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黃色 B.藍色
C.紅色 D.淺綠色
【答案】C
【解析】檢驗Fe3+的方法,首選KSCN溶液,反應(yīng)靈敏,現(xiàn)象明顯。注意描述的正確現(xiàn)象是溶液變?yōu)榧t色,注意不要說成產(chǎn)生紅色沉淀。
2.蘋果汁飲料中含有Fe2+,鮮榨的蘋果汁在空氣中會由淡綠色變?yōu)樽攸S色,榨汁時加入維生素C可有效防止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說明維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 B.還原性
C.堿性 D.酸性
【答案】B
【解析】在空氣中,O2能夠把Fe2+氧化為Fe3+;而加入維生素C可以有效防止氧化,說明被氧化的是維生素C而不是Fe2+,此時維生素C表現(xiàn)了還原性。
3.實驗室中為了妥善保存硫酸亞鐵溶液常加入少量的( )
A.鎂粉 B.鋅粉
C.鐵片 D.銅片
【答案】C
【解析】A項,鎂粉與硫酸亞鐵反應(yīng)生成硫酸鎂和鐵;B項,鋅粉與硫酸亞鐵反應(yīng)生成硫酸鋅和鐵;C項,硫酸亞鐵易被氧化為硫酸鐵,為防止亞鐵離子被氧化,實驗室中為了妥善保存硫酸亞鐵溶液常加入少量的鐵片;D項,銅片與硫酸鐵反應(yīng)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銅,會引入新雜質(zhì)。
4.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yīng)后仍有固體存在,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加入 KSCN溶液一定不變紅色
B.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溶液中可能含Cu2+
D.剩余固體中一定有銅
【答案】B
【解析】Fe3+的氧化性強于Cu2+,加入鐵粉,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中先強后弱規(guī)律,反應(yīng)先后順序為Fe+
2Fe3+===3Fe2+、Fe+Cu2+===Fe2++Cu或者Cu+2Fe3+===2Fe2++Cu2+。因為有固體存在,該固體可能是Fe、Cu的混合物,也可能是Cu,無論哪種情況,得出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因此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變紅,故A說法正確,B說法錯誤;如果鐵粉與Cu2+反應(yīng),鐵粉不足,溶液中有Cu2+,固體為Cu單質(zhì),也符合題意,故C說法正確;根據(jù)上述分析,剩余固體中一定含有銅,故D說法正確。
5.把含有氧化鐵的鐵片投入足量的稀鹽酸中,直到鐵片完全溶解,經(jīng)分析該溶液中無Fe3+,且生成的
Fe2+與反應(yīng)生成的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則原混合物中Fe2O3與Fe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A.4∶1 B.3∶1
C.2∶5 D.1∶1
【答案】C
【解析】設(shè)原混合物中含有Fe、 Fe2O3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是x、y,則
Fe2O3+6HCl===2FeCl3+3H2O
y 2y
2FeCl3+Fe===3FeCl2
2y y 3y
Fe+2HCl===FeCl2+H2↑
x-y x-y x-y
則[3y+(x-y)]∶(x-y)=3∶1,y∶x=2∶5。
6.某工廠的廢渣中混有少量的鋅粉和氧化銅(其他成分不跟酸反應(yīng)),跟大量廢鹽酸接觸形成污水,產(chǎn)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鐵粉且反應(yīng)后鐵粉有剩余,此時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離子是( )
A.Fe2+、Cu2+ B.Zn2+、Fe2+
C.Cu2+、 H+ D.Zn2+ 、H+
【答案】B
【解析】當少量的氧化銅和鋅粉混合后,氧化銅與鋅都可以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氯化鋅和氯化銅,且因為鐵的活動性比銅強,所以可以置換出溶液中的銅而生成氯化亞鐵,且鐵粉過量,則一定不含有氯化銅;由于鐵的活動性比鋅弱,所以不會置換出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ZnCl2、FeCl2,則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離子是Zn2+、Fe2+。
7.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FeSO4 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變質(zhì),延長食品的保質(zhì)期
B.Fe2O3為紅棕色粉末,生活中常用作顏料
C.向Fe2(SO4)3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充分反應(yīng)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馬上變成紅色
D.鐵和水蒸氣反應(yīng),生成紫黑色的Fe3O4
【答案】C
