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據(jù)大陸漂移假說,目前哪個大洋還在不斷地擴張之中(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下列地帶中,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的有( )
A.南、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帶 B.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帶
C.亞洲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帶 D.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帶
3、結合“板塊分布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環(huán)太平洋地帶多火山和地震 B.喜馬拉雅山脈會不斷增高
C.地中海面積會不斷增大 D.澳大利亞大陸很少發(fā)生地震
4、臺灣海峽海底的某些地方,發(fā)現(xiàn)了古森林的遺跡,這說明( )
A.過去這里曾經是陸地 B.這里一直是海洋
C.古代海底也有森林的分布 D.過去全球的海水水位沒有現(xiàn)在高
5、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fā)生8.0級大地震,根據(jù)下圖,分析這次地震是由以下哪兩大板塊擠壓形成( )
A.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B.北美板塊和南美板塊
C.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D.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6、根據(jù)板塊運動的規(guī)律推測:以下敘述,全部正確的一組有( )
①大西洋面積將擴大 ②地中海將會消失
③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將分離 ④非洲大陸與南美大陸將發(fā)生碰撞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7、如圖所示地區(qū)地殼活躍,板塊運動明顯,由圖可得出的正確推論是( )
A.阿拉伯半島將會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積將來會擴大
C.阿爾卑斯山是板塊碰撞擠壓的結果 D.紅海的面積將來會縮小
8、下列關于板塊構造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板塊內部地殼比較活躍,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穩(wěn)定
B.板塊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若干板塊拼合而成
C.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
D.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中
9、對于大陸漂移假說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是科學家在掌握大量科學證據(jù)的前提下提出的 B.僅僅是一種假說,永遠不會被人類證實
C.它的提出,使人類重新認識了地球 D.是根據(jù)一次偶然發(fā)現(xiàn)而提出的,缺乏科學依據(jù)
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海陸輪廓簡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圖中字母J所在半島屬于( )
A.歐亞板塊 B.非洲板塊 C.印度洋板塊 D.太平洋板塊
11、按板塊構造學說理論,圖中N所在海域的面積變化趨勢應為( )
A.不變 B.擴大 C.縮小 D.無法判斷
讀圖,完成12-13題。
12、依據(jù)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推斷,下列地區(qū)會逐步消失的是( )
A.大西洋 B.阿爾卑斯山脈 C.地中海 D.紅海
13、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至今它還在不斷升高的原因是( )
A.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B.印度洋板塊不斷擠壓歐亞板塊
C.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D.非洲板塊不斷擠壓印度洋板塊
14、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三國空襲中東地區(qū)的敘利亞(下圖中的X處),造成中東地區(qū)的局勢緊張。讀下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處多火山、地震 B.乙處海洋面積不斷縮小
C.丙處山脈海拔緩慢上升 D.丁處位于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
15、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在南亞國家尼泊爾發(fā)生8.1級地震,我國西藏多地也震感明顯。讀圖(部分板塊示意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地震發(fā)生在地中?!柴R拉雅火山地震帶上
B.地震多發(fā)生在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
C.地震是由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造成的
D.地震發(fā)生在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讀板塊邊界示意圖,完成16-17題。
16、圖示板塊邊界處出現(xiàn)了( )
A.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擠壓運動 B.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碰撞擠壓運動
C.大陸板塊內部的張裂運動 D.大洋板塊內部的張裂運動
17、在圖示地質作用下,板塊邊界易形成( )
A.裂谷 B.海溝 C.海嶺 D.山脈
18、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由堅硬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非整體一塊,而是分成六大板塊。它們是:
A 板塊,B 板塊,C 板塊,
D 板塊,E 板塊,F(xiàn) 板塊。
(2)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 ;板塊與板塊 的地帶,地殼比較 。
19、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板塊名稱B ,C ,幾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塊是 板塊。
(2)中國主要位于 板塊
(3)②處有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此山脈形成是 板塊與 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
(4)請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下列地理現(xiàn)象:紅海面積不斷增大: 。
參考答案
1-5:CCCAA 6-10:DCACC 11-15:BCBCD 16-17:AD
18、(1)亞歐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美洲 南極洲
(2)穩(wěn)定 交界 活躍
19、(1)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D太平洋
(2)亞歐
(3)喜馬拉雅山脈;亞歐;印度洋
(4)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兩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產生的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節(jié) 海陸變遷優(yōu)秀一課一練,文件包含同步講義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24《海陸變遷》講義學生版doc、同步講義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24《海陸變遷》講義教師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七年級上冊第四節(jié) 海陸變遷優(yōu)秀精練,共5頁。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節(jié) 海陸變遷精品課時練習,共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