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期末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及相關(guān)拓展考查(5、6單元)
(以下內(nèi)容??夹问剑禾羁铡⑦x擇、判斷)
二十一、《古詩詞三首》
1.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
2.竹喧歸浣女, 。隨意春芳歇, 。
3. ,江楓漁火對愁眠。 ,夜半鐘聲到客船。
4.山一程, ,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 。
風(fēng)一更, , ,故園無此聲。
5.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朝代)的 。蘇軾稱贊他的詩“ ,
. ?!彼? 之稱。他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與 并稱為“王孟”。 詩中寫明月和清泉的詩句是: , 。
6. 《山居秋暝》這首詩的頷聯(lián)“ , 。”
一 一 ,呈現(xiàn)出秋雨之后如畫一般的山野美景;頸聯(lián)“ ,
. ?!庇? 轉(zhuǎn) ,顯出山野生活的和平恬靜,于詩情畫意中寄托著詩人對 的追求。
7. 《楓橋夜泊》的作者是 朝的 ,詩中的千古名句是:“ , ?!?br />
8.《楓橋夜泊》是唐朝 后,詩人 泊船 城外的楓橋時,寫下了一首羈旅詩。全詩以一個“ ”字統(tǒng)領(lǐng)。詩中 、 、 、
. 、 等景物勾勒出清幽寂靜的畫面,此時的鐘聲更襯托出夜的靜謐。
9. 《長相思》是 代詞人 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他是清詞三大家之一。表達了對故鄉(xiāng)思念之情的詩句是:“ , ?!?br />
10.《長相思》是一首詞,詞牌名是 。 詞中“ , ”和“ , ”運用反復(fù)的手法,寫出羈旅生活之苦。詞中的“ ”點明了軍隊行進的方向,“ , , ”則寫出了深夜時分風(fēng)雪無情地把睡夢打斷的情形?!? , ”也表達了將士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边@句詩前半句是 態(tài)描寫,后半句是 態(tài)描寫。詩句描繪的景象是: .
. 。
1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痹娋涿枥L的景象是: .
. 。
13.浣女、漁舟是 描寫。浣女、漁舟的熱鬧,正是為了烘托出山村環(huán)境的 、 。有 有 , 結(jié)合,以 襯 。
14.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句描繪的景象是: .
. 。
. 、 、 是靜景, 、 是動景。特別是江楓、漁火,
一 一 ,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思鄉(xiāng)之愁完美融合。
15. “以動襯靜”的古詩句:(1) , 。
(2) , 。
16. 這三首詩分別表達了詩人不同的情感?!渡骄忧镪浴敷w現(xiàn)出詩人 .
. 之情;《楓橋夜泊》體現(xiàn)出詩人 、 的愁緒;《長相思》體現(xiàn)出詩人 之情。
17.字詞解釋:
暝: 。 浣女: 。 春芳: 。
歇: 。 泊: 。王孫: 。
姑蘇: 。 對: 。 榆關(guān): 。
那畔: 。 聒: 。 故園: 。
二十二、《四季之美》
1.春天最美是( )。東方一點兒一點兒( )魚肚色天空,染上( )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 )。
2.夏天最美是( )。( )的月夜固然美,( )的暗夜,也有無數(shù)的螢火蟲( )。即使是( )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 )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 )。
3.秋天最美是( )。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 )地朝窠里飛去。( )的大雁,在空中( ),更是叫人感動。夕陽西沉,( ),那風(fēng)聲、( ),聽起來也愈發(fā)叫人( )。
4.冬天最美是( )。( )的早晨當然美,就是在遍地( )的早晨,或是在無雪無霜的( )的清晨,生起( )的炭火,手捧著( )的火盆穿過走廊時,那( )的心情和這( )的冬晨多么和諧??!
5.《四季之美》這篇課文的作者是日本的( ),被后世譽為“( )”。
通過作者對于( )的觀察,體會到四季景物的變化,四季里景物的( ),表現(xiàn)了作者( ),善于( )的高雅情致,字里行間滲透了作者對( )!
