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guān)亞洲自然環(huán)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亞洲面積廣大,地形、氣候復雜多樣B亞洲大陸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C亞洲河流大多發(fā)源于西部的山地D亞洲東部與南部地區(qū)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2下列有關(guān)亞洲人口問題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亞洲人口眾多,約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B亞洲人口眾多,但面積廣,人口密度小C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亞洲人口眾多,對資源環(huán)境壓力極大3以下山脈中屬于亞洲、歐洲分界線的山脈是(   A烏拉爾山脈 B太行山脈 C昆侖山脈 D祁連山脈4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位于(   A非洲 B亞洲 C大洋洲 D歐洲5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主要在(   南亞東南亞西亞北亞中國東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6下列河流均位于亞洲的是(   A葉尼塞河、長江、剛果河 B恒河、錫爾河、黃河C印度河、恒河、剛果河 D尼羅河、葉尼塞河、長江7馬來半島與中南半島的氣候分別是(   A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四幅圖中代表馬六甲海峽的是(   A B C D9馬六甲海峽連接了(   )兩個大洋。A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大西洋 10下列東南亞國家中經(jīng)濟比較落后的是(   A老撾 B新加坡 C馬來西亞 D文萊11中東的主要農(nóng)作物有(   小麥水稻香料紙莎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中東地區(qū)具有的沖突有(   宗教沖突民族沖突政治勢力沖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3近代科學文化與技術(shù)發(fā)展最早的地區(qū)是(   A北歐 B西歐 C中歐 D東歐14歐盟成員國之間所使用的貨幣為(   A歐元 B美元 C英鎊 D日元15世界上最大的黑色人種聚居地是(   A大洋洲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亞洲 D歐洲16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chǎn)資源居世界首位的是(   金剛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的高原有(   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德干高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8北極的典型動物是(   A北極熊 B企鵝 C考拉 D袋鼠19南極圈以南地區(qū)的極晝現(xiàn)象分布在(   A每年11月到翌年1 B每年12月到翌年1C每年3月到4 D每年7月到820我國于2009年在南極內(nèi)陸冰蓋最高點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是(   A長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侖站 二、解答題21亞洲三大文明發(fā)祥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在漫長歷史中先后出現(xiàn)不同文明,這些地區(qū)分別是A____、B____、C____。2)其中A位于____(國家);該國家的居民是____色人種。3)據(jù)圖分析這三個地區(qū)產(chǎn)生文明的原因____。22中東地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國家。________,____。2)該地區(qū)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三洲分別是指____、____、____。3)該地區(qū)最豐富的資源是____;同時一些國家為爭奪____資源常發(fā)生沖突。23歐洲西部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國家名稱。C____,E____F____。2)歐洲西部西臨A____,南臨B____。3)歐洲西部由于位于____(填”“)緯度地區(qū),西部沿海有____經(jīng)過,形成了典型的____(氣候類型)。2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氣候類型。____、________、____2)該地區(qū)氣候分布特點是____,造成此現(xiàn)象原因是____。3)造成薩赫勒地區(qū)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____。 
參考答案1C【詳解】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面積廣大,地形多種多樣,氣候復雜多樣,所以A正確。亞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所以B正確。亞洲河流眾多,大多發(fā)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所以C錯誤。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大,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所以D正確。故選C。【點睛】 2D【詳解】亞洲人口41.643億,約占世界總?cè)丝诘?/span>66.7%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洲,所以A錯誤。亞洲人口眾多,人口平均密度僅次于歐洲而居世界第二位,所以B錯誤。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同時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C錯誤。亞洲人口眾多,對資源環(huán)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沉重的負擔,所以D正確。故選D。【點睛】 3A【詳解】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有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所以選A。【點睛】 4B【詳解】珠穆朗瑪峰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與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是世界最高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在山脊和峭壁之間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k㎡。