【解析】Fe2+具有還原性,能被其他氧化劑氧化,從而防止食品氧化變質(zhì),使食品保質(zhì)期延長, A正確;Fe2O3是一種紅棕色粉末,俗稱鐵紅,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 B正確;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鐵粉,則溶液中Fe3+全部轉(zhuǎn)化成Fe2+,F(xiàn)e2+不與KSCN溶液反應(yīng),溶液不會變成紅色, C錯誤;鐵和水蒸氣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3Fe+4H2O(g)高溫,Fe3O4+4H2,則生成紫黑色的Fe3O4,D正確。
8.向34.4 g 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500 mL2 ml·L-1 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生成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 L,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變色。則原混合物中鐵元素的總質(zhì)量為( )
A.22.4 g B.28.0 g
C.32.0 g D.33.6 g
【答案】B
【解析】用鹽酸溶解后,得到的產(chǎn)物加KSCN溶液,無紅色出現(xiàn),說明得到的產(chǎn)物是氯化亞鐵,即混合物中的鐵元素全在氯化亞鐵中,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2 ml·L-1×0.5 L=1 ml,根據(jù)氯原子守恒,則n(Fe)=n(FeCl2)=eq \f(1,2)n(HCl)=0.5 ml,m(Fe)=0.5 ml×56 g·ml-1=28.0 g。
9.某鐵的氧化物(FexO) 1.52 g溶于足量鹽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112 mL Cl2,恰好將Fe2+完全氧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exO溶于足量鹽酸后只生成了FeCl3和H2O
B.標準狀況下112 mL Cl2的物質(zhì)的量是5 ml
C.x=0.8
D.通入Cl2后,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Fe2++Cl2===Fe3++2Cl-
【答案】C
【解析】某鐵的氧化物(FexO)1.52 g溶于足量鹽酸中,再通入氯氣,將Fe2+完全氧化生成Fe3+,所以FexO溶于HCl有FeCl2生成, A錯誤;標準狀況下,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是eq \f(0.112 L,22.4 L·ml-1)=0.005 ml, B錯誤;FexO中Fe的平均化合價為eq \f(+2,x),被氧化為Fe3+,根據(jù)電子守恒可知,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和Cl2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相等。標準狀況下112 mL Cl2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0.005 ml×2=0.01 ml,則有eq \f(1.52 g,?56x+16?g·ml-1)×eq \b\lc\(\rc\)(\a\vs4\al\c1(3-\f(2,x)))×x=0.01 ml,解得x=0.8, C正確;通入Cl2后,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D錯誤。
10.向氧化鐵、氧化銅、鐵、銅的混合粉末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yīng)后,仍有紅色粉末存在,則關(guān)于溶液中陽離子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只有Fe2+和Cu2+
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D.只有Fe2+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剩余的固體為紅色可知,剩余的固體中含有銅,所以溶液中一定沒有Fe3+,一定含有Fe2+,但Cu2+不能確定。
11.將總物質(zhì)的量為n ml的鈉和鋁的混合物(其中鈉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應(yīng),金屬沒有剩余,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V L。下列關(guān)系式正確的是( )
A.x=V/(11.2n) B.0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xué)必修一 3.1.2 鐵的氫氧化物 鐵鹽和亞鐵鹽教學(xué)設(shè)計新,共5頁。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xué)必修一 3.1.2 鐵的氫氧化物 鐵鹽和亞鐵鹽學(xué)案新,共4頁。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xué)必修一 3.1.2 鐵的氫氧化物 鐵鹽和亞鐵鹽學(xué)案,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