6. 春天最美是( ),夏天最美是( ),秋天最美是( ),冬天最美是( )。課文是按照( )的順序?qū)懙摹?
7. (1)“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2)“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
(3)“成群結(jié)隊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
這三句話都是( )描寫。第一句話描寫了( )的情景,用“迷人”一詞進行修飾,展現(xiàn)出螢火蟲( )的情態(tài)之美。第二句話描寫( ),烏鴉( ),且( ),所以用點點,這是視覺描寫,突出“( )”。第三句話描寫( ),比較真實可感,點出其讓人“( )”。
8. 描寫四季的古詩。
春:( ),( )。 賀知章《詠柳》
夏:( ),(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 ),( )。 杜牧《山行》
冬:(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二十三、《鳥的天堂》
1《鳥的天堂》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 )的一篇散文,原名( ),
2003年被國務(wù)院授予( )榮譽稱號。代表作( )( )
( )等。
2.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 )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 )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 )群鳥活動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里的( )。
3. 《鳥的天堂》一文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 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第一次在 時分經(jīng)過“鳥的天堂”,只見到 、 的榕樹,沒有見到 。側(cè)重于 描寫;第二次在 來到“鳥的天堂”,見到了 的熱鬧情景,感受到了鳥兒 ,側(cè)重于 描寫。
4.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第一個“鳥的天堂”加了引號,引號作用是表示
. ,指的是 ,第二個鳥的天堂意思是 ,是作者由衷的贊嘆。
5. 作者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是因為: .
. .
. 。
6. 關(guān)于鳥的詩句
(1) , 。 柳宗元《江雪》
(2) , 。 李白《獨坐敬亭山》
(3) , 。 杜甫《絕句》
二十四、《月跡》
1. 一個中秋夜,“我”和弟妹們在 的指引下,四處尋找 的足跡,月亮出現(xiàn)在 、 、 、 、 、 。
2. 我們都跑了出來,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個 的圓了。滿院子的白光,是 的, 的,燈光也沒有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處,是那棵 的桂樹, 的枝, 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 的骨朵兒了。
3. “噢,月亮竟是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边@句話告訴我們 .
. 。
4.月亮的美稱: 、 、 。
5. 含有月的成語: 、 、 。
6. 月亮是一盞黑暗中的燈,讓夜行的人們明確前進的方向; ,
. 。
語文園地七
1.《漁歌子》的詞人是( )(朝代)的( )。
2.( ),桃花流水鱖魚肥。( ),綠蓑衣,( )。
3.《漁歌子》這首詞描寫的時間是( )季,前四句寫景時十分注意色彩的描寫,“( )、( )、( )”加上桃花的“紅”給人秀麗、清新之感。最后一句寫人,表現(xiàn)了漁夫( )的生活。此詞在秀麗的水鄉(xiāng)風(fēng)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 ) 、( )的情懷。
4.動態(tài)描寫,包括兩個方面:一是 的描寫,一是對 描寫。常與 描寫聯(lián)袂相生,從不同角度刻畫景物和人物的特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結(jié)合。
二十五、《古人談讀書》
1.敏而好學(xué),( )。知之為知之,( ),是知也。 默而識之,( ),( )。這些都出自“四書”之一的( )。
2.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 ),( ),( )。心不在此,則( ),心眼既不專一,卻只( ),( ),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
( ,眼口豈不到乎?這段話出自( )(朝代)的( )。
3.《論語》是( )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 )的言行。與( )、( )和( )并稱“四書”。
4.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币馑际? .
. 。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馑际? .
. 。
6.“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币馑际? .
. 。4、5、6這三句話都是選自《 》。
6. 孔子,名 ,字 , 國人?!墩撜Z》是 家經(jīng)典著作,是 .
. 的一部書。全書以 為主,集中體現(xiàn)孔子的思想觀念及教育原則。
7. 朱熹認為“心到最急”是因為 .