因此珠穆朗瑪峰位于亞洲。故選B。【點睛】 5D【詳解】亞洲的人口稠密區(qū)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南部,亞洲的東南部和亞洲的東部,其中①②⑤符合題意,西亞地區(qū)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較稀疏,北亞的緯度較高,人口稀疏,③④不符合題意。D正確,故選D6B【詳解】剛果河位于非洲中部,所以AC錯誤。恒河位于亞洲南部,錫爾河位于亞洲中部,黃河位于亞洲東部,所以B正確。尼羅河位于非洲東北部,所以D錯誤。故選B。【點睛】 7A【詳解】東南亞的馬來半島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中南半島位于亞洲東南部,受季風影響顯著,屬于熱帶季風氣候,A正確。故選A。 8D9A【分析】8由圖可知,甲位于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為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A錯誤。乙位于英國和法國之間,為英吉利海峽,B錯誤。丙位于歐洲和非洲之間,為直布羅陀海峽,C錯誤。丁位于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之間,為馬六甲海峽。D正確,故選D。9馬六甲是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海峽位于東南亞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連接南海與安達曼海,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水道。A正確,故選A。【點睛】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歷史遠達兩千多年。它是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發(fā)達國家從外國進口的石油和戰(zhàn)略物資,都要經(jīng)過這里運出。由于海運繁忙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10A【詳解】緬甸、老撾、柬埔寨是東南亞三個經(jīng)濟比較落后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文萊的經(jīng)濟水平較高,A正確,故選A。11D【詳解】中東的農(nóng)作物有小麥、香料、紙莎草。水稻主要生長在降水豐富,熱量充足的地方,所以①③④正確。故選D。【點睛】 12D【詳解】中東地區(qū)武裝沖突不斷發(fā)生的原因包括宗教問題、大國干預、民族矛盾等。中東地區(qū)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一些大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插手中東地區(qū)的事務(wù),圍繞著巴勒斯坦主權(quán)問題,阿以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加劇,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認為自己才是中東地區(qū)的主人,為了爭奪領(lǐng)土多次爆發(fā)戰(zhàn)爭。D正確,故選D。13B【詳解】歐洲西部是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多發(fā)達國家,世界上工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是近現(xiàn)代科學文化與技術(shù)發(fā)展最早的地區(qū)。所以選B。
 【點睛】 14A【詳解】歐洲重要的區(qū)域性國際組織是歐盟,目前有25個成員國。歐盟加強了歐洲國家之間政治和經(jīng)濟聯(lián)系,各成員國的居民可以使用統(tǒng)一的貨幣-歐元。D正確,故選D。15B【詳解】大洋洲主要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其他太平洋上的島國,主要是白色人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色人種的故鄉(xiāng),也是世界上黑色人種的聚居地;亞洲東部主要人種是黃色人種,亞洲西部主要是白色人種。歐洲主要是白色人種。B符合題意,故選B。16A【詳解】非洲已探明的礦物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鐵、錳、鉻、鈷、鎳、釩、銅、鉛、鋅、錫、磷酸鹽等儲量很大;黃金、金剛石久負盛名;鈾礦脈的相繼被發(fā)現(xiàn),引起世人矚目。許多礦物的儲量位居世界的前列。綜上所述①②正確,故選A。【點睛】 17A【詳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的高原有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德干高原在亞洲南部。所以①②③正確,故選A。【點睛】 18A【詳解】北極典型動物是北極熊;企鵝是南極的典型動物;考拉和袋鼠是澳大利亞典型的動物。所以選A。【點睛】 19B【詳解】地球的公轉(zhuǎn)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南極圈以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此時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南極圈出現(xiàn)極晝,北極圈出現(xiàn)極夜,日期是每年的冬至日,1222日前后,這一天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以內(nèi)到處是極夜現(xiàn)象,而南半球的這一天晝最長,夜最短,南極圈以內(nèi)到處呈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陽直射點在地表作回歸運動,出現(xiàn)極晝極夜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互余,冬至日過后,南極圈以南地區(qū)極晝范圍逐漸縮小,至春分日縮至最小,根據(jù)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
