,也不需求運動時間,一般選用導出公式v2-v02=2ax。
(4)如果題目中無加速度a,也不涉及加速度的問題,一般選用平均速度公式v=xt=v0+v2=vt/2 13.
考向 實驗測量加速度
分析 根據(jù)光電門記錄的擋光時間計算滑塊通過光電門1、2時的速度,利用x=vt2-v022a計算加速度。
答案 (1)dt1,dt2,極限法(每空1分);(2)(dt2)2-(dt1)22L(2分)
解析 (1)由于遮光板通過光電門的時間極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時速度。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分別為v1=dt1、v2=dt2,這種物理方法時極限法;
(2)根據(jù)位移速度關(guān)系式x=vt2-v022a可得a=v22-v122L=(dt2)2-(dt1)22L
點評 光電門和打點計時器都是計時儀器,都可以計算物體的瞬時速度,是常用的力學實驗儀器。
14.考向 探究彈簧彈力和形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
分析 根據(jù)胡克定律F=kΔx得F=k(L-L0),來處理乙圖,結(jié)合圖像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答案 (1)B (2)200 彈簧有自身重力(每空1分)
解析 (1)本實驗需要測量彈簧的原長和伸長后的長度,故需要用刻度尺,彈力大小可用F=nmg計算,不用彈簧測力計。
(2)根據(jù)胡克定律F=kΔx,圖像的斜率代表勁度系數(shù),則k=ΔFΔx=7?0(4-0.5)×10-2N/m=2.0×102N/m;橫軸截距代表F=0時,彈簧有伸長,是由于彈簧自身重力引起的。
點評 注意胡克定律的兩種表達形式:彈力與形變量的關(guān)系F=kΔx、彈力與彈簧長度的關(guān)系F=k(L-L0),做題時要加以區(qū)分。還要注意題中坐標軸的單位,統(tǒng)一使用國際制單位運算。
15.考向 課本做一做實驗“看看你反應(yīng)的快慢”
分析 用尺子測量下落高度,再利用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h=12gt2和v2=2gh求解。
解析 (1)直尺做自由落體運動,由h=12gt2(2分)
得t=2?g=0.28s(2分)
(2)由v2=2g?(2分)
得v=2.8m/s(2分)
(其他公式得出正確結(jié)果同樣得分)
點評 本題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測量人的反應(yīng)時間,考查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核心素養(yǎng),解題時要注意題目中描述的量與公式中哪個物理量相對應(yīng)。
16.考向 摩擦力大小
分析 利用胡克定律求拉力,剛開始運動的拉力等于最大靜摩擦力;勻速運動時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與拉力二力平衡,根據(jù)f=μN計算動摩擦因數(shù)
解析 (1)物體即將開始運動時,由平衡條件fm=kx1=6N(4分)
(2)勻速運動時f=kx2=5.4N(1分)
f=μN=μG(2分)
測重力時G=kx3=20N(1分)
聯(lián)立得μ=0.27(2分)
點評 在計算摩擦力大小時,先判斷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大小f=μN(N是壓力),靜摩擦力要根據(jù)平衡條件運算,即靜摩擦力等于使物體產(chǎn)生靜摩擦的外力的大小,靜摩擦力存在最大值,范圍是0FOB,故增大重力時,OA先被拉斷。(1分)
當FOA=1002N時,重物的重力最大,即
Gm=FOAcosθ=100N(3分)
點評 (2)解決物體平衡類問題的方法步驟如下:
①確定研究對象;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
③選取適當?shù)闹苯亲鴺讼?將不在坐標軸上的力進行正交分解,受力簡單時,可用合成法或分解法;
④根據(jù)平衡條件列方程:Fx合=0和Fy合=0;
⑤對方程進行求解,必要時需對結(jié)果進行討論。
18.考向 追及問題
分析 (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求轎車加速度,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兩車速度相同時間,根據(jù)位移公式求位移再判斷是否相撞;(2)根據(jù)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出貨車接到信號后兩車距離,以及轎車速度,再求速度相等時經(jīng)歷時間,分別計算位移分析是否相撞。
解析 (1)轎車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為:a1=v122s=3022×112.5m/s2=4m/s2(2分)
當兩車的速度相同時,用時為t1,則:v1-a1t1=v2(2分)
轎車比貨車多運動的位移為:x1=v1+v22t1-v2t1=12.5m
因為x1>s0,所以兩車會相撞(2分)
(2)經(jīng)過時間t0=1s兩車的距離為:x2=s0-(v1t0-12a1t02-v2t0)(1分)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2=4m
轎車的速度為v3=v1-a1t0=(30-4×1)m/s=26m/s(1分)
當兩車的速度達到相同時,還需要時間為t2,則:v3-a1t2=v2+a2t2(1分)
代入數(shù)據(jù)得:t2=1s
該過程中轎車的位移x3=v3t2-12a1t22=24m(1分)
貨車的位移x4=v2t2+12a2t22=21m(1分)
所以兩車不能相碰(1分)
點評 追及問題是運動學中較為綜合且有實踐意義的一類習題,它往往涉及兩個以上物體的運動過程,每個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又不盡相同.對此類問題的求解,除了要透徹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練運用運動學公式外,還應(yīng)仔細審題,挖掘題文中隱含著的重要條件,并盡可能地畫出草圖以幫助分析,確認兩個物體運動的位移關(guān)系、時間關(guān)系和速度關(guān)系,再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求解。
追上時兩車處于同一位置,可由運動示意圖分析位移關(guān)系;速度相等是相距最近、相距最遠、恰好相撞和恰好不相撞的臨界條件;還要注意兩車是否同時運動,誰先誰后,必要時還可以利用v—t圖像求解。
這是一份6【全國百強校】山東省日照市2019-2020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校際聯(lián)考物理試題(學生版),共15頁。
這是一份9、【全國百強?!可綎|省濰坊市2019-2020學年度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11月)物理試題(學生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8、【全國百強校】山東省泰安一中2019-2020高一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學生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