8. . 。這句話的意思是 .
. .
. 。
9. 字詞解釋
敏: 。 好: 。 恥: 。
知: 。 下問: 。
識: 。 厭: 。 誨: 。
余: 。 謂: 。 漫浪: 。
亦: 。 急: 。
10. 讀書名言
.書猶藥也, 。 ——劉向
學(xué)而不思則罔, 。 ——孔子
. ,下筆如有神。 ——杜甫
二十六、《憶讀書》
1.《憶讀書》這篇課文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__?,F(xiàn)代著名作家, 兒童文學(xué)家,詩人,被稱為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憶讀書》一文是________奶奶以“回憶”的形式敘述自己小時候讀書經(jīng)歷的一篇文章,前半部分以 “______”為主,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以“______”為主,告訴讀者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心回憶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有:七歲時讀《_____________》,引起對章回小說的興趣;然后讀了《_________》,覺得里面的人物性格生動、個性鮮明,比《__________》強多了;十二三歲時讀《____________》,中年時再讀,體會大有不同。冰心認為 .
. 。
4. “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是作者的閱讀體會。我們在課堂上學(xué)習(xí)的知識是________的,要想擴充知識面,就要在課下________、________閱讀。在閱讀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使人生快樂幸福。
5.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1)《水滸傳》作者_________,描寫的是______末年,以________為首的________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起義的故事。
(2)《水滸傳》中有________天罡________地煞,其中我對______________(綽號+姓名)最感興趣,我知道他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三國演義》作者__________,描寫的是_______末年_____、_____、_____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4)《三國演義》中,“宴桃園豪杰三結(jié)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桃園豪杰指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游記》作者__________,主要描寫________師徒四人西行取經(jīng),一路降妖伏魔,歷經(jīng)__________難,終于取得_______的故事。
(6)《紅樓夢》作者__________,小說以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__________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tài),展現(xiàn)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癬___________,一把辛酸淚?!?
6. 形容有學(xué)識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七、《我的“長生果”》
1. 《我的“長生果”》一文中作者的讀書經(jīng)歷了 、 、 、
. 四個階段,闡明了作者讀書的 感受以及 的影響,表達了作者 和 。
2. 書,被稱為人類文明的“ ”?!伴L生果”本指神話傳說中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果子,這里指書是 。
3. 作者通過兩次寫作文的經(jīng)歷悟出了一些道理:作文,首先 ,落筆也要有點兒 才好;其次,作文要寫 ;作文練習(xí),開始離不開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yīng)該是自己 的結(jié)晶。
4. 教育家說:書是 ;文學(xué)家說:書是 ;奮斗者說:書是 ;探索者說:書是 ;求知者說: 。
口語交際
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
人物
出處
喜歡的理由
哪吒
《哪吒鬧?!?br />
孫悟空
《西游記》
魯濱遜
《魯濱遜漂流記》
劉備
《三國演義》
語文園地(八)
1. 《觀書有感》作者是 (朝代)的 。其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詩中“源頭活水”比喻 .