 20D【詳解】長城站是1985年中國在喬治王島建立的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故A不符合題意。中山站是1989年中國在東南極大陸沿海建立的第二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故B不符合題意。泰山站是201428日正式建成開站,是在南極建立第四個科學考察站,故C錯誤。昆侖站是2009年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三個科學考察站,故D正確。故選D21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印度河谷地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中國        位于河流沿岸    【分析】本大題以亞洲三大文明發(fā)祥地為材料,設(shè)置三道小題,涉及了亞洲三大文明發(fā)祥地、亞洲國家和居民人種以及亞洲文明發(fā)祥地產(chǎn)生的原因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對所學內(nèi)容的記憶理解及靈活運用基礎(chǔ)知識的素養(yǎng)。【詳解】1)世界四大古文明發(fā)祥地,有三個發(fā)源于亞洲,這三大文明的發(fā)祥地共同的優(yōu)越自然條件是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較多、地形平坦,亞洲三個古文明分別是發(fā)源于A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古中華文明、B印度河谷地的古印度文明、C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流域(也叫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巴比倫文明。2)從圖中位置可以看出,A位于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人屬于亞洲人的一個支系,屬于黃色人種。3)亞洲三大文明形成的條件是都處在大河流域,位于河流沿岸,比如說古巴比倫文明是在兩河流域,印度是在恒河流域,而我們國家是在黃河長江流域,這些地區(qū)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較多,位于大江大河中下游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有大河流經(jīng),灌溉水源充足,發(fā)展農(nóng)業(yè)早,所以容易誕生古文明。【點睛】 22埃及    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    亞洲    歐洲    非洲(三空位置可互換)            【分析】本題考查中東的位置、資源等,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詳解】1)由圖可知,位于非洲的東北部,為埃及。是阿拉伯半島上最大的國家,為沙特阿拉伯。位于沙特阿拉伯與伊朗之間,為伊拉克。2)由圖可知,該地區(qū)顯示的中東地區(qū),位于非洲、亞洲和歐洲三洲交界地帶。
 3)中東地區(qū)最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是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由于該地區(qū)的石油儲藏量、開產(chǎn)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因此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由于中東地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缺失水資源,該地區(qū)一些國家為爭奪水資源常發(fā)生沖突。【點睛】中東地區(qū)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紅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亞、非、歐三大洲的匯合點和交通樞紐,中東各國所產(chǎn)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中東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波斯灣的唯一出口是霍爾木茲海峽。23意大利    法國    西班牙    大西洋    地中海        北大西洋暖流    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析】本大題以洲西部圖為材料,設(shè)置3道小題,涉及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國家分布,氣候特征等知識,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詳解】1)由圖可得,圖中C是意大利,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于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qū)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亞接壤。E是法國,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F是西班牙,位于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鄰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2)由圖可得,歐洲西部位于亞歐大陸西部,西臨A大西洋,南臨B地中海,北臨北冰洋。3)歐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大部分屬于北溫帶,西臨大西洋,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形成了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點睛】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三面臨海,大部分屬于中緯度,北溫帶,具有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24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    以赤道為對稱軸呈南北對稱分布    南北兩側(cè)距赤道大致相等    自然因素,如降水量少、蒸發(fā)量大和全年高溫等;人為因素,如過渡放牧,開墾草原等。    【分析】本大題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圖為材料,設(shè)置3道小題,涉及非洲的氣候類型,分布特點等知識,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詳解】1)由圖可得,圖中序號代表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非洲氣候類型以赤道為軸,呈南北對稱分布。2)非洲氣候類型以赤道為軸,呈南北對稱分布。赤道橫貫中央,南北兩側(cè)距赤道大致相等,氣溫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cè)減少。3)薩赫勒地區(qū)荒漠化的是因為氣候干旱,降水稀少,蒸發(fā)量大等自然因素以及人類的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人為因素導致。【點睛】非洲的氣候類型以赤道為軸,呈南北對稱分布。

相關(guān)試卷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word版 含答案):

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word版 含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 精品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