. 。
2. 《觀書有感》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 。向來枉費推移力,
. 。本詩借助形象喻理,比喻 。
3. 閱讀課外書,可以 找書讀,如讀了《我的“長生果”》,文中提到了巴金的《家》,我找來讀。也可以找 讀,如讀完法布爾的《昆蟲記》,再讀布封的《動物素描》??梢愿鶕?jù)自己喜歡的 找書讀。讀一篇文章到讀 ,從讀整本書到讀 。
4. 讀書要廣泛,要讀各種各樣的書,如 、 、 。
5.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 ,也是一處 。書是一味 ,能 ,讓你變得 。書是 ,指引我們 。
6. 歐陽詢是 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楷書用筆 ,筆力 ,點畫的起、收及轉(zhuǎn)折處 。字形 ,各部分之間 ,結(jié)構(gòu)十分 。整體上顯得既 ,又 ?!? 》是其楷書代表作之一。
答案見下一頁
答案
二十一、《古詩詞三首》
1.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5. 唐 王維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詩佛 孟浩然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6.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一靜一動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由靜轉(zhuǎn)動 于詩 理想生活的追求。
7.唐 張繼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8.《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后,詩人張繼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時,寫下了一首羈旅詩。全詩以一個“愁”字統(tǒng)領(lǐng)。詩中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等景物勾勒出清幽寂靜的畫面,此時的鐘聲更襯托出夜的靜謐。
9. 清 納蘭性德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10.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風(fēng)一更,雪一更 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1.靜態(tài) 動態(tài)。 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12. 洗完衣服的女子的談笑聲透過竹林傳來,漁船順流而下,水中的蓮葉跟著搖曳。
13.動態(tài) 寂靜、清幽 動 靜 動靜 動 靜。
14.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落月、江楓、滿天霜 烏啼、漁火 靜 動
15.(1)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2)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16. 《山居秋暝》體現(xiàn)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向往之情;《楓橋夜泊》體現(xiàn)出詩人寂寞、孤獨的愁緒;《長相思》體現(xiàn)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17.暝:日落時分,天色將晚。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盡。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此處指詩人自己。 泊:停船靠岸。
姑蘇:蘇州的別稱。 對:伴 榆關(guān):山海關(guān)。
那畔:那邊,這里指關(guān)外。 聒:聲音嘈雜,這里指風(fēng)雪聲。 故園:家鄉(xiāng)。
二十二、《四季之美》
1-4答案見語文書
5. 清少納 言日本散文鼻祖 四季景物 不同的美
善于觀察 體驗生活 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6. 黎明 夜晚 黃昏 早晨 時間
7. 動態(tài) 螢火蟲在夜晚的細雨中飛行的情景 飛行 烏鴉歸窠
烏鴉數(shù)量不多,且分布散亂 “動人” 大雁南飛,成群結(jié)隊 “感動”。
這些動態(tài)的景物描繪,賦予景物以運動感、活力感、變化感,使景物栩栩如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8. 描寫四季的古詩
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冬: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二十三、《鳥的天堂》
1.巴金 李堯棠 人民作家 《家》《春》《秋》
2.鳥的天堂 傍晚 早晨 熱愛和贊美之情
3.兩 傍晚 高大茂盛、充滿生機 沒有見到一只鳥 靜態(tài) 陽光照耀的早晨 鳥飛鳥鳴的熱鬧情景 鳥兒生活的自由和快樂 動態(tài)
4. 表示特定稱謂 大榕樹 這的確是鳥棲息的好地方
5. 這里既有適合鳥類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又有人類對鳥的保護,作者看到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6.(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李白《獨坐敬亭山》
二十四、
1. 奶奶 穿衣鏡上、葡萄葉兒上、瓷花盆兒上、锨刃兒上、小河里、眼睛里。
2. 滿滿 玉玉 銀銀 粗粗 疏疏 疏疏 累累
3.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你愿意去發(fā)現(xiàn),美無處不在,希望無處不在。
4.玉盤、冰輪、嬋娟、素娥
5. 眾星拱月、月明星稀、風(fēng)清月朗、花容月貌
6. 月亮是一首思念的歌,使遠行的游子獲得心靈的慰藉。
日積月累(七)
1. 唐 張志和
2.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3. 春 “白、青、綠” “紅” 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 愛自由、愛自然
4.運動著的景物 靜物所作的動態(tài)描寫 靜態(tài) 動靜結(jié)合。
二十五、《古人談讀書》
1-2答案見語文書
3. 儒家 孔子及其弟子 《大學(xué)》《中庸》《孟子》
4. 勤勉而喜好學(xué)習(xí),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智慧啊。
6.將知識默記在心,學(xué)習(xí)時不感到滿足,教誨人不感到疲倦。 《論語》。
7. 丘 仲尼 魯 儒 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全書以語錄體為主,集中體現(xiàn)孔子的思想觀念及教育原則。
8. 因為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心思不在讀書上,那么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隨意地誦讀,絕對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9. 字詞解釋
敏:聰敏。 好:喜好。 恥:以……為恥。
知:同“智”,智慧。下問:向地位、學(xué)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識:記住。 厭:滿足。 誨:教誨。
余:文言人稱代詞,我。 謂:說。 漫浪:隨
意。 亦:也。 急:要緊,重要。
10. 讀書名言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劉向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孔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二十六、《憶讀書》
1.冰心 謝婉瑩 “世紀老人” 《繁星》《春水》《寄小讀者》
2. 冰心 “憶” 她對書的熱愛 “議”為主 應(yīng)該多讀好書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3.《三國演義》 《水滸傳》 《蕩寇志》 《紅樓夢》 只有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zhì)樸淺顯的書才是好書。
4. 有限 有選擇地、廣泛地 在閱讀中, 了解很多課堂上學(xué)不到的東西,開闊了視野,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
5.(1)施耐庵 北宋 宋江 一百零八條
(2)三十六 七十二 豹子頭林沖 誤入白虎堂,棒打洪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
(3)羅貫中 東漢 魏、蜀、吳
(4)劉備、關(guān)羽、張飛。
(5)吳承恩 唐僧 九九八十一難 真經(jīng)
(6)曹雪芹 賈、史、王、薛 賈寶玉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6. 形容有學(xué)識的詞語:學(xué)貫中西、博古通今、滿腹經(jīng)綸、學(xué)富五車
二十七、《我的“長生果”》
1. 小畫片、連環(huán)畫、文藝書籍、中外名著 奇特 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對書的深厚感情和對閱讀的熱愛。
2. “長生果” 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使人類的文明延續(xù)不衰。
3. 構(gòu)思要別出心裁 與眾不同的“鮮味” 真情實感 嘔心瀝血
4. 智慧的鑰匙 人類的營養(yǎng)品 人生的向?qū)? 通向彼岸的船 饑餓時的美餐
口語交際
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
人物
出處
喜歡的理由
哪吒
《哪吒鬧?!?br />
1. 年紀小但武功高強,能變出三頭六臂。
2. 見義勇為,敢于擔當。有一次,他救了被龍王欺負的老百姓。
孫悟空
《西游記》
1. 神通廣大,一個筋斗可以翻十萬八千里,還會七十二變。
2. 孫悟空把本事用在降妖伏魔、為民做好事上。
魯濱遜
《魯濱遜漂流記》
1. 具有頑強的意志力,在困難面前不悲觀、不絕望。
2. 對生活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腳踏實地地去戰(zhàn)勝困難,用行動達到自己的目的。
劉備
《三國演義》
1. 他有情有義,愛惜人才。
2. 他與兄弟們同甘苦、共患難。
日積月累(八)
1.宋 朱熹 其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fā)展的,要不斷學(xué)習(xí)和探索,才能使自己保持先進和活力。
2.昨夜江邊春水生, 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比喻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3.沿著課文 同一類的書 作者 整本書 同一類書
4. 歷史故事、人物傳記、科普讀物。
5. 一位朋友 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良藥 醫(yī)治愚昧 聰慧 燈塔 向著明亮方向
6. 初唐著 方整 剛勁 一絲不茍 豎長 穿插巧妙 嚴謹 平正端莊 險勁生動。《九成宮醴泉銘》
這是一份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期末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及相關(guān)拓展考查(1-4單元))學(xué)案,共9頁。學(xué)案主要包含了日積月累,《七律 長征》,《狼牙山五壯土》,《開國大典》,《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期末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及相關(guān)拓展考查(5到8單元))學(xué)案,共7頁。學(xué)案主要包含了《夏天里的成長》,《盼》,《古詩三首》,只有一個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伯牙鼓琴,月光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易考!)部編版四年級上冊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及相關(guān)拓展(7-8單元)學(xué)案,共1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